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099956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322647.5
申请日:2016-05-15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考虑配网调度情况下的单三相多微网功率协调控制方法。该方法考虑系统三相不平衡约束,基于粒子群算法优化各子微网网际联络线功率值,同时基于各储能系统相关状态决策出各储能出力。经实例验证,所提方法能够满足联络线功率指令要求并有效减少系统三相不平衡度。由于协调控制过程属于并行调节,各子微网共同参与联络线功率调节过程,因此功率协调控制时间较短,可以迅速到达功率指令值;以三相不平衡度作为多微网联络线功率协调控制约束条件,降低系统三相不平衡度,减少配电网变压器设备损耗及电网电能损耗。考虑配网调度情况下的单三相多微网功率协调控制方法降低了光储型微电网的不平衡度和损耗,抑制微电网与大电网间联络线功率波动,减少微电网对电网的不利影响,提高微电网工程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058915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372969.0
申请日:2016-05-30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63 , Y02E40/50 , H02J3/38 , H02J3/006 , H02J3/26 , H02J3/383 , H02J2003/38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单三相多微网的主动并网转离网切换控制方法,该方法针对单相微网接入引起的多微网主动脱离配网时三相电流不平衡的问题,设立单相微网联络线功率调节和三相微网联络线调节两个模块。单相微网联络线功率调节根据三相不平衡度限制单相光伏出力,使多微网离网后保持三相电流平衡。三相微网联络线调节根据联络线功率调节目标调整储能功率,使多微网与配网间的联络线功率调至接近零。本发明简单实用,通过限制光伏出力和协调三相储能系统出力就可以实现对联络线功率的控制。提出了一种基于单三相多微网的主动并网转离网切换策略,解决了单三相多微网主动并网转离网运行时联络线功率不平衡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867161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10116837.1
申请日:2016-02-29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G05B17/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B1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RTDS的风力发电数字物理混合仿真系统及方法。该仿真系统既可实现纯RTDS风力发电系统仿真又可实现数字物理混合RTDS风力发电系统仿真,由纯RTDS风力发电仿真系统和数字物理混合RTDS风力发电系统两部分组成。纯RTDS风力发电仿真系统在RTDS RSCAD软件中实现,包括仿真控制器、风力发电系统主电路数学模型和仿真电网模型。数字物理混合RTDS风力发电仿真系统由RTDS RSCAD软件、接口卡和物理设备构成。本发明可通过多种模式的仿真对风力发电系统进行综合分析,既可在物理平台上对控制策略的性能进行检验和调试,又可实时修正控制参数、控制策略,为实际工程设计提供重要实践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5425895A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510867368.2
申请日:2015-11-30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G05F1/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变步长光伏最大功率跟踪系统及方法。本发明以光伏发电系统为研究对象,针对传统最大功率跟踪方法无法兼顾动态、稳态性能和容易发生误判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型变步长光伏最大功率跟踪系统及方法。本系统由光伏阵列、升压电路、DSP控制器、负载组成,本最大功率跟踪方法是基于电导增量法的新型变步长最大功率跟踪控制方法。经仿真验证,本方法在外界光照强度剧烈变化时,该方法能快速、准确地跟踪系统变化,快速到达新的稳态工作点,具有较好动态响应特性。在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5322550A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申请号:CN201510540027.4
申请日:2015-08-28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 华南理工大学 , 广东智造能源科技研究有限公司
IPC: H02J3/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70/3225 , Y02B70/3266 , Y04S20/222 , Y04S20/2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家居微电网运行的优化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1)对家居电器进行分类;(2)确定系统目标函数、决策变量与相关的约束条件,形成原始全局优化问题;(3)针对可控负荷队列,确定李雅普诺夫函数与李雅普诺夫漂移;(4)依据李雅普诺夫优化方法将原始全局优化问题转化为每个时刻的子问题;(5)获取当下时刻的光伏出力,电价,可控负荷的相关数据;(6)将光伏出力按照一定原则在各类负荷中进行预分配;(7)对当下时刻的子问题进行求解,得到当下时刻的决策变量;(8)更新时间到下一时刻,返回步骤6,直到整个优化时间区间结束。本发明家居微电网运行的优化方法只需要获取当下时刻微电网系统中的各种状态即可得出当下时刻对微电网的调控决策。
-
公开(公告)号:CN105262129A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510700862.X
申请日:2015-10-22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63 , Y02E10/566 , Y02E40/72 , Y02E60/722 , Y02E70/30 , Y04S10/123 , Y04S10/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复合储能微电网的多目标优化系统及方法,该含复合储能微电网的多目标优化系统由微电网中央控制器、储能控制器、光伏控制器和负荷控制器等控制器以及通信网络组成。含复合储能微电网的多目标优化方法针对包含光伏、液流电池和锂电池等储能装置的并网型复合储能微电网,以微电网购电费用和联络线功率波动两者最小为目标建立多目标优化模型。本发明基于二人零和博弈法确定加权系数,并采用线性加权方法将该模型转化为单目标优化问题进行求解。该含复合储能微电网的多目标优化系统可有效实现微电网可再生能源利用最大化、减少联络线功率波动和分布式电源并网运行冲击,提高微电网运行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098783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510606883.5
申请日:2015-09-22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 广东智造能源科技研究有限公司 , 华南理工大学
IPC: H02J3/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串联和并联结构的光储型多微网系统,该光储型多微网系统包括一次系统和二次系统;一次系统包括配电网、多微网母线、至少三个子微网,每个子微网均包括光伏发电系统、储能系统和负荷设备;二次系统为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包括区域型中央控制器和区域型一体化终端;至少三个子微网包括串联型子微网和至少两个并联型子微网;串联型子微网中,光伏发电系统、储能系统和负荷设备通过断路器和接触器与多微网母线相连接,多微网母线通过断路器和接触器与配电网相连接;每个并联型子微网包括子微网母线,其中,光伏发电系统、储能系统和负荷设备通过断路器和接触器与子微网母线相连接;子微网通过断路器和接触器与多微网母线相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5006807A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510353119.1
申请日:2015-06-24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H02H7/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用户侧微电网的继电保护方法。本发明基于电压闭锁过电流保护的控制策略,同时基于一体化微电网中央控制器,针对用户侧微电网并网运行和离网运行两种运行方式,设定不同的动作策略,同时判断通信的稳定性,确保微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本发明所提的方法简便实用,当用户侧微电网在并网运行或离网运行状态下,微电网发生故障时,都能够通过电压闭锁过电流保护控制策略,使故障线路隔离,保证用户侧微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4852403A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510212482.1
申请日:2015-04-29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进行孤岛检测的用户侧微电网系统,其包括:微电网母线、一次系统、二次系统;其中,微电网母线通过接触器和断路器与380V电网相连接;一次系统包括光伏发电系统、储能系统、负荷设备;光伏发电系统和储能系统通过接触器和断路器与微电网母线相连接;负荷设备通过接触器和断路器与光伏发电系统、或储能系统、或电网相连接;二次系统为主控硬件可编程的微电网孤岛检测系统,其包括:中央处理器模块,其接收光伏发电系统和储能系统发送的孤岛报警信号,根据接收的信号触发指令;通信模块,其将光伏发电系统和储能系统发出的孤岛报警信号传输至中央处理器模块并下达通信控制指令;数字量输入模块;数字量输出模块;模拟量输入模块;模拟量输出模块。
-
公开(公告)号:CN104779632A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510153311.6
申请日:2015-03-31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H02J3/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32 , H02J3/38 , H02J2003/38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微电网中不同模式下的储能系统控制方法,该方法根据微电网不同的运行模式对储能系统采用不同的控制策略。微电网并网运行时,电网向微电网提供电压支撑,此时储能系统作为PQ源,采用PQ控制策略;微电网离网运行时,储能系统将作为微电网的主要电源,采用Vf控制策略。为了使系统能够在电网电压不平衡或负荷不平衡时依然保持正常运行,本发明在正负序旋转坐标系下进行系统控制器设计,控制系统为双环控制结构,内环为电流环,外环根据微电网不同的运行模式设计为功率环或电容电压控制环。本发明所提的方法简单实用,该方法使系统能够在电网电压不平衡或负荷不平衡时依然保持正常运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