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电站故障检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1606494U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2020614690.0

    申请日:2020-04-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伏电站故障检测系统,包括:光伏板组串、光伏逆变器和上位机,每个光伏板组串对应一个光伏逆变器,每个光伏逆变器与一个光伏板组串电连接,光伏逆变器和上位机电连接,还包括:下位机,所述下位机与上位机电连接;光伏电厂地图,所述光伏电厂地图上标记有所有光伏板组串位置;显示装置,光伏电厂地图上的光伏板组串位置处都连接有对应的显示装置,显示装置于下位机电连接。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故障预警不及时、预警信息需要人判断和预警方式不够直观的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手动角度可调式光伏板支架

    公开(公告)号:CN211606464U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2020691622.4

    申请日:2020-04-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动角度可调式光伏板支架,包括支撑架和安装架,所述安装架连接在支撑架上部;还包括:铰链结构,所述安装架通过铰链结构铰接支撑架;几字形旋杆,所述几字形旋杆两侧的侧杆转动连接在支撑架上部,几字形旋杆位于安装架下部;偏心轮,所述偏心轮固定连接在几字形旋杆上,偏心轮中轴线与几字形旋杆中轴线平行;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固定连接在支撑架上;固定绳,所述固定绳一端固定连接在几字形旋杆的中部凸出部位,固定绳一端栓接在固定杆上。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光伏板与水平面角度固定,导致整年的发电效率较低的问题。

    一种地脚螺栓限位浇筑模具

    公开(公告)号:CN222025446U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323574778.7

    申请日:2023-12-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脚螺栓限位浇筑模具,包括多块塑胶模板和抱箍,多块塑胶模板首尾相接后构成一个圆柱框,采用抱箍固定圆柱框,圆柱框底部对接地面浇筑孔处一周设置多根定位钎杆,多根定位钎杆周向均匀布置且插入地面内,圆柱框顶部设置有十字限位架,十字限位架上设置有穿入地脚螺栓的穿孔,地脚螺栓穿过穿孔后采用螺母固定。利用本装置形成对地脚螺栓限位固定,有效避免混凝土浇筑时移位,导致后期支架安装发生偏移,影响光伏板安装。

    一种变送器排污防护管的切割封口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9617863U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223584297.X

    申请日:2022-12-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变送器排污防护管的切割封口装置,属于管道加工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它包括台体;在台体顶部设置进料通道;在台体的中部固定安装有若干个沿台体长度方向布置的承压支座;在承压支座上安装有定轴;在定轴上可转动地安装有结构相同的主定位块和副定位块;在主定位块的正向端面上安装有插杆;插杆的杆径大小与排污管上排污口的孔径大小相匹配,其长度大于排污管的直径;副定位块可移动地安装在定轴上,且在副定位块上设置有与插头相同朝向的伸缩杆;在定轴的两个端侧分别设置用于放置排污管端板的支台;支台能够沿定轴移动;本实用新型有效地解决了当前缺少对于切割后的排污管进行焊接封口加工的设备,无法满足施工需求的问题。

    一种大除盐水泵偏心大小头减震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4404492U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2120283207.X

    申请日:2021-02-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除盐水泵偏心大小头减震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为液压伸缩缸;第一支撑弧,所述第一支撑弧上表面为与偏心大小头的小头相匹配的弧面,第一支撑杆上端与第一支撑弧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为液压伸缩缸;第二支撑弧,所述第二支撑弧上表面为与偏心大小头的大头相匹配的弧面,第二支撑杆与第二支撑弧连接。以解决现有技术泵在运行中所产生的振动容易带动偏心大小头振动,使得偏心大小头与泵或进水管道的连接法兰处的螺栓松动的问题。

    一种小压强压带轮
    6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4297751U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023182279.X

    申请日:2020-12-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压强压带轮,所述轮体包括第一环体、第一辐轴和固定筒,第一辐轴绕固定筒中轴线均匀分布,第一辐轴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筒外侧面,第一辐轴与固定筒外侧面垂直,第一环体内径与第一辐轴长度相匹配,第一环体固定连接第一辐轴远离固定筒的一端,第一环体与固定筒同轴;所述轮体还包括:第二辐轴和第二环体,第二辐轴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筒外侧面,第二辐轴位于固定筒远离传送带中轴线的一侧,第二辐轴与固定筒外侧面垂直,第二环体固定连接第二辐轴远离固定筒的一端,第二环体与固定筒同轴。以解决现有技术轮体与传送带接触面较小,使得压带轮与传送带之间的压强较大,使得传送带容易被磨损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