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774381A
公开(公告)日:2018-11-09
申请号:CN201810614438.7
申请日:2018-06-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双向驱动碳纳米管螺旋纤维复合材料结构的制备方法,属于材料科学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如下:碳纳米管薄膜的制备:采用化学气相沉积的方法进行碳纳米管薄膜的制备;碳纳米管螺旋纤维的制备:采用机械加捻的方法进行碳纳米管螺旋纤维的制备;配置环氧树脂固化体系:将固化剂加入液态环氧树脂中,搅拌均匀获得环氧树脂固化体系;双向驱动碳纳米管螺旋纤维复合材料结构的制备。本发明的优点是:制备的碳纳米管螺旋纤维具有多孔结构,并且内部的碳纳米管具有高度取向。制备的碳纳米管螺旋纤维复合材料实现了环氧树脂在碳纳米管螺旋纤维中的均匀灌注,通过控制环氧树脂模量的变化,实现复合材料的可控双向驱动。
-
公开(公告)号:CN107814379A
公开(公告)日:2018-03-20
申请号:CN201711174212.1
申请日:2017-11-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1B32/184 , C01B32/16 , C01B32/17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2204/22 , C01B2204/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碳纳米管海绵制备低缺陷石墨烯带海绵的方法,属于材料科学领域。它主要解决现有方法制备的石墨烯海绵在界面与分散方面及力学性能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是按照下述步骤实现的:一、碳纳米管海绵的制备;二、配置强氧化性溶液;三、石墨烯带海绵的制备;四、石墨烯带海绵的洗涤;五、石墨烯带海绵的干燥;六、石墨烯带海绵的还原。制备合成了这种特殊的边缘效应,良好压缩性能及高的比表面积的低缺陷石墨烯带海绵。
-
公开(公告)号:CN107758647A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申请号:CN201711173444.5
申请日:2017-11-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1B32/184 , C01B32/19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缺陷石墨烯带海绵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材料科学领域。本发明利用石墨烯带海绵自身均匀的通孔网络结构,成功制备出增强体均匀分散的复合材料,解决了纳米增强复合材料中增强体分散的难题。本发明是按照下述步骤实现的:一、碳纳米管海绵的制备;二、配置强氧化性溶液;三、石墨烯带海绵的制备;四、石墨烯带海绵的洗涤;五、石墨烯带海绵的干燥;六、石墨烯带海绵的还原;七、石墨烯带海绵复合材料的制备。成功制备合成了具有特殊的边缘效应,高杨氏模量、高拉伸强度的低缺陷石墨烯带海绵复合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6384617B
公开(公告)日:2018-03-02
申请号:CN201610789083.6
申请日:2016-08-3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墨烯/铜纳米线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及薄膜,本发明要解决石墨烯和铜纳米线复合薄膜的成型问题。方法:配制铜纳米线分散液;配制石墨烯分散液;铜纳米线分散液与石墨烯分散液混合;静电喷雾沉积法制备复合薄膜;热压烧结得到石墨烯/铜纳米线复合薄膜;本发明能够制备大尺寸、石墨烯分散均匀的样品,且制备过程中复合薄膜易从基底上脱离,可广泛地应用于工业生产中。
-
公开(公告)号:CN107041113A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申请号:CN201710310846.9
申请日:2017-05-0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9/0081 , C08K3/04 , C08K9/02 , C08K9/04 , C08L83/04
Abstract: 一种利用石墨烯海绵和聚二甲基硅氧烷进行复合制备高导电高电磁屏蔽柔性复合材料的方法;属于高导电柔性复合材料的技术领域。本发明要解决现有石墨烯海绵产品存在尺寸受到设备限制,柔性差问题。方法:一、制备氧化石墨烯海绵;二、用水合肼蒸汽对氧化石墨烯海绵还原;三、压缩;四、热处理;五、灌注PDMS溶液;六、真空固化,即得到PDMS/石墨烯海绵复合材料。本发明得到的PDMS/石墨烯海绵复合材料具有很好的柔性以及电磁屏蔽性能,电磁屏蔽性能可以达到可以达到59dB(2mm),而其电导率为1.03S/cm,具有在电磁屏蔽领域应用潜力;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可广泛地应用于工业生产中。
-
公开(公告)号:CN101709542B
公开(公告)日:2011-12-14
申请号:CN200910311146.7
申请日:2009-12-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8F292/00 , D06M14/36 , D06M10/10 , D06M15/53 , D06M15/507 , D06M15/564 , D06M15/59 , D06M11/55 , C08L63/00 , C08K9/02 , C08K7/06 , D06M101/40
Abstract: 树枝状大分子修饰碳纤维的方法,它涉及一种修饰碳纤维的方法。有机硅化合物只有一个官能团能与纤维被修饰表面发生反应而使膜局限于两维表面,稳定性差的问题。本方法如下:将碳纤维加入到强氧化性酸中经过超声处理、加热回流、干燥,再加入到树枝状大分子溶液中超声处理,再在20℃~100℃的条件下反应1h~24h,然后洗涤,再干燥,得到树枝状大分子修饰的碳纤维。本发明采用的树枝状大分子具有三维立体结构、均一分布多而密的外官能团、较低的粘度、独特的流变性质、很好的成膜性,修饰效果好。用本发明方法所得树枝状大分子修饰的碳纤维制备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中的界面剪切强度为53.2MPa~55.8MPa。
-
公开(公告)号:CN118221988B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236773.3
申请日:2024-03-0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8J7/04 , B25J9/00 , C08L67/04 , C08L67/02 , C09D101/02
Abstract: 一种基于墨鱼汁和纳米纤维素的光/湿响应驱动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材料科学领域。所述光/湿响应驱动器包括墨鱼汁纳米颗粒/纳米纤维素复合膜和可生物降解聚合物膜,墨鱼汁纳米颗粒/纳米纤维素复合膜附着在生物降解聚合物膜上。所述方法为:从墨鱼墨囊中提取墨鱼汁并搅拌均匀,通过多次离心得到墨鱼汁纳米颗粒。将墨鱼汁纳米颗粒和纳米纤维素按一定质量比在水中混合,并在加热台上继续搅拌得到浓缩混合溶液。通过刮涂工艺将浓缩混合溶液刮涂在聚合物薄膜上。室温干燥后从刮涂平台上取下光/湿响应驱动器。本发明制备得到的双层结构光/湿响应驱动器可以在光照或环境湿度变化时产生可逆的弯曲变形,响应速度快且驱动变形程度大。
-
公开(公告)号:CN118108972B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236775.2
申请日:2024-03-0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基于生物质油墨打印的光响应螺旋驱动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材料科学领域,所述光响应螺旋驱动器包括墨鱼汁纳米颗粒/纳米纤维素油墨层和柔性聚合物层,所述墨鱼汁纳米颗粒/纳米纤维素油墨层的油墨线条等间距平行打印在柔性聚合物薄膜上。所述方法为:将墨鱼汁在室温下搅拌均匀,通过多次离心得到墨鱼汁纳米颗粒。将墨鱼汁纳米颗粒与纳米纤维素按一定质量比混合均匀后加热搅拌浓缩得到高粘度复合油墨。通过3D打印技术将复合油墨线条呈一定角度等间距平行打印在柔性聚合物薄膜上,干燥即可。本发明得到的光响应螺旋驱动器在光照时可以实现可逆且可控的螺旋变形,响应速度快,变形程度大。
-
公开(公告)号:CN118111598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236801.1
申请日:2024-03-0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L1/22 , G01L3/00 , B29C64/386 , B33Y50/00 , B33Y80/00
Abstract: 一种基于螺旋拉压转换结构的压力扭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属于传感器制备领域。方法是:制备应变传感单元;设计并制备螺旋拉压转换结构,建立压缩—旋转—拉伸转换关系;对应变传感单元和螺旋拉压转换结构进行组装,制备压力扭矩传感器。本发明以可拉伸二维材料薄膜为传感单元,通过螺旋拉压转换结构转换压缩、旋转和拉伸行为,使传感结构能够响应压力和扭转信号。改变螺旋压头的角度和直径的变刚度设计使多功能传感结构具有高灵敏度、宽量程、快响应性和可靠性。开放式结构使传感器能在水下环境稳定工作。所设计的螺旋拉压转换结构可以应用于多种压力扭矩传感器,经过组装制备的压力传感器可以通过建立的压缩—旋转—拉伸关系对其性能进行调控。
-
公开(公告)号:CN118108972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236775.2
申请日:2024-03-0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基于生物质油墨打印的光响应螺旋驱动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材料科学领域,所述光响应螺旋驱动器包括墨鱼汁纳米颗粒/纳米纤维素油墨层和柔性聚合物层,所述墨鱼汁纳米颗粒/纳米纤维素油墨层的油墨线条等间距平行打印在柔性聚合物薄膜上。所述方法为:将墨鱼汁在室温下搅拌均匀,通过多次离心得到墨鱼汁纳米颗粒。将墨鱼汁纳米颗粒与纳米纤维素按一定质量比混合均匀后加热搅拌浓缩得到高粘度复合油墨。通过3D打印技术将复合油墨线条呈一定角度等间距平行打印在柔性聚合物薄膜上,干燥即可。本发明得到的光响应螺旋驱动器在光照时可以实现可逆且可控的螺旋变形,响应速度快,变形程度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