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476963A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2211192988.7
申请日:2022-09-2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B63B1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载水下破障装备及破障方法,属于水下破障领域,发射装置将电极发射至水下障碍物,电容放电装置用于在电极发射至水下障碍物后,向电极传输高压电,并通过电极在液体中放电,高压电能将液体介质击穿,短时间产生高温高压,并伴随大量能量和冲击波,同时船体外壳会残余大量电荷,能够主动击破船只航进过程中的障碍物,电晕靠近船只的水中生物。本发明利用高压电脉冲基于液电效应将电能转化为内能、机械能,能够灵活实施水下破障作业,且同时能够满足船只在航进过程驱逐水中生物和破坏水中潜在威胁物体。
-
公开(公告)号:CN115371508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1066177.2
申请日:2022-09-0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F42D1/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爆破装置、新型煤岩致裂系统及方法。所述电爆破装置包括第一交流电源、升压整流器、电容器、放电开关和电极;所述第一交流电源与所述升压整流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升压整流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电容器连接;所述电容器还与所述放电开关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放电开关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极连接;所述电极设置在待爆破位置的导电液体中,所述放电开关用于当电容器充电完成时,使所述电容器与所述电极之间的线路导通,向所述电极提供电爆破所需的电压。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电爆破致裂的电爆破装置,对煤岩进行电爆破致裂,克服了现有的注水致裂方式对煤层条件要求较高的技术缺陷,提供了一种不受煤层条件制约的致裂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14904589B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10838179.2
申请日:2022-07-1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重庆大学
IPC: B01J32/00 , B01J35/06 , B01J37/02 , B01J35/02 , B01J35/10 , B01J23/89 , B01J23/44 , B01J37/34 , F23G7/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催化剂负载骨架,包括层叠排布的若干长方体板和支撑骨架,任意一长方体板的板面和支撑骨架的表面均负载催化剂,从而增大了催化剂的负载表面积;同时,长方体板的多层层叠排布结构,能够将反应管道内的有限空间切分成数个不同区域,进一步增大气体与催化剂的反应面积。本发明还提出了包含上述催化剂负载骨架的催化剂单元及该催化剂单元的制备方法,极薄的催化剂膜厚度能够使催化燃烧反应发生时产生的热量积聚在骨架上表面,从而在局部范围内产生极大的温度差,实现室温温度下的乏风瓦斯等废气的催化氧化。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催化燃烧反应系统,可有效提高废气的处理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914282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136273.7
申请日:2025-02-0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E21C25/16 , E21C25/18 , E21C25/60 , E21C25/68 , E21C35/00 , E21C35/20 , E21D1/00 , E21D7/00 , E21C41/18 , E21F13/04 , E21F13/00 , B02C18/14 , B02C1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储层物理流态化采掘一体化设备及使用方法,涉及煤炭开采技术领域,包括壳体、采掘机构、水射流机构、传输机构、粉碎机构和移动机构,采掘机构包括刀盘外壳、切割刀盘、刀盘驱动组件和滚刀组,刀盘驱动组件设置于刀盘外壳中,并用于驱动切割刀盘转动,切割刀盘的前端设置有滚刀组,切割刀盘上设置有多个进料孔;水射流机构包括供水组件和多个水射流喷嘴,各安装孔均设置有一个水射流喷嘴;壳体中由前至后依次设置有传输腔和粉碎腔,传输机构一端安装于刀盘外壳中,另一端安装于传输腔中,粉碎机构设置于粉碎腔中。该设备及使用方法集采掘、传输、破碎、移动及流态化处理于一体,占用空间小,提高了开采效率,降低了开采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878405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215342.3
申请日:2025-02-2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氧低浓度瓦斯动态掺混系统、发电系统及方法,涉及低浓度瓦斯发电技术领域,富氧低浓度瓦斯动态掺混系统包括:掺混管道、可燃气体供气系统、氧气供气系统和控制系统。掺混管道一端用于连通瓦斯抽采泵站,另一端用于连通瓦斯发电机;可燃气体供气系统用于将可燃气体输入至所述掺混管道中;氧气供气系统用于将氧气输入至所述掺混管道中;所述控制系统根据所述掺混管道上游的开采气体内甲烷浓度来实时控制所述可燃气体供气系统的供气流量,本发明能够提高瓦斯发电的运行效率,降低煤矿瓦斯碳排放,实现极低浓度瓦斯的资源化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650013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723037.7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云阳县人民医院
IPC: G16H30/40 , G06T11/40 , G06T7/33 , G06V10/7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通气血流灌注权重建立标准肺功能影像的方法,包括利用Python和3Dslicer获得形变场矩阵和灰度值矩阵,对形变场矩阵和灰度值矩阵进行重新分级处理得到体积变化矩阵和灰度值变化矩阵,根据分级的体积变化矩阵和灰度值变化矩阵进行重新分级得到新肺功能矩阵,利用Python的Matplotlib可视化并按照不同的功能等级将新肺功能矩阵进行区域划分,最终得到基于通气‑血流灌注数据的功能影像。本发明是一种基于4D‑CT和PET/CT图像的通气‑血流灌注权重建立肺功能影像分割的定量分析方法,该方法同时考虑了肺的通气能力和血流灌注能力,弥补了现有研究中概念上的缺陷,能够更准确的反映不同肺功能区的影像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9507873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436381.8
申请日:2024-10-15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E21B43/295 , F24T10/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煤层原位可控燃烧为热源的人造地热资源取能方法,包括选择煤原位燃烧及人工热储制造区,在煤层同一水平走向两端设计两条竖井,煤层底板、煤层底部、煤层顶板上分别设置水平井,铺设氧化剂管道、煤层取热管道、顶板取热管道和底板取热管道,向用于设置氧化气体注入的竖井内输入硅烷与氧气的助燃剂后引燃煤层,控制煤层燃烧过程,持续监测并收集气体产物,煤层循环取热,顶板和底板循环取热;本发明实现人造热能替代地球热能,使热能提取可控,满足能源供给需求,从根本上遏制了传统煤炭开采安全事故发生,灰渣遗留原地,减少废弃物和污染物对地面环境的破坏。
-
公开(公告)号:CN115264507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210881438.X
申请日:2022-07-2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重庆大学
IPC: F23G7/06 , F23G5/08 , F23G5/44 , F23G5/46 , F23G5/50 , F22B33/18 , C10J3/48 , C10J3/72 , F01D15/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矿乏风掺混煤粉蓄热氧化利用系统及方法,涉及极低浓度瓦斯氧化利用、煤矿节能减排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乏风瓦斯气体输送装置、煤粉输送装置、蓄热氧化装置以及能量利用装置。本发明通过添加优质煤粉使蓄热氧化稳定运行,降低了可自维持运行的最低甲烷浓度和氧化温度,大大提高乏风瓦斯的利用效率;同时本发明破解了煤矿乏风及低浓度瓦斯无法直接利用的难题,将乏风瓦斯转化为热能并用于发电和供热,可大大提高乏风瓦斯的利用效率,有效解决矿区电力供给紧张的矛盾及碳达峰碳中和的环保压力,可以有效降低供热和能源消耗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063949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031052.5
申请日:2024-07-3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1M7/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试验仪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形状临空面冲击地压试验监测系统及方法,由真三轴荷载加载模块、剪切加载扰动模块、油源与增压器模块、试件制作与输运模块、试验控制与数据采集模块构成。系统配备有监测设备,监测设备包括声发射仪仪、电磁辐射仪、红外热成像仪、高速摄像机和微型摄像机。通过改变不同挡板形状以达到改变临空面形状的目的,通过施加三维应力模拟地下应力环境,并通过真三轴加载系统施加一定的扰动形式,模拟地下工程中的强扰动,并配备微震监测系统、地音监测系统、红外热成像仪、声发射仪、电磁辐射仪,以此对临空面发生冲击地压过程中的各物理参量进行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8774713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873544.2
申请日:2024-07-0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E21B43/2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用于含气储层和地热储层的微差高强电爆震致裂增渗系统及方法,所述的增渗系统包括N个放电电极、电极安装装置、多个高压电储能容器、多个控制开关、以及分别控制N个放电电极通断的N个智能毫秒延时开关;电极安装装置包括沿高度方向间隔设置的N+1个安装盘,相邻两个安装盘之间设置有支撑阻挡部和放电电极;支撑阻挡部能够阻挡放电电极发出的冲击波,支撑阻挡部的周向角度可调节。本发明利用支撑阻挡部形成阻挡冲击波的盲区,形成保护区域,实现定向的区域致裂;根据储层的实际情况释放不同方位的冲击波,并利用智能延时开关控制同时/延时释放N个放电电极的能量,叠加获得更强的能量,提高储层致裂增渗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