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478850A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2211198582.X
申请日:2022-09-2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远程无线控制的无炸药机电爆破装置及方法,属于机电爆破技术领域。所述无炸药机电爆破装置包括:无线信号传输系统、交流电源、升压整流器、电容器、放电开关、电极和注水系统。本发明提供的无炸药机电爆破装置及方法,采用无线信号传输系统控制交流电源输出交流电,交流电源输出的交流电经升压整流器整合为千伏级别超高压电对电容器充电,放电开关控制高压电能传输至电极,电极放电将正负极间隙中的水击穿形成放电通道,电能短时间内被释放在放电通道中并产生高温、高压,并使水发生汽化,产生强爆轰冲击波,冲击波向外传输爆破作用目标,具备良好的爆破效果,并且兼顾了爆破过程的安全性和环保性,同时降低了爆破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5476963A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2211192988.7
申请日:2022-09-2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B63B1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载水下破障装备及破障方法,属于水下破障领域,发射装置将电极发射至水下障碍物,电容放电装置用于在电极发射至水下障碍物后,向电极传输高压电,并通过电极在液体中放电,高压电能将液体介质击穿,短时间产生高温高压,并伴随大量能量和冲击波,同时船体外壳会残余大量电荷,能够主动击破船只航进过程中的障碍物,电晕靠近船只的水中生物。本发明利用高压电脉冲基于液电效应将电能转化为内能、机械能,能够灵活实施水下破障作业,且同时能够满足船只在航进过程驱逐水中生物和破坏水中潜在威胁物体。
-
公开(公告)号:CN115371508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1066177.2
申请日:2022-09-0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F42D1/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爆破装置、新型煤岩致裂系统及方法。所述电爆破装置包括第一交流电源、升压整流器、电容器、放电开关和电极;所述第一交流电源与所述升压整流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升压整流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电容器连接;所述电容器还与所述放电开关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放电开关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极连接;所述电极设置在待爆破位置的导电液体中,所述放电开关用于当电容器充电完成时,使所述电容器与所述电极之间的线路导通,向所述电极提供电爆破所需的电压。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电爆破致裂的电爆破装置,对煤岩进行电爆破致裂,克服了现有的注水致裂方式对煤层条件要求较高的技术缺陷,提供了一种不受煤层条件制约的致裂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14904589B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10838179.2
申请日:2022-07-1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重庆大学
IPC: B01J32/00 , B01J35/06 , B01J37/02 , B01J35/02 , B01J35/10 , B01J23/89 , B01J23/44 , B01J37/34 , F23G7/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催化剂负载骨架,包括层叠排布的若干长方体板和支撑骨架,任意一长方体板的板面和支撑骨架的表面均负载催化剂,从而增大了催化剂的负载表面积;同时,长方体板的多层层叠排布结构,能够将反应管道内的有限空间切分成数个不同区域,进一步增大气体与催化剂的反应面积。本发明还提出了包含上述催化剂负载骨架的催化剂单元及该催化剂单元的制备方法,极薄的催化剂膜厚度能够使催化燃烧反应发生时产生的热量积聚在骨架上表面,从而在局部范围内产生极大的温度差,实现室温温度下的乏风瓦斯等废气的催化氧化。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催化燃烧反应系统,可有效提高废气的处理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899727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636358.4
申请日:2022-12-2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乏风瓦斯催化氧化系统及燃烧器,所述乏风瓦斯催化氧化系统包括:催化反应单元和逆流式气路装置;所述逆流式气路装置与所述催化反应单元连通;所述催化反应单元包括环型蜂窝陶瓷蓄热砖。本发明的乏风瓦斯催化氧化系统设置设置了逆流式气路装置和环型蜂窝陶瓷蓄热砖,环型蜂窝陶瓷蓄热砖能够有效增大载体的表面积,增强蓄热能力,逆流式气路装置能够交替加热乏风瓦斯,提高乏风瓦斯转化率,并降低耗能,从而实现装置的自维持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4308067B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111670267.8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贵金属‑过渡金属纳米催化剂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能源开发和污染物减排领域。基于微纳加工技术在内螺纹结构半圆柱体管道上负载贵金属‑过渡金属纳米催化剂薄膜,产生的热量迅速积聚在催化剂的上表面,建立较大的温度梯度,利用氧化铝载体层的绝缘性和高粗糙性以及管道的内螺纹结构,最大化催化剂的负载面积,增强了贵金属原子的分散性,过渡金属‑过渡金属氧化物薄膜对贵金属纳米催化剂起到类核壳包裹的保护作用,且过渡金属氧化物防止因氧气占据过多的金属活性位点而导致催化剂失活;同时,瓦斯气流在管道内产生轴向环流,从而降低上下壁面温差,有利于管内均匀传热,能实现极低浓度瓦斯的催化燃烧。
-
公开(公告)号:CN115264507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881438.X
申请日:2022-07-2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重庆大学
IPC: F23G7/06 , F23G5/08 , F23G5/44 , F23G5/46 , F23G5/50 , F22B33/18 , C10J3/48 , C10J3/72 , F01D15/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矿乏风掺混煤粉蓄热氧化利用系统及方法,涉及极低浓度瓦斯氧化利用、煤矿节能减排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乏风瓦斯气体输送装置、煤粉输送装置、蓄热氧化装置以及能量利用装置。本发明通过添加优质煤粉使蓄热氧化稳定运行,降低了可自维持运行的最低甲烷浓度和氧化温度,大大提高乏风瓦斯的利用效率;同时本发明破解了煤矿乏风及低浓度瓦斯无法直接利用的难题,将乏风瓦斯转化为热能并用于发电和供热,可大大提高乏风瓦斯的利用效率,有效解决矿区电力供给紧张的矛盾及碳达峰碳中和的环保压力,可以有效降低供热和能源消耗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5201087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836150.0
申请日:2022-07-1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重庆大学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真三轴渗流试验系统,包括压力室和真三轴加载单元,将试样放置于压力室中,利用真三轴加载单元对试样进行加载,第一加载组件能够利用第一压杆和第一压头对试样施加横向载荷并使试样变形,第二加载组件能够利用液体加压设备对试样施加前后方向液体载荷,第三加载组件能够利用第二压杆和第二压头对试样施加竖直轴向的载荷并使试样产生形变,底座以及第二压头内均设置了气体通道,气体通道能够与试样相连通,气体控制单元能够通过气体通道对试样进行抽真空或充气操作,便于试验的顺利进行。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真三轴渗流试验方法,利用上述的真三轴渗流试验系统,采用不同加载方式相结合,从而模拟现场实际煤层渗流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14904589A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210838179.2
申请日:2022-07-1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重庆大学
IPC: B01J32/00 , B01J35/06 , B01J37/02 , B01J35/02 , B01J35/10 , B01J23/89 , B01J23/44 , B01J37/34 , F23G7/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催化剂负载骨架,包括层叠排布的若干长方体板和支撑骨架,任意一长方体板的板面和支撑骨架的表面均负载催化剂,从而增大了催化剂的负载表面积;同时,长方体板的多层层叠排布结构,能够将反应管道内的有限空间切分成数个不同区域,进一步增大气体与催化剂的反应面积。本发明还提出了包含上述催化剂负载骨架的催化剂单元及该催化剂单元的制备方法,极薄的催化剂膜厚度能够使催化燃烧反应发生时产生的热量积聚在骨架上表面,从而在局部范围内产生极大的温度差,实现室温温度下的乏风瓦斯等废气的催化氧化。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催化燃烧反应系统,可有效提高废气的处理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264507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210881438.X
申请日:2022-07-2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重庆大学
IPC: F23G7/06 , F23G5/08 , F23G5/44 , F23G5/46 , F23G5/50 , F22B33/18 , C10J3/48 , C10J3/72 , F01D15/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矿乏风掺混煤粉蓄热氧化利用系统及方法,涉及极低浓度瓦斯氧化利用、煤矿节能减排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乏风瓦斯气体输送装置、煤粉输送装置、蓄热氧化装置以及能量利用装置。本发明通过添加优质煤粉使蓄热氧化稳定运行,降低了可自维持运行的最低甲烷浓度和氧化温度,大大提高乏风瓦斯的利用效率;同时本发明破解了煤矿乏风及低浓度瓦斯无法直接利用的难题,将乏风瓦斯转化为热能并用于发电和供热,可大大提高乏风瓦斯的利用效率,有效解决矿区电力供给紧张的矛盾及碳达峰碳中和的环保压力,可以有效降低供热和能源消耗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