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反向自锁举升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02774781B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210262575.1

    申请日:2012-07-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式反向自锁举升平台。该平台包括:传动机构、举升机构和平台框架。所述平台框架包括上平台和下平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直流电机、涡轮减速器、四套驱动件立柱、驱动件安装板、两套同步轮主动轮、两套同步带、两套同步轮从动轮、两套滚珠丝杠、两套滚珠丝杠滑块、两套滚珠丝杠滑块安装座、四套直线导轨滑鞍和四套直线导轨;所述举升机构包括四套举升叉架组合。由于本发明的传动机构中采用了涡轮减速器,使得该举升平台能够反向自锁,确保上平台的可靠锁死;所述四套举升叉架组合由同一电机驱动,动作完全一致,因此该平台能够实现平稳举升;所述直流电机配置有位置传感器,因此能够准确控制该平台的举升高度。

    一种面向微创心血管介入手术的训练场景模拟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463965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785434.7

    申请日:2014-12-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T17/00 G06T1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心血管微创介入手术的训练场景模拟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医学信息数据存储系统,其用于存储人体原始医学影像信息和操作记录信息;医学影像处理与分析应用系统,其用于读取某个选定病例的影像序列,对读入影像序列进行预处理、图像分割和特征提取,将处理后的影像序列输出给医学可视化应用系统;医学可视化应用系统,其用于在医学影像处理与分析应用系统所处理的影像信息的基础上,利用体绘制算法,对这些信息进行三维重建,从而得到病例术区的血管立体模型,为模拟手术训练提供操作对象,使操作者能够获得手术器械的实时位置信息以及手术器械与血管之间的相对位置。

    一种新型坐卧式下肢康复机器人下肢关节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2743838B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1210243574.2

    申请日:2012-07-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坐卧式下肢康复机器人下肢关节机构。该机构包括:髋、膝、踝3个关节机构,以及大腿、小腿和踝高3个连杆机构。髋、膝、踝3个关节机构采用不同的曲柄滑块机构便于分别进行优化。各个关节机构均采用旋转螺母式滚珠丝杠实现曲柄滑块机构的移动副;各个关节机构均配置拉压力传感器,可间接测量对应关节扭矩;各个关节均配置直流电机,可单独驱动对应关节机构,该直流电机均配置了位置传感器。各个关节机构有确定的旋转中心,大腿、小腿和踝高3个连杆机构长度均可调整,因此所述下肢机构可以和人体下肢保持很好的一致性。

    一种基于带夹持的血管介入手术导管或导丝操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083783B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310058042.6

    申请日:2013-02-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带夹持的血管介入手术导管或导丝操纵装置,包括:主指组件、副指组件、驱动组件和导管或导丝导向组件。主指组件中皮带运动可实现导管或导丝推进或者后退,主指组件和副指组件通过组合运动可实现导管或导丝正向旋转和反向旋转,装卡导管或导丝时,副指组件可用手沿着远离主指组件方向直接移动,松手后,通过内部弹簧拉力作用,副指组件返回。驱动组件是实现主指组件和副指组件运动的运动驱动。导管或导丝导向组件用来实现导管或导丝导向和Y阀的快速安装;本发明能够实现导管或导丝的推进和旋转,降低了医生工作量,减少了医生在辐射环境中的工作时间,并提高了导管或导丝在血管中的运动精度。

    一种坐卧式个性化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02743270A

    公开(公告)日:2012-10-24

    申请号:CN201210265145.5

    申请日:2012-07-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坐卧式个性化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该机器人包括:腿部机构、中间座椅机构和人机界面。所述腿部机构包括电控箱、腿部机构基座、腿部机构机械臂和扶手;所述中间座椅机构包括座椅、座椅升降机构、座椅推送机构、座椅角度调整机构。该机器人腿部机构机械臂的大小腿长度可调,座椅宽度可调,座椅高度可调,这些功能便于适应不同体型的患者需要,并为患者提供一个合适的训练姿态。所述腿部机构各关节均配置驱动电机、拉压力传感器、位置传感器,便于为患者提供多种训练轨迹,并为被动训练、主动训练和助力训练多种训练方式提供硬件支持。在训练过程中腿部机构各关节的拉压力传感器可以提供关节力监测,避免意外情况的发生。

    气管插管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54551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211222017.2

    申请日:2022-10-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气管插管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气管插管机器人包括:支座和第一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支座移动;转动组件,可转动地安装在支座上,且转动组件的转动轴线沿支座的移动轨迹延伸;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转动组件转动;卷轴,可转动地安装在转动组件上;第三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卷轴转动;导管,一端与转动组件连接,且导管的外侧用于套装插管;内窥镜,安装于导管远离转动组件的一端;柔性绳,一端与导管安装有内窥镜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从导管内穿行并缠绕在卷轴上。通过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及第三驱动机构的动作配合,使得导管能够行进、弯曲和旋转,从而能够达到调整导管行进方向的效果。

    鼻气管插管柔性机器人
    7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504081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336434.4

    申请日:2023-10-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手术机器人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鼻气管插管柔性机器人,包括:直线推送机构、驱动机构、连接机构、导管机构和气管插管;驱动机构与直线推送机构连接,直线推送机构用于带动驱动机构直线运动;连接机构与驱动机构可拆卸连接,驱动机构用于带动连接机构转动;导管机构与连接机构可拆卸连接,连接机构用于带动导管机构旋转或弯曲;气管插管与导管机构可拆卸连接。上述的鼻气管插管柔性机器人,实现了气管插管的推送、弯曲以及旋转运动,能够引导经鼻气管插管到达声门到达气管,且气管插管的末端形状可控,降低了气管插管的难度,使得普通人也可以在柔性机器人的辅助下完成经鼻气管插管。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