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湿法脱硫塔具有增强低负荷适应性能的烟气脱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03884A

    公开(公告)日:2010-05-12

    申请号:CN200910311850.2

    申请日:2009-12-18

    Abstract: 基于湿法脱硫塔具有增强低负荷适应性能的烟气脱硫方法,它涉及一种烟气脱硫方法,本发明解决了当脱硫塔负荷降低时(低于30%脱硫塔额定负荷下烟气量的负荷)流经脱硫塔的烟气量变少无法保持脱硫塔中除雾器的除雾效率、脱硫效率及塔出入口处飞灰和液滴沉降的问题。本方法的主要步骤为:将脱硫塔中脱硫后的烟气除雾后排出;在循环烟气调节器的自动调节下,当脱硫系统负荷低于30%额定负荷时,从已净化后的净烟气分流部分净烟气,通过循环烟气管路重新回至脱硫塔入口,使得塔内气速增加,保证脱硫塔内烟气负荷能稳定运行的至少30%额定负荷的下限。本方法使得湿法脱硫塔可满足0%至110%额定负荷下安全稳定运行,显著增强了脱硫系统的低负荷适应性能。

    一种全混合W型火焰锅炉燃尽风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324339A

    公开(公告)日:2008-12-17

    申请号:CN200810064934.6

    申请日:2008-07-16

    Abstract: 一种全混合W型火焰锅炉燃尽风装置,它涉及一种锅炉的燃尽风装置。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W型火焰锅炉燃尽风喷口采用的都是直流的结构形式,其射流的横向扩散能力较弱,无法与相邻射流之间的烟气和煤粉混合,造成飞灰含碳量偏高。灰含碳量偏高将降低锅炉的热效率、增加电厂的煤耗的问题。本发明所述外层风道的一端固定在燃尽风喷口处的上炉膛的外侧壁上,燃尽风量占入炉总风量的25%~30%。本发明燃尽风进入燃尽风道后被分为两股,一股进入内层风道后喷入炉膛,具有较大的动量,另一股风进入外层风道,具有较大的旋转强度,因而在进入上炉膛后横向扩散能力较强,能与相邻两股燃尽风射流之间的烟气混合。

    可增强内循环的斜面出口式反应塔

    公开(公告)号:CN1935327A

    公开(公告)日:2007-03-28

    申请号:CN200610010586.5

    申请日:2006-09-21

    Abstract: 一种可增强内循环的斜面出口式反应塔,涉及到一种环境保护和化工领域常用的反应塔。为了解决采用水平方式气流出口通道容易出现的通道积灰的问题,本发明设计了可增强内循环的斜面出口式反应塔,它包括塔体(1-4)、扩容筒体(1-2)、扩容延伸筒体(1-1)和气流出口通道(1-3),扩容筒体是固定连接在塔体上部的垂直截面为倒置梯形的部分;扩容延伸筒体是固定连接在扩容筒体上部的与扩容筒体顶部横截面形状、面积都相同的垂直向上的延伸部分;气流出口通道固定安装在扩容筒体的斜面上,且与扩容筒体连通。本发明可广泛用于环境保护和化工领域。

    一种用于尿素氧化辅助电解水制氢的过渡金属基复合电极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756185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1015327.6

    申请日:2024-07-26

    Abstract: 一种用于尿素氧化辅助电解水制氢的过渡金属基复合电极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方法采用电沉积法制备硫掺杂的镍、钴、锰三元合金电极,与传统的水热法、溶剂热法和化学气相沉积相比,恒电压沉积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廉且安全可靠,并在三元合金体系中展现出显著的材料性能改进。通过对比二元合金和三元合金电极的性能,验证了三元合金电极在尿素氧化反应中的卓越电化学性能,包括良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并显著降低了反应过电位。因此,该方法不仅适用于大规模尿素废水处理,还能实现绿色氢能生产。通过高效促进阳极尿素氧化并实现低电耗电解水制氢,本发明在提升复合电极材料促进尿素氧化辅助低电耗电解水制氢方面具有显著的创新性。

    一种基于快速热解物理活化制备分级孔活性炭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23305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626769.X

    申请日:2023-11-30

    Abstract: 一种基于快速热解物理活化制备分级孔活性炭的方法,属于低值弱黏煤高值利用制取分级孔活性炭领域,目的是为了解决利用低值煤生产活性炭过程中,制取发达分级孔活性炭通常伴随着原料的大量损失的问题。所述方法为:将原煤破碎筛分得到目标粒径的粉体;通过可抽拉式管式炉快速加热制取富含中大孔和裂隙的通孔型快速热解焦;随后通过物理活化定向构筑微孔,制得分级孔活性炭。本发明实现了低值弱黏煤的利用,在较高产率下制取具有发达分级孔结构的活性炭。该发明不仅降低了活性炭制造的成本,而且制取的活性炭拥有良好的孔隙结构,解决了弱黏煤基活性炭孔结构调控这一难题。

    一种辐射制冷/半导体制冷双模态全天候空气取水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479976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496556.3

    申请日:2023-05-05

    Abstract: 一种辐射制冷/半导体制冷双模态全天候空气取水装置,它涉及一种双模态全天候空气取水装置。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取水设备无法适应严西北地区严苛环境的问题。本发明的两片双模态工作区水平对称设置,直杆推拉系统的上端与两片双模态工作区的内侧边缘转动连接,直杆推拉系统插装在套管内,所述套管的内壁设有疏水微槽,直杆推拉系统的下端与双杆活塞气缸的活塞连接,双杆活塞气缸固定安装在支架的上端,所述套管的下端与支架的上端连接,主体固定安装在实心底座上,固定支架、储水室、接水室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在主体内,净水滤芯设置在支架内。本发明属于空气取水技术领域。

    一种准确快速预测杂原子掺杂无定形碳催化活性位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12196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10142453.2

    申请日:2022-02-16

    Abstract: 一种准确快速预测杂原子掺杂无定形碳催化活性位的方法,属于表面催化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建杂原子掺杂芳香碳团簇模型并进行几何构型优化;采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几何构型优化后的杂原子掺杂芳香碳团簇的Mulliken电负性χ;采用波函数分析方法计算杂原子掺杂芳香碳团簇内各碳原子的亲电福井函数值f‑;计算几何构型优化后的杂原子掺杂芳香碳团簇内各碳原子的亲电福井函数值与Mulliken电负性的比值f‑/χ;计算初筛的活性位点催化基元反应路径,根据计算结果获得决速步自由能垒,筛选具有高催化活性的位点。本发明提出了准确预测其催化活性的描述符,指导无定形碳基催化剂的设计构筑,直接描述了催化反应中电子动态转移的本质过程。

    一种多孔结晶态氧化钨薄膜及其采用电极电喷涂制备多孔结晶态氧化钨薄膜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59662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634288.2

    申请日:2022-06-07

    Abstract: 一种多孔结晶态氧化钨薄膜及其采用电极电喷涂制备多孔结晶态氧化钨薄膜的方法,它属于电极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孔氧化钨氧化钨薄膜及其制备方式。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结晶态氧化钨薄膜调剂能力差,且太阳光谱波段调制能力差的问题。多孔结晶态氧化钨薄膜以钨粉、过氧化氢溶液和羧酸制成钨前驱体粉末,以乙醇作为分散剂,采用电极电喷涂制成多孔结晶态氧化钨薄膜。制备方法:一、制备钨前驱体粉末;二、电极电喷涂,得到多孔结晶态氧化钨薄膜。优点:实现了多孔结晶态氧化钨薄膜的制备,提高了氧化钨电致变色薄膜的性能,在透过率调制能力、循环稳定性和着色时间上具有显著优势。本发明主要用于制备多孔结晶态氧化钨薄膜。

    分级粒径微球与孔复合的聚合物基辐射制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33731A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210622898.0

    申请日:2022-06-02

    Abstract: 分级粒径微球与孔复合的聚合物基辐射制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它涉及材料科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辐射制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模板法制备的多孔材料存在有在紫外和短可见光波段的散射能力不强,在太阳光谱波段的反射率不高的问题。分级粒径微球与孔复合的聚合物基辐射制冷材料以膜、薄片或涂层形式的单层结构,它以聚合物材料作为基底,在基底中均匀分布大粒径微球材料、小粒径微球材料和微孔。制备方法:一、初混;二、终混;三、平铺;四、固化;五、去除致孔剂。优点:结构简单,成本低、制备工艺简单、稳定性好,具有较好的辐射制冷效果。本发明主要用于制备分级粒径微球与孔复合的聚合物基辐射制冷材料。

    一种零能耗可拉花式复合膜空气取水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753446A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210478247.9

    申请日:2022-05-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零能耗可拉花式复合膜空气取水装置,涉及空气取水的技术领域,解决了目前空气取水装置存在的便携性差的问题,制冷集水板呈螺旋设置,制冷集水板位于中心的端部和支撑杆的顶端通过平头螺丝可拆卸的连接,方便安装与拆卸,体积小,便于存放,便于携带,减少占用的空间体积,制冷集水板和支撑杆通过平头螺丝安装完成后,制冷集水板在重力的作用下呈螺旋锥形状,制冷集水板的任一处的截面与水平方向呈一夹角,制冷集水板的任一处的截面靠近外缘的水平高度低于靠近支撑杆一侧的水平高度,便于水滴汇聚滑落,制冷集水板的基板外缘焊接有铜丝,通过基板和铜丝组成导流槽,便于水滴汇聚后沿导流槽滑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