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259034A
公开(公告)日:2013-08-21
申请号:CN201310177939.0
申请日:2013-05-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527
Abstract: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与能量回收的微生物燃料电池,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处理污水的微生物燃料电池。可用于处理生活污水,可实现出水COD达标排放,且能回收电能。本发明的微生物燃料电池包括至少四个电池模块、进水围堰和出水围堰,每两个电池模块为一组以上水平狭缝相邻来贴靠设置,两组电池模块贴靠在一起形成矩形阵列;水从进水围堰溢流流入每个电池模块中,在上阴极板和下阴极板分别与阳极杆件之间形成的电池体之间发电,处理后的水流入出水围堰排出。由于电池模块的进水和排水都是并联方式,任何一个模块出现故障和维修,不影响整体装置的运行。通过叠加的方式增加装置的容量和工作能力,真正实现了产业化的进步。
-
公开(公告)号:CN102703317B
公开(公告)日:2013-08-21
申请号:CN201210171059.8
申请日:2012-05-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12M1/42
Abstract: 一种微藻电絮凝反应收集装置,它涉及一种收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通过电絮凝收集微藻的装置,以解决采用现有技术收集微藻存在收集率较低、能耗较高及整体收集成本较高的问题,它包括反应槽、搅拌装置、刮渣板、溢流堰、集藻槽、第一排藻管、第二排藻管、电源、至少一个阳极板和至少一个阴极板,反应槽的上端面的中部设置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的搅拌端部伸入反应槽内,反应槽内的上端设置有与搅拌装置连接的刮渣板,位于刮渣板的下部设置有与反应槽连接的集藻槽,第一排藻管穿过反应槽与集藻槽连接,集藻槽和反应槽之间设置有与反应槽连接的溢流堰,溢流堰的上端面与刮渣板的上端面齐平,反应槽内的底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多个阳极板和多个阴极板,阳极板和阴极板之间连接有使阳极板发生电解的电源,反应槽的底端的中部设置第二排藻管,第二排藻管上设置有排藻阀,反应槽的底端的侧壁设置有进水口。本发明用于收集微藻。
-
公开(公告)号:CN101718773B
公开(公告)日:2013-05-15
申请号:CN200910073305.4
申请日:2009-11-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N33/18
Abstract: 基于逸度原理的动态迁移水质分析方法,它涉及一种水质分析方法,它解决了现有水质分析方法由于所需参数实际无法获得及其内部参数不能随意修改而导致的模拟结果与实际存在较大偏差的问题。首先确定待测水域的环境相,并获取待测水域的地理信息参数、各环境参数的环境参数及目标污染物的物化参数,然后计算各环境相的逸度容量、反应动力学速率常数及各环境相之间的迁移参数,然后建立以各环境相的逸度为未知量的微分方程组,并通过龙格库塔算法对微分方程组进行求解,即可得各环境相的逸度,由各环境相的逸度和逸度容量即可算得各环境相的污染物浓度。本发明克服了已有技术的不足,可用于分析水域中有机污染物迁移转化及多介质环境分布规律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2718369A
公开(公告)日:2012-10-10
申请号:CN201210240515.X
申请日:2012-07-1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2F9/14
Abstract: 纤维素乙醇生产废水回用的方法,它涉及一种废水处理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纤维素乙醇生产废水处理后很难达到排放标准,排放会污染环境,继续深度处理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和成本的技术问题。方法如下:将纤维素乙醇生产废水生物处理后的出水与蒸汽爆破秸秆混合,放置半小时,过滤;在滤渣中继续加入纤维素乙醇生产废水生物处理后的出水,调节固液混合物的pH值,再灭菌;加入纤维素酶,糖化;糖化结束后,在无菌条件下调节pH值;加入安琪酵母,发酵,即得纤维素乙醇。应用本发明的废水回用工艺,纤维素乙醇生产废水可以全部回用,实现废水零排放,减小了环境压力,用纤维素乙醇生产废水生物处理出水可以用于水洗脱毒工艺。
-
公开(公告)号:CN102703317A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210171059.8
申请日:2012-05-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12M1/42
Abstract: 一种微藻电絮凝反应收集装置,它涉及一种收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通过电絮凝收集微藻的装置,以解决采用现有技术收集微藻存在收集率较低、能耗较高及整体收集成本较高的问题,它包括反应槽、搅拌装置、刮渣板、溢流堰、集藻槽、第一排藻管、第二排藻管、电源、至少一个阳极板和至少一个阴极板,反应槽的上端面的中部设置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的搅拌端部伸入反应槽内,反应槽内的上端设置有与搅拌装置连接的刮渣板,位于刮渣板的下部设置有与反应槽连接的集藻槽,第一排藻管穿过反应槽与集藻槽连接,集藻槽和反应槽之间设置有与反应槽连接的溢流堰,溢流堰的上端面与刮渣板的上端面齐平,反应槽内的底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多个阳极板和多个阴极板,阳极板和阴极板之间连接有使阳极板发生电解的电源,反应槽的底端的中部设置第二排藻管,第二排藻管上设置有排藻阀,反应槽的底端的侧壁设置有进水口。本发明用于收集微藻。
-
公开(公告)号:CN102660588A
公开(公告)日:2012-09-12
申请号:CN201210171041.8
申请日:2012-05-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50/16
Abstract: 秸秆水解液发酵生产乙醇的方法,它涉及一种提高发酵乙醇效率的方法。本发明要解决秸秆糖化发酵工艺影响发酵微生物的发酵效能的技术问题。本方法如下:向秸秆水解液中加入四水氯化锰、七水硫酸锌、六水氯化镍、八水氯化钴、泛酸、肌醇和维生素B1,然后调节pH值为5.0~5.5,得到混合溶液,向混合溶液中加入酵母至酵母的浓度为1.5g/L,然后在温度为32℃~40℃、搅拌速度为150rpm的条件下发酵48~72小时,即得乙醇。采用本发明方法在40℃、pH值为5.0~5.5发酵所得乙醇,是不添加微量元素(四水氯化锰、七水硫酸锌、六水氯化镍、八水氯化钴、泛酸、肌醇和维生素B1)直接发酵所得乙醇产率的2~3倍。
-
公开(公告)号:CN102314555A
公开(公告)日:2012-01-11
申请号:CN201110230117.5
申请日:2011-08-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1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90/26
Abstract: 一种污水处理厂碳足迹的计量方法,它涉及碳足迹的计量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碳足迹的计量方法不适于污水处理厂的技术问题。分别计算能源、污水处理、药品的排放因子和温室气体排放的活动水平,按温室气体排放量=活动水平×排放因子计算温室气体排放量;按温室气体固定量=树木清除因子×活动水平计算温室气体固定量;则碳足迹=温室气体排放量-温室气体固定量有。本发明对不同来源、不同组成、不同阶段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进行分析,准确反映不同地区、季节的差异,用于给水厂、城市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处理系统、生物质发酵系统的污水处理过程温室气体排放的评估与比较。
-
公开(公告)号:CN102227027A
公开(公告)日:2011-10-26
申请号:CN201110125963.0
申请日:2011-05-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电极材料和空气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的阴极材料及其制作方法,本发明涉及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技术制备的电极材料和微生物燃料电池材料成本过高、工艺复杂的问题。本发明的电极材料由表面层和内部层两部分组成,表面层覆盖在内部层的两侧;空气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的阴极材料由电极材料、萘酚溶液、异丙醇溶液和Pt/碳粉催化剂制备而成。本发明的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如下:一、制作表面层;二、制备内部层;三、将表面层和内部层连接;空气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的阴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如下:一、制备粘结剂溶液;二、加入催化剂;三、黏贴催化层。本发明用于制备低成本的电极材料和低成本的空气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的阴极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0588019C
公开(公告)日:2010-02-03
申请号:CN200710144804.9
申请日:2007-12-1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M8/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527
Abstract: 微生物燃料电池及利用秸秆发电的方法,它涉及一种燃料电池及发电的方法。本发明能够解决农作物秸秆没有得到有效利用,特别是秸秆固体在MFC中没有直接利用的问题。本发明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由容器、催化阳极、阳极导线、空气阴极、阴极导线、阴极盖和密封盖组成。本发明的方法为:一、秸秆的预处理;二、秸秆的解毒处理,得到秸秆固体底物和秸秆液体底物;三、电池的启动;四、处理秸秆固体底物或秸秆液体底物。本发明用秸秆固体底物产电时,电池最大功率密度达到502mW/m2,降解率为45%左右。用秸秆液体底物产电时,最大功率密度达到1288mW/m2,COD的降解率为60%。本发明的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效率高、无污染、节约成本,缓解了能源危机并且农村秸秆得到了有效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896320A
公开(公告)日:2007-01-17
申请号:CN200610010184.5
申请日:2006-06-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稀土掺杂钛基SnO2电催化电极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DSA电极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电极采用稀土掺杂,由钛基体和稀土掺杂SnO2涂层构成,其中稀土掺杂SnO2涂层中Sn、稀土、Sb的摩尔比为75~99.8∶0.1~10∶0.1~15,其制备方法为:钛电极依次经过打磨、碱洗、酸洗后,通过采用分层浸渍,梯度升温热处理,实现了梯度功能膜的组装,使得该电极即具有较高的氧析出电位,从而具有较强的有机物降解能力,且组分稳定,不会发生溶出现象。电极具有高的氧析出电位;有机物降解能力强;尤其是对于生物难降解或生物毒性物质的转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