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77089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338480.0
申请日:2025-03-21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C02F1/461 , C02F1/72 , C02F10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非血红素铁催化剂的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电催化水处理领域。上述材料以电极材料为基底,在基底上依次沉积辅助配体聚合层和非血红素铁催化剂层,所述辅助配体聚合层由有机物单体聚合而成,所述非血红素铁催化剂层由亚铁盐和多巴胺反应形成前体,随后电化学聚合得到,辅助配体聚合层与非血红素铁催化剂层之间通过配位键连接。本发明通过在电极材料上电聚合辅助配体聚合层和非血红素铁催化剂,由此提升电极材料电催化氧气二电子还原产过氧化氢的选择性,增加过氧化氢产率。此外,非血红素铁催化剂还能进一步通过调控氧气的单电子还原产生超氧自由基,促进过氧化氢产生羟基自由基,并在近中性条件下保持较好的电催化去除有机污染物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873944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229704.4
申请日:2025-02-28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C02F1/28 , C02F9/00 , G16C20/20 , C02F1/52 , C02F1/00 , C02F1/50 , C02F1/32 , C02F3/28 , C02F1/7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水中复合污染物风险削减的方法,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测定污水中溶解性有机碳浓度和复合污染物总浓度;S2测定污水中修正芳香性指数≥0.5的溶解性有机物分子所占比例P;S3基于溶解性有机碳浓度与复合污染物总浓度的比值与P,选择相应的双介质吸附柱填充方案。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原位升级现有活性炭吸附工艺,实现污水中复合污染物风险的有效削减,有效保障污水厂出水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9510400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537609.2
申请日:2024-10-31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质综合毒性高通量测定方法,所述测定方法包括使用污水样品对受试生物进行暴露染毒后,获得受试生物的表型特征数据;构建毒性矩阵;建立机器学习模型,结合毒性矩阵测定污水样品的水质综合毒性。本发明提供的水质综合毒性测定方法无需样品浓缩富集,保证了检测结果的全面性与准确度,可应用于污水处理厂全流程污水的综合毒性高通量测定。
-
公开(公告)号:CN116143221B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211605393.X
申请日:2022-12-14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附短链全氟化合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目标水体中溶解性有机物DOC的浓度,通过水汽扩散方式制备不同微孔分布比的受限水改性活性炭,用受限水改性活性炭吸附目标水体中的短链全氟化合物。本方法通过无试剂、低成本的水汽扩散法在活性炭孔道内构造受限水结构,以高度断裂的受限水氢键网络驱动短链全氟化合物在活性炭纳米孔中的传质过程,显著提高短链全氟化合物的吸附容量。通过本方法制备的受限水改性活性炭可原位升级现有活性炭吸附工艺,实现微污染水体、饮用水及污水中短链全氟化合物的高效去除,对保障水质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9106344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506823.1
申请日:2024-10-28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G06F18/2413 , G06F18/2113 , G06F18/214 , G06F18/21 , G06F18/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微生物群落最优微生境识别方法,首先获取微生物群落信息及微生境信息,并计算微生物群落评估指标;其次将微生物群落评估指标作为预测值,微生境信息作为特征值,训练机器学习模型;接着评估所述机器学习模型性能,并对微生境特征进行重要性排名,筛选关键微生境特征;最后基于所述机器学习模型,采用个体条件期望获取所述关键微生境特征的最优范围。本发明利用机器学习捕捉到微生物群落中的非线性及复杂关系,并且通过个体条件期望得到直观可用的关键微生境特征的最优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8243642B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0252337.5
申请日:2024-03-06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判断污水厂出水富营养化风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测定污水处理厂出水的总氮、无机氮和有机氮浓度,根据出水总氮浓度选择不同的出水氮富营养化风险计算方法;将测得的无机氮浓度和有机氮浓度代入出水氮富营养化风险计算方法,计算污水处理厂出水氮的富营养化风险。本发明相比于传统的以藻类培养实验测定出水富营养化风险的方法,具有耗时短、步骤简便的优势,对于更加高效地指导污水厂出水富营养化风险调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8289943B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711288.7
申请日:2024-06-04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少浮游微藻释放的藻生物膜收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藻生物膜处理体系构建;S2、切割面积计算;S3、微藻生物质收获;S4、循环收获。本发明通过构建藻生物膜处理体系,规律性地对藻生物膜表面进行切割收获微藻生物质,从而维持生物膜活性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同时收获的微藻生物质可作为后续发酵的优质底物,实现了资源节约,可实现污水池出水中以浮游微藻颗粒为悬浮固体指标的达标,防止处理后的出水水质因浮游藻类增多而恶化,减少藻生物膜出水中浮游微藻影响后续处理流程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8243642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252337.5
申请日:2024-03-06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判断污水厂出水富营养化风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测定污水处理厂出水的总氮、无机氮和有机氮浓度,根据出水总氮浓度选择不同的出水氮富营养化风险计算方法;将测得的无机氮浓度和有机氮浓度代入出水氮富营养化风险计算方法,计算污水处理厂出水氮的富营养化风险。本发明相比于传统的以藻类培养实验测定出水富营养化风险的方法,具有耗时短、步骤简便的优势,对于更加高效地指导污水厂出水富营养化风险调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8108293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252327.1
申请日:2024-03-06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C02F1/28 , B01J20/34 , C02F101/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去除水中超短链全氟化合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测定目标水体中长链、短链和超短链全氟化合物浓度,根据不同链长全氟化合物浓度比例选定不同硅铝比的Beta沸石,采用选定的Beta沸石循环吸附超短链全氟化合物。本发明基于Beta沸石羟基循环机制,以无试剂、低成本方式实现超短链全氟化合物的吸附‑再生循环过程,在不影响其他链长全氟化合物处理能力的同时,显著提高超短链全氟化合物去除效率。通过本发明方法可高效去除饮用水、微污染水体中的超短链全氟化合物,对保障水质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6863339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935911.2
申请日:2023-07-28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G06V20/10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测活性污泥沉降性能的方法及装置,预测方法通过诱导原始活性污泥样本膨胀扩增原始活性污泥样本量,获取样本图像后构建膨胀类别至少为三个的图像数据库,再由图像数据库训练获得深度迁移学习模型,该模型识别图像的准确率可以达到97.7%,能够准确高效地预测活性污泥沉降性能。有效解决现有二分类预测模型识别结果不精确及模型构建时膨胀类别增多导致的数据量不均衡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预测活性污泥沉降性能的装置,操作方便,可实现无人值守全自动测定,工作效率高;利用该装置识别及预测污泥膨胀的方法准确率高,耗时短,本发明中的装置可以直接在污水处理厂现场搭建,能够实现活性污泥沉降性能的实时在线监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