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436722A
公开(公告)日:2012-05-02
申请号:CN201110399271.5
申请日:2011-12-05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8B31/00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预测准确、适用范围广泛、预警实时的混凝土坝的温控防裂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温控要素采用机器学习理论,建立支持向量机模型获得未来指定时间的温度场:(2)采用仿真分析方法确定指定时间段的预测温度数据和预测应力数据;(3)根据仿真计算与现场试验确定温度的控制指标及曲线、应力的控制目标及曲线;(4)根据现场温控实施情况和混凝土浇筑质量的离散性,确定温度控制预警曲线;(5)根据混凝土浇筑质量的离散性,确定应力控制预警曲线;(6)预警信息发布和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8261001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0401333.9
申请日:2024-04-03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3 , H04N7/18 , G01H1/00 , G06F18/21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融合视频微振动监测和传感器的视频振动校准方法,其包括将水工监测结构划分为若干分区视场,设置一级监测点和二级监测点,布置振动传感器;对水工监测结构施加激励信号,获取水工监测结构的视频信息和振动传感器的振动信号时程;根据视频信息,计算所有一级监测点和二级监测点对应的像素点的位移信息,并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频谱;采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和BP神经网络对所有一级监测点对应的像素点进行校准;根据二级监测点的传递函数和频谱,对二级监测点对应的像素点进行校准;采用一级监测点和二级监测点校准前后的视频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并采用训练后的神经网络对非一级监测点和二级监测点的像素点进行校准。
-
公开(公告)号:CN117705309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808542.7
申请日:2023-12-26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安徽省引江济淮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出机口及原材料温度智能监控装置,涉及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领域,装置包括温度组采集器、信号传输线缆和温度传感器组,温度组采集器内置无线信号传输模块,温度传感器组置于信号传输线缆上,温度组采集器通过锚栓固定于料罐顶部,信号传输线缆的一端通过设置在料罐顶部的法兰圈与温度组采集器连接,信号传输线缆的另一端穿过料罐内部设置在料罐底部,靠近料罐底部的信号传输线缆的一部分探出出料口。本发明可实时监测混凝土出机口和原材料内部不同阶段的温度,结构牢靠、稳定性佳,实现传输线缆和温度计的替换,解决了现有大型混凝土装置无法对现场混凝土原材料、骨料等温度实现准确实时的传输和测量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588240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373780.X
申请日:2023-10-23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水工隧洞伸缩缝止水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清洁伸缩缝并打磨伸缩缝两侧的混凝土表面;沿伸缩缝长度方向将一弹性橡胶密封棒置入伸缩缝的中部;将防水薄膜贯入伸缩缝内,紧贴弹性橡胶密封棒外侧;在防水薄膜外侧高压灌注聚脲至伸缩缝的表面,磨平后进行固化;打磨聚脲表面和伸缩缝两测混凝土表面;在混凝土表面及聚脲表面喷涂聚氨酯涂料;其中,弹性橡胶密封棒是基于隧洞的通水水温、最高水温、最低水温以及平均隧洞气温进行校核确定其半径和最大压缩量,并基于该半径和最大压缩量制作的弹性橡胶密封棒。本发明采用适应伸缩缝的止水结构设计,有效解决水工隧洞的渗漏问题,提高工程整体的输水率和耐久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384077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262423.X
申请日:2023-03-17
Applicant: 中水东北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松花江水力发电有限公司吉林丰满发电厂
Inventor: 苏加林 , 路振刚 , 李润伟 , 雒翔宇 , 郭建业 , 王福运 , 马志强 , 李松辉 , 王树新 , 刘亚莲 , 张晓光 , 冯杨 , 银佳男 , 周树国 , 高峡 , 林子阳 , 徐艳梅 , 曲直 , 左建
Abstract: 一种同一坝址新老大坝共存条件下的大型水电站重建方法,揭示了新老大坝相互影响作用机理,提出了超近间距下“一址双坝”布置方式,即针对施工期老坝安全管控难题,揭示了新坝深基坑开挖、爆破振动、联合度汛对新老坝稳定及冲刷等影响机理;针对老大坝拆除及联合服役问题,揭示了拆除爆破振动影响、老大坝阻隔下分层取水及对下游雾凇景观的作用机理;以生态、地形、地质、防洪、供水、投资等多参数最优为目标,提出了“一址双坝”的科学合理的布置方式。
-
公开(公告)号:CN116187153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211422092.3
申请日:2022-11-14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7 , G06F30/23 , G06F18/20 , G06F17/11 , G06F111/08 , G06F119/10 , G06F119/1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层次贝叶斯的水工结构数字孪生模型更新方法,包括S1、开展不同结构损伤程度监测试验,获取振动响应数据;S2、根据不同结构损伤程度监测试验,提取试验数据的模态参数;S3、根据试验结构的参数,构建有限元模型,并计算得到有限元模型的模态参数;S4、根据试验数据的模态参数和有限元模型的模态参数,构建误差方程;S5、进行改进的贝叶斯模型不确定性更新,输出更新后的最优建模参数以及建模参数的概率分布;S6、提取模型模态参数,进行模型参数不确定性更新,更新模型对于结构参数的敏感性,验证模型精度。本发明采用潜在的联合概率分布对结构构件的特性进行建模,使有限元模型可以真实的反映实际结构的变化,实现数字孪生。
-
公开(公告)号:CN115574706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239893.6
申请日:2022-10-11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浙江宁海抽水蓄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GNSS的土石坝表面变形高精度监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进行现场调研,依据现场条件布设无线通讯网络和电力系统,依据大坝的体型和结构设计,拟定GNSS监测点,架设GNSS变形监控设备,并依据监测点位置构建闭合三角形控制网,选定初始时间点,通过无线通讯系统,在服务端远程实时、远程获取各监测点不同时间段的监测数据,对各监测点的监测数据进行去噪和平差处理,依据闭合三角形控制网,求解控制网的闭合环差,截取不同时段的监测数据,对其消噪后的结果进行平均处理和数据存储。
-
公开(公告)号:CN114821415B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10436023.1
申请日:2022-04-24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视频微振动放大校准和实时提取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微振动信息;选取敏感点并布置振动传感器;同时获取振动传感器的时程数据和敏感点的视频时程数据;对视频时程数据进行校准并获取校准后的相位信息放大参数;通过校准后的相位信息放大参数对被监测结构的视频时程数据中未设置振动传感器的测点的相位信息进行放大;通过完成基于机器学习的视频微振动放大校准的视频时程数据对卷积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得到训练后的卷积神经网络;采用训练后的卷积神经网络对目标对象的视频时程数据进行振动信息实时提取。本发明通过训练后的卷积神经网络可以直接对视频的振动信息进行实时提取,便于水工结构运行状态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5094839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359155.9
申请日:2022-04-07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松花江水力发电有限公司丰满大坝重建工程建设局
Abstract: 一种预防高寒区越冬层间缝的方法,方法包括:获取越冬层面的高程以及浇筑越冬层所需的混凝土材料;越冬前:浇筑坝体至第一高程后,采用混凝土材料继续浇筑至第二高程;第二高程为越冬层面的高程;在越冬层面上沿坝体长度方向建立多个平行且等间隔设置的剔槽;在距离坝体上游面和下游面预定范围内分别设置挡水铜片;其中剔槽是位于两个挡水铜片之间;在越冬层面上采用保温措施进行越冬保温;越冬结束后:在剔槽内浇筑混凝土材料并进行振捣严实,之后,继续利用混凝土材料浇筑至第三高程。本发明可以有效预防高寒区越冬层面的开裂,保证大坝的正常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4003989A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11233986.3
申请日:2021-10-22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安徽省路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1/10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大体积薄壁混凝土结构的温控标准制定方法,方法包括:获取薄壁混凝土结构的热学参数、力学参数和几何特征;基于几何特征构建薄壁混凝土结构的数值仿真模型;基于数值仿真模型并基于热学参数和力学参数获取所述薄壁混凝土结构在不同季节下的温度过程线和应力过程线反算确定基础温差值以及确定新老混凝土温差。本发明能够制定出更合理的基础温差、上下层温差和内外温差,以便于针对该温控标出制定相应的温控措施,防止大体积薄壁混凝土结构的温度裂缝产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