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218417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611153885.4
申请日:2016-12-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价态离子掺杂的LuAG:Ce,Me闪烁陶瓷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闪烁陶瓷的组成通式为(Lu1‑x‑yCexMey)3Al5O12,所述Me为Ca2+、Ba2+、Zn2+、Li+、Na+离子中的一种,或Ca2+、Ba2+、Zn2+、Li+、Mg2+、Na+离子中的至少两种,其中0 <x≤0.05,0 <y≤0.1。本制备方法具有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等优点,制备出的低价态离子掺杂的LuAG:Ce,Me闪烁陶瓷在紫外或可见光或X‑射线或γ‑射线激发下具有较强的光发射,其受激发射波长能够与光电探测器的敏感区匹配,在高能射线探测领域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07324805A
公开(公告)日:2017-11-07
申请号:CN201610284552.9
申请日:2016-04-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IPC: C04B35/50 , C04B35/6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4B35/50 , C04B35/62605 , C04B2235/3217 , C04B2235/3224 , C04B2235/328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组分石榴石基激光透明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多组分石榴石基激光透明陶瓷材料的化学式为RE:Lu3-3xGd3xAl5O12,其中0<x<1,优选为0<x<0.3,所述RE为Nd3+、Yb3+、Er3+、Tm3+、Pr3+、Ho3+中的至少一种,所述RE的掺杂浓度为0~10at.%,优选1~5at.%。本发明的工艺过程简单、容易控制,制备周期短。可以实现大尺寸样品的制备,且形状容易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3570355A
公开(公告)日:2014-02-12
申请号:CN201210249353.6
申请日:2012-07-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IPC: C04B35/622 , C04B35/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氟化铈闪烁陶瓷的热压烧结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氟化铈闪烁陶瓷,所述方法包括预压工序:在规定压力下对置于热压模具中的高纯CeF3粉体进行预压,所述高纯CeF3粉体的纯度为99%以上;升温工序:卸去预压压力后,抽真空使真空度达到
-
公开(公告)号:CN102173759B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010619224.2
申请日:2010-12-3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IPC: C04B35/117 , C04B35/115 , C04B35/50 , C04B35/6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YAG透明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商业固相α-Al2O3或γ-Al2O3和液相Y(NO3)3为原料,借助溶液对Al2O3粉体的润湿作用和硝酸盐的分解,得到Al2O3和Y2O3的均匀混合粉体。然后将粉体成形,真空烧结和退火,可得到YAG透明陶瓷。与传统的制备方法相比,本发明具有易实现原料均匀混合,工艺简单,耗时短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584188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110457162.4
申请日:2011-12-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IPC: C04B35/16 , C04B35/50 , C04B35/622 , C04B35/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真空烧结工艺制备硅酸镥非对称体系半透明陶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LSO相的获得可以通过固相法或液相法来获得,也可以是商业的LSO粉体。采用固相法制备LSO陶瓷时,既可以先对混合后的粉体进行煅烧处理获得LSO相,然后再进行成型和真空烧结;也可以直接对混合后的氧化物进行成型,之后真空下烧结时在LSO的成相温度长时间保温使其充分的转化成LSO相,最后再升温至最终的烧结温度,真空烧结温度为1700~1820℃,保温时间5-10h。和目前制备非对称体系的常用的热压或热等静压制备相比,真空烧结技术对设备的要求相对较低,操作简便、更适合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2249652A
公开(公告)日:2011-11-23
申请号:CN201110121623.0
申请日:2011-04-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IPC: C04B35/14 , C04B35/80 , C04B35/6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具有微波吸收的功能的纤维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引入连续二氧化硅纤维(SiO2f)作为力学性能增强体和电磁波吸收介质,基体材料为SiO2材料或含有吸波剂的SiO2材料。连续SiO2f的含量为10-40wt%,连续SiO2f的直径为4-15μm。在制备过程中使用聚四氟乙烯或有机硅树脂作为纤维偶联剂,使用PVA或者PVB作为粘结剂。采用传统浸渍缠绕的方法制备复合坯体,并采用热压烧结的方法成型烧结。本发明制备的SiO2f/SiO2复合材料具有结构功能一体化特征,制备的纤维复合材料相比于纯熔融SiO2块体在8-12GHz频段其对微波的屏衰减损耗由-4dB降到-35dB,回波损耗保持不变,保持反射不变而屏蔽效果增加,适合作为吸波材料基体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211942A
公开(公告)日:2011-10-12
申请号:CN201010144964.5
申请日:2010-04-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IPC: C04B35/622 , C04B35/44 , C04B35/505 , C04B35/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透光性高浓度铒钇铝石榴石(Er:YAG)透明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Er的掺杂浓度为30~90at.%。其制备方法分为两个过程:①按照所需的掺杂浓度称量氧化铒粉体,氧化钇粉体和氧化铝粉体,与无水乙醇、氧化铝磨球和烧结助剂正硅酸己酯进行球磨混和,将制得的浆料干燥过筛后煅烧去除有机残余物,然后经过干压成型,再经过冷等静压得到素坯;②素坯真空烧结:烧结温度为1700~1850℃,保温时间为2h~50h,烧结得到的透明陶瓷,在可见和红外波段3mm以上厚度的材料的直线光透过率可大于82%,与Er:YAG单晶相当。本发明具有原料来源广泛,工艺简单,便于控制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060539A
公开(公告)日:2011-05-18
申请号:CN200910198810.1
申请日:2009-11-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IPC: C04B35/622 , C04B35/44 , C04B35/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注浆成型制备钇铝石榴石(YAG)基透明陶瓷的方法。具体工艺步骤包括:将氧化物陶瓷粉体、烧结助剂、非水溶剂和分散剂球磨混合,加入粘结剂、增塑剂和消泡剂,球磨混合制备非水基浆料,其中浆料由下列质量百分比组成:氧化物陶瓷粉体40~70%,烧结助剂0.01~1%,分散剂0.005~2.5%,粘结剂0.01~5%,增塑剂0.01~3%,消泡剂0.005~0.5%,其余量为非水溶剂;将浆料注浆成型制备陶瓷块体,采用两步干燥法制备陶瓷素坯,然后真空烧结制备透明陶瓷。本发明采用注浆成型,特别适合用于制备形状复杂、大尺寸和复合结构的陶瓷样品,大大拓宽了透明陶瓷的制备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01609244A
公开(公告)日:2009-12-23
申请号:CN200910055170.9
申请日:2009-07-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IPC: G02F1/35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光限幅特性的有序介孔碳/玻璃复合材料和制备方法,属于功能复合材料领域。发明目的是针对目前激光防护材料的局限,开发一种便于携带的新型固态非线性光限幅材料。主要特征是将有序介孔碳添加到透明的玻璃基体中,利用有序介孔碳独特的光限幅性能,以及在玻璃基体中易于分散的特性,制备出耐高温和环境适应性强的非线性光限幅材料。本方法提供的固态材料具有光限幅性能且对可见光有很高的透过率,在激光防护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同时具有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0378034C
公开(公告)日:2008-04-02
申请号:CN200510111364.8
申请日:2005-12-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IPC: C04B35/52 , C04B35/185 , C04B35/6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莫来石前驱体原位包覆碳纳米管的复合粉体的制备方法。主要特征是将表面处理后的碳纳米管置于原料水溶液中,原位合成碳纳米管-碳酸铝铵-二氧化硅溶胶复合粉体,通过洗涤、干燥、过筛和煅烧,获得莫来石前驱体包裹碳纳米管复合粉体。所得材料的结构特征是莫来石前驱体在碳纳米管的管壁上,在优化条件下,可实现前驱体对碳纳米管的全包覆。通过控制溶液浓度可以得到不同配比的碳纳米管-莫来石复合粉体。本方法以原位包覆合成方法实现了莫来石前驱体与碳纳米管的紧密结合,是制备碳纳米管/莫来石复合材料的有效途径。该复合材料是制备碳纳米管-莫来石复合材料优良的前驱体,也可以用作其它材料的增强体,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