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304216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2010174103.5
申请日:2020-03-13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低温萌发相关基因OsDJC58及其应用。本发明的OsDJC58基因受低温萌发诱导后表达量增加,敲除之后显著降低水稻低温萌发的萌发率和萌发指数。利用OsDJC58基因构建表达载体、表达盒、转基因细胞系或宿主菌,可有助于了解OsDJC58的作用机制,OsDJC58的克隆为进一步了解水稻低温萌发的遗传调控,抗逆信号传导通路奠定了基础,可用于培育低温萌发转基因水稻品种。本发明还提供了基因OsDJC58的分子标记检测引物和包含该引物的检测试剂盒,可通过检测基因表达量的变化,快速判定目标品种低温防御水平,选育低温萌发新品种。
-
公开(公告)号:CN110583480A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10995181.9
申请日:2019-10-18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A01H1/06 , C12Q1/6895 , C12Q1/686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水稻性细胞基因组变异诱导效率的方法,属于植物育种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水稻种子萌发后,待幼苗长出时移植在营养液中生长,控制其分蘖,只保留少数主茎;待水稻幼穗发育期,选取适宜的水稻主茎幼穗,用酒精棉球消毒幼穗苞叶表面,在幼穗上部位置慢慢注入浓度为0.01%~0.1%的化学诱变剂EMS,待药液从穗顶部中心孔溢出时,停止注射并等待5-10min,再次注入同浓度EMS,操作时不断对幼穗苞叶表面消毒;EMS处理的植株继续在营养液中培养,待水稻幼穗发育结实并收获全部种子,取样萌发后进行基因组测序,根据测序数据计算突变频率。该诱导方法处理水稻性细胞可获得更高的诱导效率,同时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436524B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310238655.8
申请日:2013-06-17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12N15/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批量提取水稻胚乳DNA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从水稻种子中切取胚乳;S2.将胚乳投入PCR板(T1板)孔中;S3.T1板每孔加入碱液,放入PCR仪中进行加热;S4.取出T1板,每孔投入钨合金珠及1×DNA抽提液;S5.将T1板重新置于PCR仪中进行加热;S6.取出T1板,振动;S7.将T1板放入离心机进行离心;S8.取出T1板,将上清液转移至另一PCR板(T3板)中,T3板每孔中预先加入双蒸水;S9.将T3板置于冰箱中保存。该方法快速、操作简单,可实现水稻胚乳DNA的批量提取。
-
公开(公告)号:CN103333886B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310238656.2
申请日:2013-06-17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利用DNA熔解温度分析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的功能标记开发,属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针对传统的水稻Pik基因测序的检测方法,提出一种利用DNA熔解温度分析水稻Pik基因的功能标记。本发明根据水稻等位基因Pik与pik在编码区第2173碱基的C/T变异(Pita为T,pita为C),设计功能标记Pik-C/T。利用该标记进行两轮PCR扩增,第一轮PCR以基因组DNA为模板,利用Pik-C/T-out引物扩增;第二轮PCR以稀释的第一轮PCR扩增产物为模板,利用Pik-C/T-in引物扩增。利用仪器检测第二轮PCR扩增产物DNA熔解温度,通过熔解温度高低区分Pik和pik序列差异,从而判别水稻材料的稻瘟病抗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329798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310230116.X
申请日:2013-06-09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稻空间诱变后代的育种方法,属农业技术领域。本发明针对传统物理化学诱变技术诱变效应不理想、诱变后代育种效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水稻空间诱变育种方法。本发明利用返地式空间飞行器(飞船、返回式卫星、高空气球等)搭载水稻纯系干种子进行诱变,然后利用品质、抗性及分子手段对诱变形成的多个混合群体进行鉴定,筛选出诱变株系应用于育种,提高诱变育种效率。与物理化学诱变技术相比,本发明可在多个诱变混合群体中鉴定突变个体,避免了部分突变的丢失;此外,本发明从品质、抗性方面进行鉴定,避免了仅从肉眼判别的局限性,提高了诱变育种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333887B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310238711.8
申请日:2013-06-17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利用DNA熔解温度分析水稻Pita基因的功能标记开发,属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针对传统的水稻Pita基因凝胶电泳的检测方法,提出一种利用DNA熔解温度分析水稻Pita基因的功能标记。本发明根据水稻等位基因Pita与pita在编码区第918氨基酸的G/T变异(Pita为G,pita为T),设计功能标记Pita-G/T。利用该标记进行两轮PCR扩增,第一轮PCR以基因组DNA为模板,利用Pita-G/T-out引物扩增;第二轮PCR以稀释的第一轮PCR扩增产物为模板,利用Pita-G/T-in引物扩增。利用仪器检测第二轮PCR扩增产物DNA熔解温度,通过熔解温度高低区分Pita和pita序列差异,从而判别水稻材料的稻瘟病抗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329769B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310230125.9
申请日:2013-06-09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A01G16/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空间诱变后代的种植及收获方法,属农业技术领域。本发明针对传统的物理和化学诱变技术先收获诱变1代植株全部种子,然后从中随机选择形成诱变2代群体,导致工作量大、随机性强,且大量突变基因被遗弃的问题,提出一种水稻空间诱变后代种植及收获方法。本发明将经过空间诱变后的全部干种子浸种催芽后播种,利用密植控制分蘖,成熟期只收获稻穗特定部位种子形成诱变2代群体,提高诱变后代处理效率。与目前诱变后代处理技术相比,本发明减少了工作量、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部分突变基因型的遗弃,提高了诱变育种选择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333887A
公开(公告)日:2013-10-02
申请号:CN201310238711.8
申请日:2013-06-17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利用DNA熔解温度分析水稻Pita基因的功能标记开发,属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针对传统的水稻Pita基因凝胶电泳的检测方法,提出一种利用DNA熔解温度分析水稻Pita基因的功能标记。本发明根据水稻等位基因Pita与pita在编码区第918氨基酸的G/T变异(Pita为G,pita为T),设计功能标记Pita-G/T。利用该标记进行两轮PCR扩增,第一轮PCR以基因组DNA为模板,利用Pita-G/T-out引物扩增;第二轮PCR以稀释的第一轮PCR扩增产物为模板,利用Pita-G/T-in引物扩增。利用仪器检测第二轮PCR扩增产物DNA熔解温度,通过熔解温度高低区分Pita和pita序列差异,从而判别水稻材料的稻瘟病抗性。
-
公开(公告)号:CN203279611U
公开(公告)日:2013-11-13
申请号:CN201320155922.0
申请日:2013-03-29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A01H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稻杂交真空去雄装置,包括真空泵、过滤瓶以及去雄器,其中,过滤瓶通过进气管和排气管分别与去雄器和真空泵连接;过滤瓶的口部设有瓶塞;所述过滤瓶内设有将过滤瓶的内部空间分隔为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的过滤元件,所述进气管的一端从瓶塞中伸入瓶内并向下延伸至穿过所述过滤元件与过滤瓶的下部空间连通,所述排气管的一端从瓶塞中伸入瓶内与过滤瓶的上部空间连通。本实用新型的水稻杂交真空去雄装置可防止花药等杂质进入真空泵从而破坏真空泵。
-
公开(公告)号:CN203181608U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320153289.1
申请日:2013-03-29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A01D93/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花药收集装置,包括真空泵、过滤瓶、花药收集瓶以及吸头,其中,花药收集瓶以及过滤瓶的口部设有瓶塞,过滤瓶内设有将过滤瓶的内部空间分隔为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的过滤元件;所述花药收集瓶上设有进气管,该进气管的一头与吸头连接,另一头从花药收集瓶的瓶塞中伸入瓶内;所述过滤瓶上设有排气管,该排气管的一头与真空泵连接,另一头从过滤瓶的瓶塞中伸入瓶内并与过滤瓶的上部空间连通;所述花药收集瓶和过滤瓶之间通过中间气管连接,该中间气管的一头从花药收集瓶的瓶塞中伸入瓶内,另一头从过滤瓶的瓶塞中伸入瓶内并与过滤瓶的下部空间连通。本实用新型具有花药收集方便,且收集过程中不会污染花药样品的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