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皮术后专用裤
    6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3074568U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020995996.5

    申请日:2020-06-03

    Inventor: 王敏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包皮术后专用裤,包括裤腰,所述裤腰的上侧设置有束腰带,所述裤腰的下侧设置有两个裤腿,所述裤腰的最外侧边沿处可拆卸设置有用于将裤腰撑起呈灯笼状的支撑圈结构;所述裤腰的裆部位置可拆卸连接有防污垫,通过支撑圈结构可以对裤腰撑起呈灯笼状,从而对患者包皮手术伤患处形成真空防碰撞保护,拆卸支撑圈结构后便于对专用裤进行折叠存放,防污垫便于进行防污保护,且便于进行拆卸更换。

    新型护士挂表
    6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1860847U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20508916.7

    申请日:2024-03-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新型护士挂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外表面设置有收拉机构,所述外壳的外部均设置有按钮一、按钮二与按钮三,所述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透明显示层,通过设置收拉机构、外壳、按钮一、显示表、按钮二、LED灯、透明显示层、反光层与按钮三等部件,收拉机构能够延长包括外壳内部的所有部件一起延伸,便于护士手动拉出与收纳,按下按钮一能够使显示表开启读秒的状态,按下按钮二能够开启LED灯照亮透明显示层,反光层能够反射LED灯的光线,使其能够便于护士在光线不足的环境下使用,按下按钮三能够进行倒计时,从而便于护士能够精准把握换药时间,三者依次叠加能够便于在黑暗环境下的病房内正常使用。

    一种基于已有引流管道的给药冲洗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1787561U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20290203.8

    申请日:2024-02-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已有引流管道的给药冲洗装置,包括:桥接管,一端与引流管道的末端可拆卸式连接,另一端与外部引流袋连接;分支管,具有连接端和收紧端,连接端与桥接管的侧壁相连通,收紧端呈第一圆台形结构,第一圆台形结构靠近桥接管的一面的直径大于第一圆台形结构远离桥接管的一面的直径;给药冲洗管,具有出液端和进液端,进液端与外部输液器可拆卸式连接,出液端依次穿过收紧端、连接端并伸入桥接管的内部;封口件,可拆卸式设置在收紧端与给药冲洗管的连接处。在需要对病人进行体腔给药冲洗等治疗时,本实用新型的给药冲洗装置利用病人原本已有的体腔引流管道,可避免再次穿刺置管,且遵循无菌原则、密闭性良好、操作方便。

    康复科用转运床
    6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9307176U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120483660.5

    申请日:2021-03-05

    Inventor: 王敏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康复科用转运床。它包括支撑架和床板,所述床板上方设有固定在房顶上的平行轨道,所述支撑架与床板呈可拆卸式连接结构;所述床板头部和尾部分别设有呈左右对称结构的围栏,且两个所述围栏对应于床板的两侧边上设有凹槽;所述平行轨道之间设有与其相匹配、且分别对应于床板头部和尾部的滑动装置,两个所述滑动装置均为左右对称结构,且每个左右对称结构下端均设有与所述凹槽相匹配、且可伸缩的悬吊装置。该转运床在病房与康复治疗室之间沿轨道运转,整个过程中患者无需搬动即可完成治疗,减少了重症患者因搬运而发生二次损伤的几率,减轻患者因聘请搬运护工造成的经济负担。

    透明挂式就诊袋
    6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1326392U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1921481289.8

    申请日:2019-09-06

    Inventor: 王敏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透明挂式就诊袋,包括就诊袋和多功能药物盒,所述就诊袋的外部一侧表面缝接有就诊卡包放置包。本实用新型中,就诊患者在就诊的过程中药品、就诊卡、医保卡,发票放置较为凌乱,需要使用的时候到处找,这时该就诊袋在袋体的一侧设置了,就诊卡放置包、医保卡放置包和发票放置包,可以对有序的将其物品分类保存,并且在盖体一侧安装了防盗钮扣,可以防止带内的贵重物品的丢失,另外就诊袋的侧面设置了信息标签在就诊袋丢失时,可以根据信息标签快速找到就诊人,此就诊袋简单实用,轻便,年轻人,老人都可以使用,袋体采用透明设计,一目了然便于患者取拿物品的不便。

    双晶片微夹钳
    6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761377Y

    公开(公告)日:2006-03-01

    申请号:CN200420057741.5

    申请日:2004-12-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晶片微夹钳,包括两片压电陶瓷双晶片、固定件、驱动电源、形变检测单元、上位机、全桥电路和桥路电源,两片双晶片的一端固定在固定件一端的侧面,另一端悬空,驱动直流电源为双晶片提供驱动电压,双晶片在驱动电压的作用下产生弯曲形变,其输出电压的大小和极性由上位机控制,全桥电路由四片应变片构成,分别粘贴在双晶片的内、外表面,全桥电路的输出与形变检测单元的输入端连接,形变检测单元将检测到的双晶片的弯曲形变信号反馈给上位机。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操作方便,且具有钳夹弯曲形变检测功能,可广泛适用于微操作机器人系统和微机电系统。

    适用于亚毫米级微小物体操作的微装配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2510248Y

    公开(公告)日:2002-09-11

    申请号:CN01252465.4

    申请日:2001-11-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适用于亚毫米级微小物体操作的微装配机器人,由控制主机、微操作机械手、真空微夹、带有摄像头的显微镜构成。微操作机械手由微动平台组合而成,微动平台上设有限位开关和零位开关,并与带有光电编码器的伺服电机连接;机械手控制器由依次相连的多轴运动控制卡、转接板及驱动器组成,多轴运动控制卡与主机连接;真空微夹由压力调节阀、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真空发生器和吸管构成;真空微夹控制器为单片机,它分别与控制主机、压力调节阀及第一、二开关相连。本实用新型可方便、高效地对亚毫米级微小物体进行自动和半自动操作与装配作业,其定位精度可达到1~5μm,三维空间的运动范围可达到50~150mm。本实用新型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可观的社会经济效益。

    一种移动式输液椅带固定带和输液架

    公开(公告)号:CN211383109U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1921471905.1

    申请日:2019-09-05

    Inventor: 王敏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式输液椅带固定带和输液架,包括移动输液椅主体、第三直杆和插销,所述移动输液椅主体左右端设置有护手,所述垫板通过第一心轴与左侧的护手相连接,所述移动输液椅主体后端设置有椅背,且椅背右端设置有第二直杆,所述第三直杆设置在第二直杆内,且第三直杆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二直杆上,所述第三直杆上设置有挂钩,且挂钩设置在凹槽内,所述第三直杆通过第二心轴与第二直杆相连接,且第二心轴首末端均固定在凹槽内侧壁上,所述插销贯穿第三直杆前侧壁,且插销设置在挂钩下方。该移动式输液椅带固定带和输液架,在移动输液椅主体的作用下,解决了一个家长带孩子输液,也可以抱着小孩移动位置,起到节约人力,方便实用。

    一种耐用透明挂式就诊袋
    6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644112U

    公开(公告)日:2019-11-19

    申请号:CN201821564165.1

    申请日:2018-09-21

    Inventor: 王敏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耐用透明挂式就诊袋,包括就诊袋本体和挂绳,所述就诊袋本体的前端面中部通过强力胶粘贴有病历本存放袋,病历本存放袋的下方通过强力胶粘贴有若干个小型存放袋,就诊袋本体的前侧壁和后侧壁靠近顶部边缘处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内部通过强力胶粘贴有硅胶环,就诊袋本体的两侧侧壁上部均开设有通孔,就诊袋本体的内部开设有容腔,容腔的内壁通过强力胶粘贴有内衬层,内衬层由多根钓线相互交错编织而成,挂绳的两端均连接有弹簧夹,弹簧夹包括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通过转轴转动连接,转轴上套接有弹簧,该就诊袋,简单耐用透明设计,一目了然,解决了患者取拿物品的不便问题。

    多用途试管架
    7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488586Y

    公开(公告)日:2002-05-01

    申请号:CN01240184.6

    申请日:2001-05-29

    Inventor: 王敏 郭和平

    Abstract: 多用途试管架,包括盒体(1)及位于盒体(1)上的由向下凹陷的孔构成的试管孔(2),盒体(1)为密闭的腔体,在盒体(1)的腔内填充有聚冷剂(3),盒体(1)可由铝合金制成,也可由聚乙烯类塑料制成,聚冷剂完全冷冻后,可在20℃室温环境下保持0—5℃左右约3小时,既可用于常规实验工作,也可用于低温条件下的实验工作,以代替目前碎冰冰浴方法,具有使用方便,低温效果均衡、稳定,对试管及检测样品影响干扰小,实验成本低廉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