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959402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326593.5
申请日:2022-03-30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耐磨阻燃多主元合金及涂层制备方法。多主元合金质量百分比为:10.0%~25.0%的Ti、15~30%的Ni、15%~30%的Cr、15%~30%的V,此外,还包含0.1%~4.0%的Si。耐磨阻燃多主元合金及涂层采用电火花沉积方法制备,采用熔炼浇铸、粉末冶金及选择性激光烧结制备多主元合金的电极材料制作电火花沉积电极,沉积工艺为电压50~200V、电容30~270uF、频率120~2000Hz、沉积速率1~4cm2/min,采用氩气保护。本发明可获得高硬度、高耐磨性及高阻燃等优异性能于一体的优质涂层,特别适用于高温环境下同时要求阻燃及耐磨的钛合金表面防护。
-
公开(公告)号:CN113441553B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110733657.9
申请日:2021-06-30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B21B19/1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无缝管及其冷轧方法,通过改进两辊冷轧管机装置,采用大减径量、大减壁量和中速轧制,从而实现高精度厚壁小孔无缝管的制备,制得的无缝管内外径尺寸公差小于等于0.04mm、内孔表面粗糙度小于等于0.4μm。本申请提供的冷轧方法,实现了管坯一道次大变形度冷轧加工,减少了轧制道次,缩短了加工工序,降低了材料损耗,提高了厚壁小孔无缝管的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采用本申请的冷轧方法制得的无缝管,内外径尺寸公差小、内孔表面粗糙度小、直线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4214572A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1481888.1
申请日:2021-12-06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于海洋环境用高强韧耐蚀钢及其制备方法,其中高强韧耐蚀钢以质量比计,含有0.06%以下的C、0.06%以下的N、10.0~13.0%的Cr、9.0~12.0%的Ni、0.5~2.5%的Mo、0.8~1.8%的Ti、0.01~0.5%的Al,作为其他元素可加入W替代部分Mo元素,0.01~0.3%的Nb、0.01~1%的Co,以及0.01~0.03%的Zr、0.01~0.10%的RE、0.01~0.1%的Y等微量元素。本发明的高强韧耐蚀钢热处理后抗拉强度在1100~2000MPa可调,具有良好的强韧性匹配,在高湿热海洋环境下耐腐蚀性能优于304奥氏体不锈钢,特别适用于岛礁装备、海上平台、舰船机械等海洋环境装备结构件。
-
公开(公告)号:CN112522748B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2011325895.8
申请日:2020-11-23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管内壁电沉积制备镀层领域,涉及一种管件内壁自动化连续流动电镀装置及方法。装置包含镀槽、多路镀液流量控制器、挂具、机械臂、整流器及显示控制器。首先管状工件经除油、酸洗等前处理过程后装夹在自动化连续流镀装置的挂具上;镀槽中分别装有纯水、活化液、电镀液;通过设定显示控制器程序按照水洗、活化、电镀、水洗工艺流程,控制机械臂、多路镀液流量控制器与电镀电源的协同运行,可根据需求增加上述流程实现多层复合电镀。本发明尤其适用于大长径比管件内壁流动电镀单一或多层复合镀层,通过本发明装置及方法可一次性获得没有锥度的镀层,基体与镀层之间结合优良。
-
公开(公告)号:CN113441553A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110733657.9
申请日:2021-06-30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B21B19/1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无缝管及其冷轧方法,通过改进两辊冷轧管机装置,采用大减径量、大减壁量和中速轧制,从而实现高精度厚壁小孔无缝管的制备,制得的无缝管内外径尺寸公差小于等于0.04mm、内孔表面粗糙度小于等于0.4μm。本申请提供的冷轧方法,实现了管坯一道次大变形度冷轧加工,减少了轧制道次,缩短了加工工序,降低了材料损耗,提高了厚壁小孔无缝管的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采用本申请的冷轧方法制得的无缝管,内外径尺寸公差小、内孔表面粗糙度小、直线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3441551A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110732063.6
申请日:2021-06-30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厚壁的无缝钢管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在棒坯端部沿棒坯长度方向设置定心孔;(2)然后在1100℃~1250℃下加热,单位加热时间为4min/cm~7min/cm;(3)然后通过穿孔机将步骤(2)中的棒坯加工成荒管,其中,咬入角β为2°~4°,轧辊倾斜角为8°~15°,轧辊转速为60r/min~100r/min,孔型椭圆度系数ζ为1.05~1.16,荒管内径D0为20mm~60mm,荒管壁厚δm为10mm~18mm;(4)然后进行热处理得到无缝钢管,所述无缝钢管的壁厚为10mm~18mm。通过本申请提供的制备方法制得的无缝钢管壁厚均匀。
-
公开(公告)号:CN111337174B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010208148.X
申请日:2020-03-23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1L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厚壁圆管内部残余应力的测量方法,涉及残余应力检测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测量圆管外表面残余应力真实值;车削圆管外表面,壁厚剥除h1;对圆管继续进行电解抛光,壁厚进一步剥除h2,形成对圆管进行第1次剥层后的新表面,测量此时新表面的半径值r1;测量新表面残余应力测量值;采用改进的修正公式计算半径r1处的轴向、环向、径向残余应力真实值;重复车削抛光至计算步骤,直至ri=1.2a,ri为对圆管进行第i次剥层后形成的新表面对应的半径值;计算得到圆管内表面轴向和环向残余应力真实值。本发明提供的测量方法简单,结果可靠,重复性好,适用于厚壁圆管内部残余应力的测定。
-
公开(公告)号:CN112095055A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10898914.X
申请日:2020-08-31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22C38/44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46 , C22C38/52 , C22C38/48 , C22C38/06 , C21D1/26 , C21D1/28 , C21D1/18 , C21D8/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温高强低碳马氏体热强钢及其制备方法,其中低碳马氏体热强钢的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为:C:0.10~0.25wt%、Cr:10.0~13.0wt%、Ni:2.0~3.2wt%、Mo:1.50~2.50wt%、Si≤0.60wt%、Mn≤0.60wt%、W:0.4~0.8wt%、V:0.1~0.5wt%、Co:0.3~0.6wt%、Al:0.3~1.0wt%、Nb:0.01~0.2wt%,其余为Fe,其余为Fe,本发明热强钢通过同时析出纳米共格碳化物和金属间化合物实现高温强化,具有优良韧性,可用于航空发动机等特殊工况下某些结构零件,提高其使用寿命和使用温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814447B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1911015836.8
申请日:2019-10-2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放电信号反馈控制的电火花自动沉积装置及方法,属于材料表面工程领域。本发明采用在三维运动平台加装电极损耗自补偿系统,利用电火花放电信号触发电极夹持机构运动动态调节电极与工件表面间距。电极损耗自补偿系统由带有触发功能的示波器,Z1轴和X1轴两个运动轴、驱动器构成。沉积过程中利用示波器实时监测电极和工件间电流和/或电压。当检测到火花放电信号峰的触发预设的电平,示波器向Z1和X1两个运动轴的驱动器同时发出驱动信号,驱动Z1和X1轴同时产生补偿位移,从而实现电极损耗两个方向的自动补偿。本发明提出的装置和方法,可解决电火花沉积过程中的电极消耗自动补偿问题,实现涂层数控自动化连续沉积。
-
公开(公告)号:CN111549298A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2010429396.7
申请日:2020-05-20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22C38/54 , C22C38/50 , C22C38/48 , C22C38/46 , C22C38/44 , C22C38/04 , C22C38/02 , C22C33/04 , C21D8/00 , C21D1/26 , C21D1/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作模具钢及其制备方法,其中热作模具钢的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为:C:0.20~0.32wt%、Si:≤0.5wt%、Mn:≤0.5wt%、Cr:1.5~2.8wt%、Mo:1.5~2.5wt%、W:0.5~1.2wt%、Ni:0.5~1.6wt%、V:0.15~0.7wt%、Nb:0.01~0.1wt%,余量为铁,合金度为5~7%;所述热作模具钢在700℃时的抗拉强度为560~700MPa;所述热作模具钢在700℃下保温3~5h后的室温硬度值为32至38HRC;所述热作模具钢在室温下的延伸率为14%~16%,断面收缩率为48%~65%,室温冲击韧性为52~63J,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及室温塑韧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