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396889B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0058200.1
申请日:2023-01-13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金黄杆菌CHR6,分类名为Chryseobacterium rhizoplanae,2022年8月10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菌种保藏号为CGMCC No.25522。菌株CHR6具有番茄植株的促生及番茄土传青枯病的防治作用。本发明还公开了金黄杆菌CHR6在促进番茄植株生长或防控番茄青枯病的应用。本发明还公开了结构如式Ⅰ所示的铁载体chryseochelin A。chryseochelin A具有番茄植株的促生及番茄土传青枯病的防治作用。本发明还公开了chryseochelin A在防控番茄青枯病或促进番茄植株生长的应用。(56)对比文件Peter Kämpfer等.Chryseobacteriumrhizoplanae sp. nov., isolated from therhizoplane environment.Antonie vanLeeuwenhoek.2022,第107卷(第2期),第533-538页,参见全文.
-
公开(公告)号:CN116947541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512376.X
申请日:2023-05-09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玉米秸秆发酵产物,它是以玉米秸秆为底物,同时接入吸水链霉菌B04与贵州木霉NJAU4742作为功能微生物,经固体发酵和浸提制得的;吸水链霉菌B04,菌种保藏号为CGMCC NO.9918;贵州木霉NJAU4742,菌种保藏号为CGMCC No.12166。本发明以玉米秸秆为底物,在共同发酵过程中分解秸秆产生生长所需的功能物质从而更好进行发酵过程,且发酵后吸水链霉菌B04生物量增长显著,数量级达到109个/g秸秆;同时,代谢物质可以极显著地促进植物的生长,使植株生物量显著增加。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的玉米秸秆发酵产物在促进植物生长的应用或在制备促进植物生长的肥料或制剂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396889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058200.1
申请日:2023-01-13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金黄杆菌CHR6,分类名为Chryseobacterium rhizoplanae,2022年8月10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菌种保藏号为CGMCC No.25522。菌株CHR6具有番茄植株的促生及番茄土传青枯病的防治作用。本发明还公开了金黄杆菌CHR6在促进番茄植株生长或防控番茄青枯病的应用。本发明还公开了结构如式Ⅰ所示的铁载体chryseochelin A。chryseochelin A具有番茄植株的促生及番茄土传青枯病的防治作用。本发明还公开了chryseochelin A在防控番茄青枯病或促进番茄植株生长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286529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69397.3
申请日:2023-03-20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控土传青枯菌的链霉菌合生元,它是由选自链霉菌菌株SBL、链霉菌菌株SHS或链霉菌菌株SNP中的至少一种和选自L‑瓜氨酸、单宁酸、抗坏血酸、谷胱甘肽、亚精胺、L‑甲硫氨酸、L‑苯丙氨酸或L‑丙氨酸中的至少一种组成的。链霉菌菌株SBL,菌种保藏号为CGMCC No.25283。链霉菌菌株SHS,菌种保藏号为CGMCC No.25281。链霉菌菌株SNP,菌种保藏号为CGMCC No.25282。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资源物质和链霉菌配合防控番茄土传青枯病的方法,包括:以灌根法将所述的链霉菌合生元施入土壤中。链霉菌合生元可减少番茄青枯病的发病率,防控土传青枯病。
-
公开(公告)号:CN115873884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310112293.1
申请日:2023-02-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青枯菌种内混合侵染的等位基因标记方法。本发明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结合,在青枯菌基因组中glms基因后15nt插入由25bp随机序列组成的条形码。测定其适应性和毒力,等位基因标记菌株与野生型菌株无显著差异。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DNA测序技术检测条形码的频率,这种方法不仅能区分不同种青枯菌,有利于追踪青枯菌侵染过程和种内互作机制,为高效阻控土传病害提供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5651867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355301.7
申请日:2022-11-01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青枯病生防菌YL‑Ste‑01evo,保藏号为CCTCC NO:M2022939;一株青枯病生防菌YL‑Ste‑01,保藏号为CCTCCNO:M2022324;一株裂解性噬菌体YL‑Ste‑01P,保藏号为CCTCC NO:M2022460。本发明公开了生防菌YL‑Ste‑01evo或生防菌YL‑Ste‑01或生防菌YL‑Ste‑01evo协同噬菌体YL‑Ste‑01P在防控番茄土传青枯病的应用。生防菌YL‑Ste‑01可以显著抑制青枯菌的生长,降低番茄植株青枯病发病率;通过噬菌体胁迫YL‑Ste‑01进化获得噬菌体抗性更强但抑菌效果更佳的生防菌YL‑Ste‑01evo。
-
公开(公告)号:CN114842908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294418.2
申请日:2022-03-24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用序列k‑mer频率优化特征精准识别土壤致病菌污染的方法,其步骤为:步骤一、选取合适的k‑mer片段长度,进行频率特征提取;步骤二、对提取的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步骤三、构建交叉融合神经网络;网络由输入层、残差网络、深度网络、交叉网络和特征合并层组成;步骤四、模型预测;第一次使用先训练神经网络参数,再将待预测细菌DNA序列通过步骤一方法提取频率特征,送入训练好的残差神经网络,输出预测结果。本发明准确率优于现有k‑mer特征预测算法;自动地将k‑mer特征组合在一起,高效学习低维特征交叉和高维非线性特征,生成更优的模型。模型不需要人工特征工程或遍历搜索,具有较低的计算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783519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596596.0
申请日:2022-05-30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宏基因组分析土壤生物复合污染的方法,其主要包括:(1)构建基因集与蛋白质集;(2)蛋白质集比对SARG数据库后抽取比对上的序列构建ARGs物种溯源库用于耐药基因溯源分析;(3)基因集构建个性化物种数据库,用于宏基因组微生物丰度计算;(4)收集致病菌物种信息构建致病菌物种数据库,获取样本中致病菌丰度(5)计算生物复合污染指数。本发明本发明实现了耐药基因溯源,可以轻松追踪致病菌携带的耐药基因的情况,同时还重新整合了公共数据库中的致病菌物种并构建致病菌数据库用于分析结果中致病菌信息提取,提出新型的土壤生物复合污染计算方法,为复合污染量化计算提供参考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2831475B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110076959.3
申请日:2021-01-20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裂解性噬菌体FQ44,分类命名为茄科劳尔氏菌噬菌体(Ralstoniasolanacearum phage),于2020年9月29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噬菌体保藏号为CCTCC NO:M2020560。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的噬菌体FQ44在防控烟草土传青枯病的应用,采用灌根法将噬菌体施入土壤。本发明通过使用青枯菌专性噬菌体抑制烟草土传青枯病,在防控土传青枯病的同时避免了对土壤中普通微生物群落的伤害。室内的相关实验表明,噬菌体FQ44属于肌尾噬菌体科,可以有效抑制部分烟草青枯菌的生长,按最佳感染复数(MOI 1~10)施用时效果最好;田间实验效果也表明其可以有效抑制青枯病的发生,具有广阔的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8596987B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1810380685.5
申请日:2018-04-25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图像深度特征序列的堆肥腐熟判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提取t时刻堆肥表面图像数据;S2、预处理,将堆肥表面图像数据进行图像去雾处理;S3、基于S2获得的数据,构建卷积神经网络CNN进行堆肥图像特征提取;S4、基于循环神经网络RNN进行预测,S3获得的堆肥图像特征作为输入量;S5、输出判断结果。本发明从堆肥图像外观特征出发,利用数字图像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提出一种设备少、花费小、部署简单、抗干扰、实时响应的堆肥腐熟实时判断方法,为生产提供指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