高压直流输电附加次同步振荡阻尼控制器参数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08795A

    公开(公告)日:2013-07-17

    申请号:CN201310086580.6

    申请日:2013-03-18

    Inventor: 徐衍会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高压输电技术领域的一种高压直流输电附加次同步振荡阻尼控制器参数优化方法。其过程为:以对汽轮发电机组轴系进行模态分析为基础,计算轴系各次同步振荡模态的可观测度与可控度,在利用超前滞后环节进行相位校正的基础上,协调优化多模态高压直流输电次同步振荡阻尼控制器中各个模态的放大倍数,以更有效地抑制高压直流输电引起的汽轮发电机组多模态次同步振荡现象。该方法能够在汽轮发电机组发生多模态次同步振荡时提供有效的阻尼控制,保障大型汽轮发电机组轴系的安全。

    一种基于改进STFT和卷积神经网络次同步振荡溯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12071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310854382.3

    申请日:2023-07-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电力系统安全稳定领域的一种基于改进STFT和卷积神经网络次同步振荡溯源方法。其过程为:计算各个机组端口有功功率的短时傅里叶变换,进行瞬时频率脊线监测;用傅里叶级数拟合获得平滑处理后的重构瞬时频率分量;考虑多重叠分量分离问题,根据分量在交叉区间的变化率进行路径重组获得精准瞬时频率;进行同步挤压短时傅里叶变换获取高分辨率时频分布;将各个机组端口的时频分布图像作为模型的输入,基于卷积神经网络构建次同步振荡源识别模型,挖掘时频分布与扰动源位置之间的联系。该方法可以实现机组端口有功功率高分辨率时频分布辨识以及次同步振荡源精准定位,对维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

    一种经变流器并网电源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997505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210682858.5

    申请日:2022-06-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经变流器并网电源的稳定性分析方法,涉及非线性系统优化技术领域包括:构建经变流器并网电源的非线性模型;基于非线性模型,利用埃尔米特多项式算法构建观测空间基底函数;利用观测空间基底函数,将非线性模型从状态空间映射到观测空间;根据映射到观测空间的非线性模型,确定传递算子;基于传递算子构建李雅普诺夫函数;根据李雅普诺夫函数确定经变流器并网电源的稳定域;利用稳定域对经变流器并网电源进行稳定性分析。本发明基于传递算子构建李雅普诺夫函数,提高了稳定域的确定精度,进而提高了经变流器并网电源稳定性分析的准确度,为经变流器并网电源的稳定性优化奠定了基础。

    一种交直流并联供电电路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81959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582496.7

    申请日:2023-05-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交直流并联供电电路及控制方法,涉及电力电子技术领域,主电路包括三相电压源、两个隔离变压器、两个二极管整流电路、三重化交错并联Boost变换电路、单相逆变电路及电解槽负载电路;控制电路中,电流电压双环控制PI调节电路基于预设电流内环控制策略和预设电压外环控制策略控制直流输出电压跟随预设电压值;控制电路补偿电路对逆变级输出电流依次进行与预设电流值作差处理、滑动平均滤波处理、PI控制处理以得到中间电流;负载纹波PWM控制电路基于预设负载纹波控制策略结合中间电流控制负载纹波电流跟随预设纹波指令电流。本发明同时输出精确的交流纹波和直流电流。

    一种光伏电解水制氢典型工况生成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982554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660638.9

    申请日:2022-12-21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光伏电解水制氢典型工况生成方法。包括对光伏电站出力曲线的时频分量的提取,利用经验小波变换将原始出力曲线分解为低频分量、中频分量、高频分量;基于质子交换膜电解槽工作特性,定义并提取各个时频分量的特征序列;对提取的特征序列进行客观赋权、求解最优聚类数后,基于带权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得到典型的特征量序列;根据特征序列重构出对应的基础分量与波动分量,最终形成可在实验室测试的光伏电解水制氢典型工况。

    基于VMD-PCA次同步振荡能量特性影响因素辨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28735A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211265236.9

    申请日:2022-10-17

    Abstract: 本发明利用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以及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提出基于VMD‑PCA的次同步振荡能量特性影响因素辨识方法,通过时域仿真提取不同工况下次同步振荡的端口能量特征,建立回归模型对次同步振荡端口能量进行回归分析;过程为:对风机出口量测的电压和电流进行VMD模态分解,获取次同步振荡模态下的电压和电流分量,通过计算得到风机出口处暂态能量流;拟合风机出口暂态能量流函数,以能流功率作为次同步振荡的稳定特征量进行研究;采用主成分方法解决能量特性影响因素之间的多重共线性问题,基于逐步回归方法建立能量特性的变量拟合评估模型,并辨识次同步振荡能量特性的关键影响因素。该方法可及时判断系统当前系统能量特性,辨识影响系统能量特性的关键影响因素,对维持新型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

    一种制氢变流器
    6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276433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988357.X

    申请日:2022-08-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氢变流器,属于制氢变流器领域,制氢变流器包括变压器、晶闸管整流级、IGBT整流级、IGBT逆变级和环流抑制电路,综合考虑电力电子非全控型器件以及全控型器件的优势,采用变压器加上晶闸管和IGBT混合整流的拓扑实现低压大电流输出,并通过环流抑制电路实现了制氢变流器的环流抑制。

    一种虚拟同步机和下垂控制的变流器型电压源并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25998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533326.5

    申请日:2022-05-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虚拟同步机和下垂控制的变流器型电压源并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第一台变流器型电压源以下垂控制方式空载启动运行;步骤2、根据参数整定方案对第二台变流器的下垂系数kω、转动惯量J、阻尼系数D进行设置;步骤3、将第二台变流器型电压源以虚拟同步机控制方式启动,设置一个比第一台变流器型电压源小的有功功率指令值开始运行;步骤4、合上并联运行开关,同时调节有功功率指令值从设定值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阶梯式增加,直到达到第二台变流器额定功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