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岩瓦斯复合动力灾害先抽采后卸压一体钻孔实施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00493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151370.3

    申请日:2025-02-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煤岩瓦斯复合灾害防治领域,具体说是一种煤岩瓦斯复合动力灾害先抽采后卸压一体钻孔实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判别复合灾害危险区域;在需要进行瓦斯抽采以及冲击地压灾害防治的煤层施行顺层钻孔;钻头施工至设计深度后退回;对封孔段进行管外及管内注浆;连接瓦斯抽放泵进行瓦斯抽采;瓦斯抽采完成后将钻孔封孔段抽出,由瓦斯抽采钻孔变为卸压钻孔。本发明所施工的钻孔通过分区实现“一孔多用”,对瓦斯与冲击地压灾害共同进行防治。

    防范煤矿巷道围岩冲击地压的结构调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27688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0505184.0

    申请日:2024-04-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范煤矿巷道围岩冲击地压的结构调控方法,涉及煤矿开采技术领域,包括:根据设计巷道宽度、设计巷道与多层坚硬岩层的间距、人造保护层开采底板卸压角度确定整体人造保护层的跨度;根据设计巷道顶部坚硬岩层的层数确定人造保护层的层数;根据每层人造保护层岩层的单轴抗压强度、所受上覆载荷以及对应岩层的厚度计算每一层人造保护层的跨度;根据所述整体人造保护层的跨度、所述人造保护层的层数、所述每一层人造保护层的跨度进行每一层人造保护层的布置和施工以转移巷道围岩高应力,避免重新压实风险。本发明通过多层次、小跨度人工保护层的联合作用改变煤岩结构,达到转移高应力的作用,能有效解决巷道围岩应力集中的问题。

    一种矿井多维度融合的智能监测预警系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93187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568359.9

    申请日:2024-11-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煤矿动力灾害监测预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矿井多维度融合的智能监测预警系统方法,该系统是原始数据采集模块、开采条件分析、数据传输模块、数据前期预处理、专家分析论证、最佳参数圈定、基础理论计算、数值模拟分析、实验室验证、机器学习及神经网络优化、耦合模型构建和现场应用检测等十二大模块于一体的全时空、多尺度、多参数耦合监测预警模型及系统。本发明提出的矿井多维度融合的智能监测预警系统方法利用多层面的手段,避免了传统单一方案的局限性或单一人为干涉的主观性,能够在极大程度上达到有效预防矿山动力灾害的目的,对减少煤岩瓦斯复合动力灾害的监测预警及矿井的安全生产具有重大意义。

    一种卧式SHPB束杆试验装置的支架
    6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233007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0649130.7

    申请日:2023-06-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霍普金森压杆试验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卧式SHPB束杆试验装置的支架,包括滑杆组件,所述滑杆组件的下方设有支撑组件,所述滑杆组件包括滑杆一和滑杆二,所述滑杆一和滑杆二的两端分别套接有定位块二和定位块一。本发明通过在平台上设置两个对称放置的挡板,在进行对齐时,挡板处于竖直状态,在对入射束杆和透射束杆的端部对齐后,将垫块取出,齿条向下旋转,通过齿条和齿轮二与齿轮一的啮合,实现两个挡板向下旋转,并带动旋转板向上旋转收回,此状态下挡板的顶面与平台的顶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可以直接将混凝土试样块放置在挡板上,不会出现挡板与混凝土试样块放置位置出现干涉的情况,提高了装置的可操作性。

    锚杆、锚固剂和围岩耦合作用下锚杆锚固性能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04968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310492138.7

    申请日:2023-05-0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巷道围岩控制的锚固性能计算领域,具体涉及锚杆、锚固剂和围岩耦合作用下锚杆锚固性能确定方法,主要包括:根据加载环境求取相应的围岩横截面积;将锚固剂与围岩合并为一个系统并计算该系统的横截面积、杨氏模量;将锚杆受载过程分为线性增长阶段、非线性过渡阶段、非线性强化阶段和峰后破坏阶段,并计算各阶段中锚固力与变形量间的关系;将所述四个阶段中锚固力与变形量间的关系绘制成加载曲线,利用该加载曲线分析锚杆锚固性能。本发明能够同时研究锚杆、锚固剂和围岩这三项介质对锚杆锚固性能的影响,且克服了峰后加载曲线折返现象,更符合实际工况,同时为现场施工人员优化锚杆支护中锚固剂与围岩间配合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一种针对压花锚索的数值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795924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310069965.5

    申请日:2023-02-0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矿山数值模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针对压花锚索的数值模拟方法,根据压花段的长度和非压花段的长度创建ID不同的桩结构单元并在ID不同的桩结构单元连接位置处完成节点的连接;定义压花段、非压花段锚固界面的剪切滑移关系分别为三阶段、两阶段模型,然后设定桩结构单元材料参数;设定拉拔速度并匀速加载,记录数值模拟实验数据。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数值模拟方法无法有效模拟压花锚索锚固性能的缺陷,可以有效考虑压花锚索中压花结构与锚固剂间锚固界面的剪切力学行为,并区别出压花段与非压花段锚固界面剪切力学特性的差异,更为准确地模拟压花锚索的锚固特性。

    一种基于长钻孔的矿山动力灾害防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98536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373332.5

    申请日:2022-10-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长钻孔的矿山动力灾害防治方法,属于矿山动力灾害防治技术领域。该方法根据矿山已发生动力事件和各动力灾害危险性评价,判断矿山的复合动力灾害类型,确定复合动力灾害的关键影响因素和需要采取预处理措施的区域;结合矿山生产技术条件和实际地质条件,设计煤岩结构调控方案,确定连续长钻孔的施工参数;通过定向长钻孔对含瓦斯地层施工水力压裂技术增加含瓦斯地层渗透率,降低瓦斯和突出风险;通过定向长钻孔对含水层钻孔,降低含水层应力集中层度和水害风险等。该方法能够实现多层次、大空间连续作业,实现一孔多用,能够对矿山复合动力灾害进行多层次调控卸压的前提下,同时解决部分区域过分卸压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