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维COFs材料向三维COFs材料转变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79744B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011406208.5

    申请日:2020-12-04

    Inventor: 冯霄 王博 朱宇豪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二维COFs材料向三维COFs材料转变的方法,通过将含有联二炔官能团的AA正向堆积的二维COFs装载在瓷舟中,放入管式炉在惰气气流下加热反应得到三维的宽吸收COFs‑P,本发明技术中的合成方法能够合成多种拓扑结构的晶态二维联二炔基COF,合成方法简单,产率高,且能够利用简单的加热方法实现二维COFs的层间聚合,高达100%转化率的将其转变为三维COFs。转变后的三维COFs能够维持晶态多孔的结构,且层间为共轭连接,因此可见光、近红外区的吸收有明显的提升,光热转换能力有所提升。本发明能够为二维COFs向三维COFs的转变和拓宽COFs在可见光近红外的吸收提供方法;为光敏材料提供新的设计、合成思路及可供选择的材料。

    一种基于环氧功能化共价有机框架共价固定Cyt c的生物催化材料的制备

    公开(公告)号:CN114591941A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210232249.X

    申请日:2022-03-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环氧功能化共价有机框架共价固定Cyt c的生物催化材料的制备,属于生物催化剂技术领域。先将[OH]x%‑TD‑COF、1‑溴‑2,3‑环氧丙烷、碳酸钾以及DMF混合进行反应制备[EP]y%‑TD‑COF,然后将[EP]y%‑TD‑COF和Cyt c加入磷酸盐缓冲溶液中进行反应,得到环氧功能化共价有机框架共价固定Cyt c的生物催化材料本发明所述方法操作简单,而且能够有效改善酶的催化性能,有望成为一种优化酶构象和增强酶活性的普适性方法,在生物传感和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高价态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其制备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196038A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111623894.6

    申请日:2021-12-28

    Inventor: 王博 冯霄 马豆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价态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其制备及应用,属于金属有机框架材料技术领域。所述材料的通式为[(CH3)2NH2][M(TCPB)],属于六方晶系,空间群为P6222,M为铟、钒或铝的三价阳离子,TCPB为1,2,4,5‑四(3‑羧基苯基)苯的四价阴离子;将M元素对应的金属盐和H4TCPB加入有机溶剂中,完全溶解后再加入调节剂酸并混合均匀,之后进行溶剂热合成反应,反应结束后清洗、干燥得到所述材料。本发明所述材料不仅对CO2吸附容量大且对CO2/N2选择性高,而且该材料的制备方法简单以及脱附条件温和,在CO2/N2的分离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基于共熔盐辅助热压构筑晶态多孔材料制备薄层分离膜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770488B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211371836.3

    申请日:2022-11-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共熔盐辅助热压构筑晶态多孔材料制备薄层分离膜的方法,属于膜分离技术领域。先将卤化季铵盐和氢键给体加热搅拌形成共熔盐溶液,再与过渡金属盐、有机配体、有机溶剂充分混合后涂覆在基底膜上,随后进行热压,在基底膜上形成晶态多孔材料;将胺单体、亲水性表面活性剂、吸酸剂以及抗污稳定剂溶于水中得到水相溶液,将有机相单体和添加剂溶于有机溶剂中得到油相溶液;先将水相溶液倒在晶态多孔材料表面,再倒油相溶液,之后进行热交联反应,在晶态多孔材料表面形成聚酰胺分离层,相应地得到薄层分离膜,该方法制备过程简单,工艺条件可控,易于操作,而且制备的分离膜在液体以及气体分离方面均具有优异的性能。

    一种单原子钴ORR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84297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210248852.7

    申请日:2022-03-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原子钴ORR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属于电催化技术领域。所述方法以明胶为碳源,Co(NO3)2·6H2O、Zn(NO3)2·6H2O和2‑甲基咪唑反应生成的双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为钴源,在高温热解过程中锌元素的存在有效抑制了钴元素聚集成钴纳米粒子,最终构建了具有Co‑N‑C结构的单原子催化剂,钴元素单原子化使钴原子得到最大化利用,有效提高了催化剂活性位点的密度和本征活性,使得该催化剂展现了优良的ORR催化性能。所述方法合成步骤简单,原料价格低廉,采用双模板策略成功构建了具有微孔、介孔和大孔的多级孔结构原子级分散的钴电催化剂,有效优化了孔道结构,提高比表面积,改善了传质性能。

    一种单原子铁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35563B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111529272.7

    申请日:2021-12-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原子铁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电催化技术领域。所述催化剂由PQD‑Fe和氧端MXene组成,PQD‑Fe中Fe中心原子的配位构型为FeN3O,PQD‑Fe中的Fe与氧端MXene的氧通过共价键连接,使PQD‑Fe负载在氧端MXene上;所述催化剂中,氧端MXene、PQD和Fe原子的质量比为1:(1~2):(0.04~0.1)。将氧端MXene均匀分散于水中,然后加入PQD‑Fe分散液混匀,超声处理得到所述催化剂。所述催化剂通过在Fe活性中心引入轴向Fe‑O‑M桥接键,诱导Fe中心原子的低自旋态向高自旋态转变,增强其对氧气分子的吸附力,从而提高其氧还原反应的催化活性。

    一种单原子钴ORR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84297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248852.7

    申请日:2022-03-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原子钴ORR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属于电催化技术领域。所述方法以明胶为碳源,Co(NO3)2·6H2O、Zn(NO3)2·6H2O和2‑甲基咪唑反应生成的双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为钴源,在高温热解过程中锌元素的存在有效抑制了钴元素聚集成钴纳米粒子,最终构建了具有Co‑N‑C结构的单原子催化剂,钴元素单原子化使钴原子得到最大化利用,有效提高了催化剂活性位点的密度和本征活性,使得该催化剂展现了优良的ORR催化性能。所述方法合成步骤简单,原料价格低廉,采用双模板策略成功构建了具有微孔、介孔和大孔的多级孔结构原子级分散的钴电催化剂,有效优化了孔道结构,提高比表面积,改善了传质性能。

    一种电聚合制备自支撑ILs@CMP薄膜用于提高CO2/CH4分离性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755733B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011401566.7

    申请日:2020-12-04

    Inventor: 冯霄 王博 张蒙茜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聚合制备自支撑ILs@CMP薄膜用于提高CO2/CH4分离性能的方法,属于气体膜分离技术领域;所述方法为利用电聚合成膜的方法将离子液体(ILs)原位封装在共轭微孔聚合物薄膜中来克服支撑离子液体膜长循环稳定性差和聚离子液体膜气体渗透性低等问题;通过将离子液体限域在共轭微孔聚合物(CMP)的孔道内,提升了膜材料的长循环稳定性,保证在长时间工作条件下离子液体不会由于气流量大而溢出;同时通过引入对CO2分子具有较强亲和能力的离子液体显著提升了CO2在膜中的扩散系数和渗透通量,提高了CO2/CH4混合气体的分离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