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148821B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1810061681.0
申请日:2018-01-17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控黄瓜圆叶性状相关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该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序列表SEQ ID NO:2所示,PID基因编码丝氨酸/苏氨酸的蛋白激酶,属于AGC激酶家族,该蛋白的编码基因如序列表SEQ ID NO:1所示的碱基序列,该碱基序列在1092bp位的鸟嘌呤(G)被腺嘌呤(A)取代,编码的氨基酸残基序列的346位的Val(缬氨酸)突变为Met(甲硫氨酸),该蛋白抑制生长素极性运输,导致生长素运输极性缺陷,具体植株表型为叶边缘平滑,锯齿突出不明显,叶片呈近圆形;主根不发达,主侧根没有明显区别;雌雄花无花萼,雌花不育等。该基因及蛋白的发现,可以为黄瓜叶型改良、产量增加以及理想株型培育和生长素信号通路分子调控机制的研究提供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1713400A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2010635664.0
申请日:2020-07-03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A01H1/02 , A01H5/00 , A01H6/34 , C12Q1/6895 , C12Q1/684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瓜-酸黄瓜二体附加系的创制、鉴定方法,属于植物生物技术育种领域。该方法首先利用黄瓜-酸黄瓜种间杂交异源四倍体与二倍体栽培黄瓜回交两次得到黄瓜-酸黄瓜单体异附加系,再通过黄瓜-酸黄瓜单体异附加系自交,经分子标记方法和基因组原位杂交方法筛选出黄瓜-酸黄瓜二体附加系。本方法操作过程简单方便,成本低廉,并首次创制出携带酸黄瓜10号染色体的黄瓜-酸黄瓜二体附加系材料,对于挖掘酸黄瓜优异基因,进一步实现栽培黄瓜的遗传改良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0140657A
公开(公告)日:2019-08-20
申请号:CN201910552159.7
申请日:2019-06-21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瓜抗白粉病突变体材料的快速选育方法。步骤为:将“长春密刺”种子用EMS(甲基磺酸乙酯)处理,经EMS处理的种子作为亲本获得M1种子,将获得的M1种子自交繁殖获得M2种子,获得的M2种子在温室中培育,待幼苗长到两叶一心时利用喷雾接种法对幼苗进行接种,接种后第10天左右调查材料的发病情况,根据叶片的平均病斑面积进行抗病性鉴定,测定叶绿素及氧化酶含量;将筛选出的抗性材料,全部移栽到黄瓜白粉病重灾区自然条件下种植,进行黄瓜生长的中后期抗病性选育。本发明采用人工诱变产生的突变体材料进行抗病性分析,通过选育优良的抗白粉病突变体黄瓜,筛选出优良的后代,有效的改良了现有品种,扩大了品种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7326068A
公开(公告)日:2017-11-07
申请号:CN201710345914.5
申请日:2017-05-11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41 , A01H1/02 , C12Q2563/1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黄瓜-酸黄瓜异附加系材料的鉴定方法。将甜瓜属双二倍体新种与二倍体黄瓜正反杂交获得的甜瓜属异源三倍体与二倍体栽培黄瓜进行回交,获得黄瓜-酸黄瓜异附加系候选材料。将黄瓜着丝粒特异的重复序列Type III标记探针。取黄瓜-酸黄瓜异附加系候选材料根尖进行酶解,火焰干燥法制片,获得分散度良好的中期染色体制片。将黄瓜着丝粒特异重复序列Type III探针变性后杂交到变性的中期染色体制片上,利用高严谨度的杂交条件,使得Type III产生清晰可辨的荧光信号,从而鉴定出黄瓜-酸黄瓜异附加系材料及其附加酸黄瓜染色体的数目。本发明黄瓜-酸黄瓜异附加系材料的鉴定方法,为异附加系材料中野生酸黄瓜优异基因的转移,培育黄瓜新品种创造了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07254455A
公开(公告)日:2017-10-17
申请号:CN201611174270.X
申请日:2016-12-14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9/14 , C12N15/826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瓜植株微型化相关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该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序列表2所示,属于AAA ATP酶家族,与微管结合蛋白相关;该蛋白的编码基因如序列表1所示的碱基序列,该碱基序列若发生突变,如1058bp位的胞嘧啶(C)被胸腺嘧啶(T)取代,编码的蛋白的353位丝氨酸(Ser)变为苯丙氨酸(Phe),这样该蛋白抑制微管细胞正常发育,使微管细胞骨架缺失,排列异常,具体在植株表型为植株微型化,突变体植株高度只有正常野生型植株高度的20%左右,果实长度也只有正常野生型果实长度的10%左右,同时叶片和种子均明显变短。该蛋白及其编码基因的应用,可以为黄瓜株型的改良和杂交育种或转基因植物的开发创造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06957897A
公开(公告)日:2017-07-18
申请号:CN201610017929.4
申请日:2016-01-12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C12Q1/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黄瓜幼叶黄化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首次公开了与黄瓜幼叶黄化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SSR63,该标记正反向引物序列分别为:5′GCCTTCATCCTGTGGCGT 3′和5′CCAGTCATGGGTTTGTTGGA 3′。在幼叶黄化与绿叶黄瓜构建的F2中,引物SSR63F/SSR63R在幼叶黄化株系中均能扩增出226bp产物,在绿叶株系中均能扩增出204bp产物或同时含有204bp和226bp两条带的产物,与vyl紧密连锁。本发明公开的与黄瓜幼叶黄化基因vyl紧密连锁分子标记,可用于黄瓜幼叶黄化基因定位或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
公开(公告)号:CN106916879A
公开(公告)日:2017-07-04
申请号:CN201511003480.8
申请日:2015-12-25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C12Q1/68
Abstract: 本发明线粒体基因组多态性构建黄瓜指纹图谱及其应用,涉及黄瓜线粒体基因组标记开发,不同黄瓜品种间进行线粒体基因组多态性标记筛选,线粒体DNA指纹图谱的构建,以及线粒体DNA指纹图谱在杂交F1种子纯度鉴定方面的应用——利用多态性标记对“南水3号”种子进行纯度鉴定,属于生物技术育种领域。本发明首次基于黄瓜线粒体基因组父系遗传特性构建“长春密刺”等21份黄瓜品种的线粒体DNA指纹图谱,首次应用黄瓜线粒体基因组多态性标记检测“南水3号”黄瓜种子纯度,为黄瓜品种的鉴定、遗传亲缘关系分析,分类与进化等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为追踪杂交过程中父系线粒体基因组做技术准备,为制定种苗纯度早期鉴定技术规范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5886602A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727972.0
申请日:2014-12-01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C12Q1/68
Abstract: 本发明基于黄瓜线粒体父系遗传的特性,使用线粒体基因组SSR标记技术鉴定黄瓜杂交种纯度的一种方法,涉及黄瓜线粒体基因组SSR标记开发,用开发的黄瓜线粒体标记分别对不同生态型的黄瓜品种进行多态性筛选,以及利用多态性标记对黄瓜F1种子进行纯度检测,属于生物技术育种领域。本发明首次应用黄瓜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开发SSR标记来检测黄瓜杂种一代种子纯度,以期区分母本黄瓜植株上其他花粉来源的假杂交种和自交种,相对于核基因组SSR标记技术对品种鉴定方面的研究,其主要利用黄瓜线粒体父系遗传特性而多了一种新的检测方法,同时为追踪杂交过程中父系/母系线粒体基因组做技术准备。该方法也可以应用于其他父系植物材料杂种一代种子的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4593508A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510040811.9
申请日:2015-01-23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黄瓜6号染色体探针制备的方法和应用。它是基于黄瓜基因组序列,通过RepeatMasker软件和黄瓜基因组数据库BLAST分析选取不含重复序列的DNA序列,利用Primer Premier 5.0软件进行引物设计。通过PCR扩增获得覆盖单染色体的PCR产物,将PCR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纯化,利用核酸浓度测量仪测定浓度后,将每对引物等量的产物进行混池,并用缺刻平移法标记探针,并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杂交到染色体制片上,完成单染色体探针的制备和检测应用。通过应用此方法,可以快速获得黄瓜单染色体或者任何染色体区段的探针,可对单染色体或任何染色体的形态结构进行精确的分析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03852368A
公开(公告)日:2014-06-11
申请号:CN201310396467.8
申请日:2013-09-04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对黄瓜花粉的树脂半薄切片进行MTG(Mito?Tracker?Green)和DAPI双荧光染色观察的方法,涉及植物组织固定、植物花药Technovit7100树脂半薄切片以及MTG-DAPI双荧光染色,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首次观察到黄瓜贴壁期花粉生殖细胞内的线粒体及其包含的DNA,可以用于探索黄瓜花粉发育过程中线粒体数目的变化规律,同时为进一步研究黄瓜线粒体父系遗传的相关机制做基础。该方法也可以应用于其他植物材料中线粒体的观察,用以确定植物材料是否具有线粒体基因组父系遗传或双亲遗传的潜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