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973826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310179603.1
申请日:2023-02-16
Applicant: 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武汉绿动氢能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涂布机用换卷车组和换卷方法,换卷车组包括第一车和第二车,第一车包括第一底盘、第一升降装置和推移装置,第一升降装置设于第一底盘,推移装置设于第一升降装置的上方,推移装置设有凹槽,凹槽沿着第一车的长度方向延伸,且凹槽内用于放置气涨轴,推移装置可将凹槽内的气涨轴推移;第二车包括第二底盘、第二升降装置和夹持装置,第二升降装置设于第二底盘,夹持装置设于第二升降装置的上方,夹持装置用于夹持卷材且夹持装置的夹持距离可调,第二升降装置用于调节卷材的高度以使第一车上的气涨轴可推移至第二车的卷材内。本发明的换卷车组方便了涂布机的气涨轴和卷材的更换调整,避免了人工更换费时、费力和效率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612013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341669.8
申请日:2022-10-28
Applicant: 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武汉绿动氢能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IPC: C08F214/26 , C08F220/22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全氟羧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该全氟羧酸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摩尔含量百分比为(40%~90%):(10%~60%)的四氟乙烯单体与2,3,3‑三氟丙烯酸甲酯单体在引发剂的作用下进行自由基聚合反应;然后再将聚合后得到树脂浸泡在碱液中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过滤、并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最后再将树脂浸泡在酸液中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过滤、并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即制得所述全氟羧酸树脂。本发明制得的全氟羧酸树脂EW低、结晶度高,且其具有较高的离子传导率和良好的机械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386023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1195242.1
申请日:2022-09-28
Applicant: 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武汉绿动氢能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IPC: C08F8/44 , C08F8/32 , C08F214/18 , C08F214/26 , C08L27/22 , C08J5/22 , H01M8/1004 , H01M8/1039 , H01M8/107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醚键全氟阴离子交换树脂,该无醚键全氟阴离子交换树脂具有如下式(I)结构,式(I)中,Rf1表示直接键、C1~C20的直链或支链亚烷基,且其中的碳原子可选择性的被O所取代;m和n各自独立地选自1‑200之间的整数,侧链为螺环季铵盐基团。本发明提供的无醚键全氟阴离子交换树脂能够有效提高树脂的耐碱稳定性和耐氧化稳定性,侧链引入螺环季铵盐基团,能够进一步提高树脂的耐碱稳定性以及提高离子传导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507302B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407863.5
申请日:2022-04-19
Applicant: 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武汉绿动氢能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IPC: C08F8/44 , C08F214/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氟磺酰氟树脂的钠化转型液和全氟磺酰氟树脂的钠化转型方法。按重量百分含量计,全氟磺酰氟树脂的钠化转型液包括氢氧化钠8%‑20%,水和醇的混合溶液80%‑92%,其中,水和醇的混合溶液中,水和醇的重量比为1:4‑4:1。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采用醇、水和氢氧化钠相互协同的醇钠溶液作为全氟磺酰氟树脂的钠化转型液,使得全氟磺酰胺树脂能够在30‑55℃下进行钠化转型,不仅简化了钠化转型工艺条件,降低了能耗,而且所用原料环境友好,降低了对环境和操作人员的安全隐患,同时还有效提高了全氟磺酰胺树脂的钠化转型率,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4156500A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1081445.3
申请日:2021-09-15
Applicant: 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武汉绿动氢能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1M8/0263 , H01M8/0258 , H01M8/0273 , H01M8/0276 , H01M8/248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双极板和燃料电池电堆,双极板包括阴极板和阳极板,阴极板的外侧设有氧化剂流场,阳极板的外侧设有燃料流场,阴极板和阳极板之间构成冷却剂流场;氧化剂流场、燃料流场和冷却剂流场中的每一者均包括依次连通的进口区、第一过渡区、反应区、第二过渡区和出口区,沿流动方向,第一过渡区的宽度逐渐增大,第二过渡区的宽度逐渐减小,第一过渡区和第二过渡区分别设有多个用于分流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反应区设有多个连通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的反应流道,第一流道与反应流道之间的角度为钝角,第二流道与反应流道之间的角度为钝角。本发明提供的双极板具有流道设计合理、流量分配均匀,进而电池功率输出稳定、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878835B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1488839.0
申请日:2021-12-08
Applicant: 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武汉绿动氢能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四氟乙烯/碳纤维复合离型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步骤S1,采用热处理或酸处理的方式对碳纤维进行表面处理,得到表面改性碳纤维;步骤S2,将聚四氟乙烯树脂、表面改性碳纤维和润滑助剂混合后,熟化,形成熟化料;步骤S3,将熟化料进行压制、挤出,形成坯料;步骤S4,通过双辊压延的方式对坯料进行压延成膜,得到膜材料;步骤S5,对膜材料依次进行脱脂、定型,得到聚四氟乙烯/碳纤维复合离型膜。本发明制备的聚四氟乙烯/碳纤维复合膜非常适合作为离型膜使用,尤其适合用作复合质子交换膜制造过程中的涂布工艺所使用的离型膜。
-
公开(公告)号:CN113861502B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111428011.6
申请日:2021-11-29
Applicant: 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武汉绿动氢能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IPC: C08J9/42 , C08J5/18 , C08L27/18 , C08L79/08 , H01M8/106 , H01M8/1062 , H01M8/1069 , H01M8/1088
-
公开(公告)号:CN120005077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247277.2
申请日:2025-03-04
Applicant: 佛山绿动氢能科技有限公司 , 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武汉绿动氢能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IPC: C08F214/26 , C08F8/20 , C08F8/38 , C08J5/22 , C08L27/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酸型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多酸型聚合物,所述多酸型聚合物包括第一多酸型聚合物或第二多酸型聚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其中,所述第一多酸型聚合物的结构如式(1)所示:#imgabs0#所述第二多酸型聚合物的结构如式(2)所示:#imgabs1#本发明提供的多酸型聚合物的侧链含有磺酰亚胺基团和苯基磺酸基团,高位阻的苯基能够防止磺酸基团与磺酰亚胺基团形成酸酐,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752233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974341.9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武汉绿动氢能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IPC: C09D4/06 , H01M8/1069 , H01M8/1086 , H01M8/1053 , C09D4/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质子交换膜、其制备方法及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步骤S1,将全氟磺酸树脂颗粒、交联剂与溶剂混合,得到树脂浆料,其中,交联剂为通式(I)所示化合物;步骤S2,将树脂浆料中的一部分涂覆于基膜层的一侧表面并在其上覆盖一层有机聚合物膜层,经第一干燥后得到第一叠层结构;步骤S3,将树脂浆料中的另一部分涂覆于有机聚合物膜层的一侧表面,经第二干燥后得到第二叠层结构;步骤S4,在惰性气氛下,对第二叠层结构进行辐照交联处理,完成后剥离基膜层,得到质子交换膜。引入上述交联剂能够在辐照交联处理下形成稳定的交联网络,同时促进质子的传导,使由其制得的质子交换膜兼具较高的机械强度和质子传输效率。#imgabs0#
-
公开(公告)号:CN119751825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974342.3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武汉绿动氢能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IPC: C08G61/12 , H01M8/1034 , H01M8/103 , H01M8/108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质子交换膜、其制备方法及应用。该质子交换膜具有磷酸掺杂,膜材包括含氮杂环侧链的磺化聚芳醚酮砜,含氮杂环侧链的磺化聚芳醚酮砜具有通式(I)所示结构。本发明在磺化聚芳醚酮砜的侧链引入氮杂环结构,并进行磷酸掺杂,使得质子交换膜在高温无水条件下,可以借助磷酸自电离特点维持其质子传导能力,实现燃料电池高温工作场景;而且杂环氮与磷酸的酸碱相互作用有利于减缓磷酸在燃料电池高温运行时的流失,提高质子交换膜的使用寿命;本发明的质子交换膜可以克服传统燃料电池所用全氟磺酸质子交换膜不超过90℃的运行温度限制,具有传导性能高、耐高温、高耐久特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