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区域自动控制均压防灭火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306701A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310156831.3

    申请日:2013-04-28

    Inventor: 朱红青 谭波 李峰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区域自动控制均压防灭火系统,所述主控设备用于将均压区域的漏风通道两端气压和风窗两侧的压力差的信号上传给上位工控机,以及根据所述上位工控机发送的均压调节的控制命令发送调节电流频率的命令以及调节风窗的命令;所述上位工控机用于根据漏风通道两端气压和风窗两侧的压力差的信号确计算向所述主控设备发送均压调节的控制命令;所述第一变频器用于根据调节电流频率的命令调整风机的转速和出口风压;所述第二变频器用于根据调节风窗的命令控制所述步进电机调整风窗的打开面积。本发明能够自动控制并调节风机转数和调节风窗过风口面积,使均压区域始终保持压力平衡,解决精确度和及时性较差、容易造成均压区域不均压的问题。

    一种矿井通风均压防灭火系统实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7637393U

    公开(公告)日:2018-07-20

    申请号:CN201720497913.8

    申请日:2017-05-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矿井通风均压防灭火系统实验装置,其特征主要在于一套装置可以自动监测风压差,并作出判断,采取措施自动调节风压,即能够在无人职守情况下自动完成设定均压区域的监测与调节。其可以实现均压区域的监测和记录,通过电脑程序分析,分析判断当前风压情况并采取措施,将信号传输给风机风窗控制系统来进行自动调节,实现减少向外部采空区漏风的目的。该自动均压控制系统包括3套试验系统,其主要由压力传感器、模拟量输入模块、信号转换模块、力控组态软件、模拟量输出模块、变频器和开关量模块和通风设施模块组成。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矿井通风均压防灭火系统实验装置,通过电脑程序软件监测风压和计算所需调节风压,从而实现了自动化实时监测与风压调节。

    大区域自动控制均压防灭火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3257450U

    公开(公告)日:2013-10-30

    申请号:CN201320229973.3

    申请日:2013-04-28

    Inventor: 朱红青 谭波 李峰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区域自动控制均压防灭火系统,每个主控设备的信号输入端均与压力及压差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每个主控设备的第一控制信号输出端与第一变频器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第一变频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风机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每个主控设备的第二控制信号输出端与第二变频器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第二变频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步进电机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步进电机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风窗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每个主控设备均通过CAN总线与上位工控机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自动控制并调节风机转数和调节风窗过风口面积,使均压区域始终保持压力平衡,解决精确度和及时性较差、容易造成均压区域不均压的问题。

    智能化应急结构及应急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7601995U

    公开(公告)日:2018-07-10

    申请号:CN201721838258.4

    申请日:2017-12-25

    Inventor: 谭波 张飞超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化应急结构及应急系统,涉及房屋建筑技术领域。该智能化应急结构包括:宿舍房、智能锁、中控室和应急通道;所述宿舍房对应于所述应急通道的一面开设有宿舍门,所述宿舍房对应于所述宿舍门开设有防盗窗;所述智能锁设置于所述防盗窗上,所述中控室控制所述智能锁开启或关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化应急结构中所述宿舍房对应于所述宿舍门开设有防盗窗,所述智能锁设置于所述防盗窗上。通过中控室内控制所述智能锁开启或关闭,从而打开所述防盗窗开或闭。防盗窗、宿舍门和应急通道形成多个疏散通道,多个疏散通道便于快速解决疏散拥挤问题。具有疏散速度快和安全性能高等优点。(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针对冲击破碎效应对煤体产生CO进行测试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7600914U

    公开(公告)日:2018-07-10

    申请号:CN201721792449.1

    申请日:2017-12-20

    Inventor: 谭波 张飞超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针对冲击破碎效应对煤体产生CO进行测试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加压旋转系统、进出气系统、多组分气体测量系统和温湿度控制预测量系统,加压旋转系统包括冲击部件、伸缩旋转杆和液压控制器;冲击部件连接至伸缩旋转杆,该伸缩旋转杆与所述液压控制器控制连接;进出气系统包括进气口、出气口和氮气瓶;进气口设置于所述煤样室的外侧,并依此连接有流量计、控制阀和氮气瓶;多组分气体测量系统包括色谱分析仪,该色谱分析仪与所述进出气系统的出气口连通;温湿度控制预测量系统包括雾化喷头、进水口、水箱和温度控制仪。上述装置能分析不同条件下冲击破碎效应对煤体产生CO的不同作用,提高煤自燃早期预报的准确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模拟煤自燃时巷道烟气成分变化及运移规律实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4495537U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420598090.4

    申请日:2014-10-16

    Inventor: 谭波 张振 刘丹龙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拟煤自燃时巷道烟气成分变化及运移规律的实验系统。该实验系统包括:煤样加热部,用于给其加热棒通电后给煤样罐内煤样加热升温,产生该实验系统模拟煤自燃时的烟气;模拟巷道部,包括与煤样罐连接的巷道主体模型和设置于巷道主体模型上的多个圆形探测孔;气体成分测量部,用于测定所述烟气的成分,包括气体收集器及与气体收集器连接的气相色谱分析仪;温度传感器;胶皮管及与其连接的U型压差计,用于测量所述烟气的压力变化情况;及用于观察所述烟气运移规律的视窗。该系统减小了设备的体积和重量,降低了制作成本和操作难度,能设置多种模拟条件,提高了实验系统的灵活性与稳定性。

    煤矿井下脉冲水力割缝-压裂一体化增透抽采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4754895U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20104399.8

    申请日:2015-02-12

    Inventor: 朱红青 李峰 谭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煤矿井下脉冲水力割缝-压裂一体化增透抽采装置,包括脉冲水压发生系统,所述脉冲水压发生系统通过水管与钻杆或注水管连接。脉冲水压发生系统包括水箱,水箱的出水口通过水管依次与注水泵、保压容器、电磁阀连接,电磁阀的出水口通过水管与钻杆或注水管连接,注水泵、保压容器、电磁阀分别通过数据线与控制台连接。将脉冲水力割缝技术和脉冲水力压裂技术一体化,能使煤体有效卸压,增加煤层透气性,有效抽采煤层瓦斯。

    一种救援探测球及探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8737016U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821585167.9

    申请日:2018-09-27

    Abstract: 一种救援探测球及探测系统,属于应急救援领域。救援探测球包括壳体、探测器、电池。其中,壳体具有相互连接的第一壳壁和第二壳壁,第一壳壁和第二壳壁相对布置,第二壳壁的外表面为球面结构,壳体的容置腔包括由第一壳壁限定的第一壳腔、由第二壳壁限定的第二壳腔。探测器被保持在容置腔的第一壳腔内,探测器被配置来对待探测区域的进行监测以获得期望信息。电池被保持在容置腔的第二壳腔内,电池被配置来与探测器电连接,并向探测器供电。救援探测球的重心位于第二壳腔内。实用新型示例中的救援探测球能够以相对稳定的姿态被置于待救援区域,从而可以获得稳定的探测数据,以便救援人员能够正常、有序、高效地开展救援工作。(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火源探测与报警装置
    6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722273U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20484866.9

    申请日:2016-05-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火源探测与报警装置,包括:感温电缆,铺设于井下的采空区,其内包括两条导线,两条导线在所处的温度达到预定温度时相连接,从而使感温电缆短路;报警器,与感温电缆相连接,用于在感温电缆短路时,发出警报信号;多路脉冲发射接收器,用于至少在感温电缆所在的区域范围内发射和接收脉冲信号;位置分析仪,与多路脉冲发射接收器连接,用于根据计算公式及感温电缆的布置方式计算出火源位置;显示屏,用于显示位置分析仪分析得到的火源位置及报警器产生的报警信号。本实用新型实现了采空区火源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火源位置预告的准确性,及时发出警报,同时,能够减少火灾探测中的人工操作,减少事故发生率,提高工作效率。

    一种注氮装置
    7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201586U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320229228.9

    申请日:2013-04-28

    Inventor: 朱红青 李峰 谭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注氮装置,属于矿山安全防灭火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注氮点不连续、注氮量大以及材料浪费导致成本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注氮装置,包括注氮管、减速机和波纹管,所述减速机固定在采煤机端头支架的底座,组成所述注氮管的最前端的一根圆管的端头与所述减速机空心双轴的第一端通过卡盘相连,所述减速机空心双轴的第二端与所述波纹管的第一端相连,所述波纹管的第二端与氮气源相连,所述波纹管装设在采煤机的导轨上。该注氮装置使得注氮点始终保持在采空区最佳的位置,注氮点在空间上连续,注氮效果好,并且避免了将注氮管丢弃在采空区内导致材料不能回收造成浪费的问题,并且可移动性强,从而降低了投入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