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温液相法选择性回收废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中锂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70952B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1810265723.2

    申请日:2018-03-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相法回收废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中锂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向废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中加入浸出剂,进行液相浸出,得到浆料;(2)将步骤(1)所述浆料固液分离得到富锂溶液与磷酸铁渣。本发明提供的低温液相法选择性回收废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中锂的方法可以对废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中的锂选择性提取,而不同步提取其中的磷与铁,锂的选择性在98%以上,锂的浸出率在95%以上,以得到的富锂溶液制得的碳酸锂产品纯度大于98.5%;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过程简单,成本低廉,清洁环保,无废水及废气排放。

    一种自吸式搅拌反应器
    6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998943A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810019315.9

    申请日:2018-01-0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搅拌反应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自吸式搅拌反应器。所述自吸式搅拌反应器包括筒体和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轴和搅拌桨,搅拌轴内设有空心腔,搅拌轴的顶部设有多个进气孔,底部设有多个微孔;搅拌桨均布于搅拌轴上,搅拌桨包括多片桨叶;背对桨叶旋转方向的一侧设有布气管,布气管均与空心腔连通。本发明通过将布气管设置于背对桨叶旋转方向的一侧,在搅拌桨运转过程中,强化桨叶后区的压降,使得搅拌桨的吸气能力增强;在搅拌轴的底部设有多个微孔,使得在搅拌轴底部实现气液预混,气体实现微细化,强化了传质作用;当气体进入液相后,通过搅拌桨的搅拌,微细化程度进一步增强,从而极大地强化了气体在液相中的溶解传质作用。

    一种以碳素铬铁为原料生产三氧化二铬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366723A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410415904.0

    申请日:2014-08-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碳素铬铁为原料生产三氧化二铬的方法,是从本质上区别现有氧化铬生产制备技术的新方法。该方法采用杂质含量少的碳素铬铁为原料经硫酸铵焙烧,铬、铁转化为其相应的易溶于水的硫酸金属铵盐,而后将焙烧产物进行浸出得到铬、铁铵盐溶液,运用铵盐高效除铁技术,实现溶液中铬和铁的高效分离,分离后得到的硫酸铬铵液经沉铬-洗涤-煅烧过程获得氧化铬产品,沉淀铬后的硫酸铵溶液经蒸发结晶制备硫酸铵固体,将得到的硫酸铵固体返回焙烧过程重新使用。同时蒸发母液用于浸出下一批熟料。本发明工艺流程简单,铬、铁的利用率可分别达到90%以上、95%以上,其应用将三氧化二铬的制备提供一种经济环保的方法。

    一种拜耳法循环碱液中钠铝分离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36424B

    公开(公告)日:2013-10-16

    申请号:CN201010233127.X

    申请日:2010-07-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反应萃取技术分离拜耳法循环碱液中钠和铝,从而获得几乎不含铝的较高浓度氢氧化钠碱液的方法。是用溶解于脂肪醇、烷烃或脂肪醇和烷烃混合物的、酚羟基邻位被叔丁基取代、其它间位或对位被烷氧基、羟烷基或烷基取代的烷基酚为萃取剂,将拜耳法循环碱液中的部分钠经反应萃取转移至油相,并用低浓度的反萃稀释液将油相负载的钠转移至水相而获得高浓度氢氧化钠碱液的过程。反萃后实现萃取剂的再生循环,提钠后的萃余液可进一步分解得氢氧化铝。该过程的萃取反萃过程可操作在拜耳法循环碱液浓度区间。本发明的应用,可为我国中低品位铝土矿资源高效开发利用、以及我国目前堆存的2亿吨赤泥资源化利用提供高分子比碱液来源。

    一种氧化铝厂赤泥的深度脱碱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03941A

    公开(公告)日:2012-01-04

    申请号:CN201110270687.7

    申请日:2011-0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氧化铝厂固体废弃物即赤泥的深度脱碱方法。在250℃左右温度下,采用蒸发到一定浓度的种分液添加氧化钙深度处理赤泥,通过改变赤泥的物相,实现赤泥中氧化钠的高效回收利用。反应后过滤分离所得滤液返回至铝土矿溶出工段。该方法便于与现有拜耳法流程衔接,处理后终渣中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可降至1%左右,过程中没有低浓度碱液产生,不仅大大消除了赤泥的环境风险,还可以将赤泥大规模地用于建材原料,且能耗低,真正实现了废物资源化和环境友好化。

    一种砂状氧化铝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07730B

    公开(公告)日:2011-09-07

    申请号:CN200810115130.4

    申请日:2008-06-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砂状氧化铝的制备方法,包括:按甲醇与水的体积比为1∶0.1-1∶1来配制甲醇与水的混合溶剂;按照氧化钠与氧化铝的摩尔比为1.3-2.0称料溶解于水中,配制得含有氧化钠浓度80-230g/L、氧化铝浓度70-240g/L、分子比1.3-2.0的铝酸钠溶液;将甲醇与水的混合溶剂往铝酸钠溶液中滴加,且该滴加过程置于密闭的、30-75℃的恒温水浴中进行,搅拌反应3-24小时后得到析出氢氧化铝的悬浮液;对反应后的悬浮液进行液固分离,得到的固相采用70-100℃的热水洗涤至少一次,并于80-100℃干燥,得到氢氧化铝产品;氢氧化铝经焙烧即得到砂状氧化铝。采用本发明方法,反应时间较传统种子分解方法大大缩短,还不需添加氢氧化铝晶种,分解率能提高20%以上,分解母液循环效率大大提高;产品粒度-45μm<12%。

    一种砂状氧化铝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07730A

    公开(公告)日:2009-12-23

    申请号:CN200810115130.4

    申请日:2008-06-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砂状氧化铝的制备方法,包括:按甲醇与水的体积比为1∶0.1-1∶1来配制甲醇与水的混合溶剂;按照氧化钠与氧化铝的摩尔比为1.3-2.0称料溶解于水中,配制得含有氧化钠浓度80-230g/L、氧化铝浓度70-240g/L、分子比1.3-2.0的铝酸钠溶液;将甲醇与水的混合溶剂往铝酸钠溶液中滴加,且该滴加过程置于密闭的、30-75℃的恒温水浴中进行,搅拌反应3-24小时后得到析出氢氧化铝的悬浮液;对反应后的悬浮液进行液固分离,得到的固相采用70-100℃的热水洗涤至少一次,并于80-100℃干燥,得到氢氧化铝产品;氢氧化铝经焙烧即得到砂状氧化铝。采用本发明方法,反应时间较传统种子分解方法大大缩短,还不需添加氢氧化铝晶种,分解率能提高20%以上,分解母液循环效率大大提高;产品粒度-45μm<12%。

    一种从精制磷酸制备磷酸铁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09764B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111651849.1

    申请日:2021-12-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从精制磷酸制备磷酸铁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混合硫酸亚铁溶液、氧化剂和精制磷酸,得到沉淀前液;(2)所述沉淀前液经升温并保温沉淀,得到含磷酸铁沉淀的料浆;(3)所述料浆经固液分离,得到磷酸铁。所述方法形成了一条基于磷酸、而非磷酸一氨的磷酸铁制备方法,可避免传统磷酸铁制备过程中存在的大量低浓度硫酸铵废水产生的问题,为磷酸铁的制备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应用前景广阔。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