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608545A
公开(公告)日:2009-12-23
申请号:CN200910088810.6
申请日:2009-07-2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7/14 , G01N7/16 , G01N2015/086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试煤岩体中气体运移过程的方法及装置,通过在密封状态下对选取的煤样施加轴向、径向压力和温度,并通过引导通道收集煤样中解吸出的气体,检测气体流量、压力以及成分和含量,完成多物理场作用下煤岩体内吸出气体运移情况的数据统计。其模拟实验过程真实、有效,检测数据准确、可靠,构思巧妙、合理,充分再现了煤体破坏过程中瓦斯解吸、运移的过程,为研究煤矿中瓦斯突出事故形成、发生过程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和数据依据,整个装置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非常适合用于深部煤岩体内吸附气体的运移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00514381C
公开(公告)日:2009-07-15
申请号:CN200710119125.6
申请日:2007-07-1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8C17/00
Abstract: 一种实时远程无线监测边坡滑坡的系统及方法,属于边坡滑坡灾害远程实时监测预防方法领域。传统的滑坡灾害远程监测方法或仪器,主要是对边坡表面位移或地质状况探测分析得到的信息予以传感或监测。其不足之处是未能对滑坡体在位移前做出传感和监测。本发明采用在锚索位于滑动面之上的端头设置传感器,将锚索在滑动块部分整体预应力予以传感,并持续将该信号收集、放大、发射、接受,运用计算机及软件根据边坡滑动力与锚索预应力监测值的关系对接收信息予以处理,得到滑动力和时间关系显示的方法,实时监测滑动体状况,及时准确地得到其内部状态信息,从而发现滑坡危险。同时本发明还为确定增加、维修锚索提供信息,因此能够防止浪费,节省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1118687A
公开(公告)日:2008-02-06
申请号:CN200710119125.6
申请日:2007-07-1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8C17/00
Abstract: 一种实时远程无线监测边坡滑坡的系统及方法,属于边坡滑坡灾害远程实时监测预防方法领域。传统的滑坡灾害远程监测方法或仪器,主要是对边坡表面位移或地质状况探测分析得到的信息予以传感或监测。其不足之处是未能对滑坡体在位移前做出传感和监测。本发明采用在锚索位于滑动面之上的端头设置传感器,将锚索在滑动块部分整体预应力予以传感,并持续将该信号收集、放大、发射、接受,运用计算机及软件根据边坡滑动力与锚索预应力监测值的关系对接收信息予以处理,得到滑动力和时间关系显示的方法,实时监测滑动体状况,及时准确地得到其内部状态信息,从而发现滑坡危险。同时本发明还为确定增加、维修锚索提供信息,因此能够防止浪费,节省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757702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790931.6
申请日:2024-12-0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柳林能源与环境院士工作站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煤矿可变开采模式的相似模拟试验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煤矿可变开采模式的相似模拟试验装置包括模型框架;抽拉柱;切缝件。本发明提供的煤矿可变开采模式的相似模拟试验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可以根据具体实验的要求对抽拉柱和切缝件的状态进行控制以进行巷道位置调节,进而模拟巷道掘进过程、工作面的推进过程,煤层厚度,实现对不同的工法进行模拟的目的,既能够完成现有技术中的二维地质力学模型试验装置所可以模拟的工法,也能够利用模型框架的长度和宽度设置不同方向抽拉的抽拉柱,进而模拟整片的所有工作面开采情况,更好的模拟在整片煤层完全开采后上覆岩层时空运移情况,从而有效的提高对煤矿开采影响的试验效果以及试验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206386B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150568.1
申请日:2024-08-2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G06V10/77 , G06V10/766 , G06V10/2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多角度投影的法向量计算方法、系统、介质和设备,属于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领域。通过计算点云P中的所有点的初始法向量,并判断点p是否为尖锐点,如果是,则将其近邻点集分别投影到不同的方向,然后使用多尺度半径邻域搜索的方法对第一方向上的第一投影点集进行搜索,获得特征点集,使用L1中值内骨骼提取算法对第二方向上的第二投影点集进行提取,获得内骨骼点集,将特征点集映射到内骨骼点集并进行直线拟合,得到第一直线方程和第二直线方程,再利用两直线的角平分线对点p的近邻点集进行分割,选择与点p在同一边的点集作为点p的新的近邻点集,重新计算点p的法向量。该方法通过双投影法及近邻点分割,有效保留点云尖锐特征。
-
公开(公告)号:CN119507953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325764.8
申请日:2024-09-23
Applicant: 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十五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速树脂锚固剂用中空内注式锚杆及锚固施工方法,包括中空杆体和钻头,中空杆体内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锚固剂和第二锚固剂,第一锚固剂前侧的中空杆体内壁上设有环槽,第二锚固剂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一级活塞和二级活塞,一级活塞的前侧设有胶圈;一级活塞包括塞体,塞体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固定锥头和缩在塞体内的活动锥头,在凹槽与胶圈卡合时,活动锥头的尖端能够顶出塞体,塞体内还设有能够与环槽配合的弹簧插销;钻头和二级活塞内均设有收集封装膜的收集装置。施工方法通过锚杆台车将锚杆送入钻孔中,利用气压推进二级活塞运动,进而通过一级活塞将锚固剂封装膜扎破,收集装置收集封装膜,避免封装膜影响锚固剂反应。
-
公开(公告)号:CN118774970B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0985495.1
申请日:2024-07-22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跨断层切顶成巷及岩体滑移监测方法,属于跨断层监测技术领域,包括通过地质钻孔确定断层的类型、方位角、倾角、高差及围岩力学状态,根据测定参数对工作面和跨断层切顶影响区范围、角度及布置方式进行计算;基于跨断层切顶影响区范围计算跨断层支护影响区范围,根据计算结果加密跨断层支护影响区巷道顶板和两帮锚索支护;在跨断层切顶影响区进行聚能爆破切顶;在断层面与巷道轴向的锐角侧顶板上安设跨断层牛顿力监测系统;根据工作面开采状况和牛顿力监测数据变化,评估采动影响下断层面的活化滑移趋势。本发明采用上述方法,通过安装牛顿力监测系统,实现了对断层区切顶成巷和对断层区岩体的运动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8774816B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0983600.8
申请日:2024-07-22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特大采高工作面切顶碎胀主动填充无煤柱自成巷开采方法,属于煤炭开采技术领域,采用顶板多向胀裂方法、工作面架后煤矸石充填和地表超前竖向高位注浆共同对无煤柱自成巷方法中未充满空间进行立体调控,解决了特大采高条件成巷围岩未填充空间大造成不稳定问题,避免了因留设煤柱上方应力集中引起的巷道围岩大变形、冲击地压以及煤与瓦斯突出等地质灾害,减小了整个矿井采空区的采矿损伤及生态破坏。
-
公开(公告)号:CN119308700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350235.3
申请日:2024-09-2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创造属于隧道支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让压型恒阻吸能钢拱架。钢拱架由多个型钢单元与多个恒阻让压装置组拼而成,恒阻让压装置设置在型钢单元之间;恒阻让压装置包括外支撑架与内支撑架,内支撑架的一端伸入至外支撑架中,且内支撑架沿外支撑架进行导向移动,外支撑架与内支架架相互接触面上均设置有恒阻摩擦结构;外支撑架与内支撑架中的其中一个上设置有恒阻套筒,另一个上设置有锚索,锚索的一端穿入恒阻套筒,穿入恒阻套筒的锚索上设置有恒阻滑移体,恒阻滑移体在恒阻套筒中以恒定阻力导向滑动。该恒阻让压装置可发挥双重恒阻让压作用,使得钢拱架在适应围岩变形的基础上,还保证钢拱架起到好的支护作用,提高了支护体系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145875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667105.2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隧道围岩稳定性控制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深埋隧道的开挖补偿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深埋隧道的工程地质信息;基于所述工程地质信息确定工程灾害类型;基于所述工程灾害类型确定所述深埋隧道围岩的开挖补偿支护策略;基于所述开挖补偿支护策略对所述深埋隧道的围岩进行补充支护控制。通过补充支护策略能够将所述深埋隧道围岩的径向应力与初始地应力的差值缩小至预设近似值范围内,进一步能够有效阻止切向应力出现应力集中现象。在深埋隧道隧道开挖后,及时施加高预应力的开挖补偿支护,尽可能恢复围岩的三维初始应力状态,从而提高围岩承载力,充分调动深部岩体强度,实现深埋隧道围岩有效控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