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31480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951026.8
申请日:2024-07-16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R2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针状端子SiC功率模块的高功率密度对称分布式Buck‑Boost功率测试样机,属于功率模块测试技术领域。包括功率测试PCB板、功率模块、输入和输出滤波电容组、输入和输出解耦电容组、负载电感、第一半桥驱动控制板、第二半桥驱动控制板和翅片散热器。本发明将功率模块的两个半桥电路通过两组对称的滤波和解耦电容,以及对称分布式的大容量负载电感集中于一块PCB测试板上,同时将驱动控制板垂直连接于功率模块的左右两侧,驱动控制板电流方向与功率板电流方向相互垂直,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功率损耗和耦合干扰,同时在功率模块下方放置翅片散热器,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功率损耗和高频电磁干扰,提高功率密度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707152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934542.X
申请日:2024-07-12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电子测试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针状端子全桥型功率模块的静态测试PCB连接板,本方法通过PCB板上的模块连接孔组焊接有与被测功率模块的针状端子相适配插拔的金属插座端子,便于针状端子全桥型功率模块与静态测试仪之间的连接,实现了二者之间的可靠灵活连接,也方便更换测试模块,提高测试效率。还通过功率端子与金属插座端子之间形成的功率连接回路垂直于驱动信号端子与金属插座端子之间形成的驱动连接回路,以减小功率连接回路对驱动连接回路的电磁耦合产生的电磁干扰,使得静态测试结果更为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8690610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942908.8
申请日:2024-07-15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119/0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覆铜陶瓷基板厚度的碳化硅功率器件可靠性优化方法和碳化硅功率器件,该方法包括构建待优化的碳化硅功率器件的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有限元分析模型,获取覆铜陶瓷基板的上表面金属铜层在不同厚度下服役可靠性参数以及工作寿命参数;分别确定厚度与各参数之间的变化关系;不断调整上表面金属铜层厚度,直至根据变化关系所确定的服役可靠性参数满足碳化硅功率器件的期望服役可靠性标准以及工作寿命参数满足期望工作寿命标准,从而得到满足可靠性要求的碳化硅功率器件。本发明通过调控覆铜陶瓷基板的铜层厚度,能够降低充放电桩SiC功率模块烧结互连过程中的应力和翘曲变形,减少优化成本与资源,有效提高SiC功率器件的服役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611395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766848.9
申请日:2024-06-1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珠海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功率模块及其驱动电压分配电路,涉及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当功率模块中存在多个功率子模块时,将各子模块对应的驱动电压分配子电路统一集成于同一块驱动PCB板上,实现了整个功率模块驱动电压分配电路的一体化设计;PCB板的良好的拓展性有利于功率模块进一步的功能扩展以及结构扩展;整个驱动PCB板通过一次焊接便能完成所有功率子模块的驱动电压分配子电路的安装,避免了复杂的生产工艺,显著地降低了制造的时间与成本。此设计特别适用于大型复杂功率模块,可以简化工艺,减少制造时间和成本,并能拓展功率模块内部结构和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117879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313574.8
申请日:2024-03-19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开关升降压变换器拓扑电路及其控制方法,为解决续流回路不足的问题,将两个桥臂的顺序做出了调整并将电感进行拆分,Boost桥臂及Buck桥臂各自拥有独立的续流电感;另外,通过电感和单向二极管的组合,在Boost桥臂的上开关管端并联了单向续流支路,这样可以确保所有开关管拥有可靠的续流回路,不仅解决了软开关问题,还为前后桥臂各自独立设置了滤波电路,可以有效降低电路工作过程产生的电磁干扰,同时也增加了电路自身的抗扰动能力,解决了四开关buck‑boost电路的不能为所有开关管提供可靠续流回路以及稳定性差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395765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211112189.4
申请日:2022-09-13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压大容量DC/DC变换器的低直流脉动能量平衡控制方法,涉及直流输电领域。该方法中,总体能量平衡控制将三相所有子模块实际电容电压平均值作为控制目标,三相电路的桥臂电流幅值参考值iH_ref相同,保证三相电流在输入侧和输出侧合成连续的直流电流,无较大脉动。相间能量平衡控制将充、放电时长作为控制目标,实现相间能量交换。解决了高压大容量DC/DC变换器在相间能量不平衡时,采用常规能量平衡控制导致直流侧电流脉动较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526395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548726.4
申请日:2023-11-20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海上风电直流输送系统。该系统包括:陆上直流开关站、多个海上换流站及多个陆上换流单元;海上换流站的交流侧连接风电机组,海上换流站的直流侧通过直流电缆接入陆上直流开关站的汇流母线的输入侧;汇流母线的输入侧配置用于与直流电缆连接的直流开关,汇流母线的输出侧经直流断路器与直流架空线连接,直流架空线经直流断路器接入陆上换流单元的直流侧,每回直流架空线与一个以上陆上换流单元连接;陆上换流单元的直流侧配置有直流高速并列开关,经直流高速并列开关接入直流架空线,每个陆上换流单元的交流侧与一个负荷中心连接;海上换流站与陆上换流单元均采用半桥MMC拓扑结构。本申请能够实现可靠且低成本的超大容量直流输送。
-
公开(公告)号:CN117458576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390610.2
申请日:2023-10-25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3/36 , H02J3/38 , H02J3/28 , H02J3/00 , G01R31/00 , G06Q50/06 , G06F30/20 , G06F113/04 , G06F11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新能源直流送出的数字物理混合实证系统及其构建方法,系统包括:直流输电系统,以及与其电气连接的多类型电源系统、电网仿真交互系统、新型并网装置、交流故障发生装置和直流故障模拟装置;多类型电源系统为电源数字物理模拟系统,用于模拟多类型电源的电源特性和控制策略;电网仿真交互系统模拟大电网;直流输电的直流输电系统中至少一端为柔性直流换流阀;新型并网装置进行并网试验;交流故障发生装置模拟交流三相、单相和相间故障;设置在直流输电系统正负极之间的直流故障模拟装置模拟直流双极短路故障。本发明可用于大规模新能源直流送出系统试验,为控制保护策略和核心装备提供更为全面测试和验证。
-
公开(公告)号:CN117254521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1250137.8
申请日:2023-09-25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珠海供电局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现紧凑化MMC的二倍频环流相位控制方法及系统,属于直流配电网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方法包括获取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交流侧a相电流相位初值;获取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并网点a相基频调制电压;控制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a相桥臂二倍频环流相角初值目标值;基于a相桥臂二倍频环流相角初值目标值对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b相和c相桥臂二倍频环流相角进行优化控制。本发明通过优化MMC二倍频环流相位减小MMC子模块电容波动,进一步减小MMC电容配置实现MMC紧凑化,既保留了MMC拓扑结构的优势,又操作简单,经济性好,兼容性优。
-
公开(公告)号:CN117155150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171623.0
申请日:2023-09-1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珠海供电局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MMC换流器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抑制MMC振荡的二倍频环流虚拟阻尼控制方法及系统,本方法通过在MMC环流抑制控制回路的基础上进行设计,通过对二倍频环流d轴分量和二倍频环流q轴分量进行高通滤波和虚拟电阻调制,得到初始调制电压d轴分量和初始调制电压q轴分量,将初始调制电压d轴分量和初始调制电压q轴分量分别送入阀控环节进行调制后,叠加基波调制信号分量,来确定MMC换流器的三相调制信号,在不改变系统控制器参数的情况下,从环流抑制角度间接影响MMC直流阻抗特性,提高弱交流系统的MMC换流器的稳定性,操作简单,经济性好,兼容性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