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155123A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2011096828.3
申请日:2020-10-14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IPC: A23K20/111 , A23K20/105 , A23K20/121 , A23K20/132 , A23K20/137 , A23K50/80 , C07C37/82 , C07C39/2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罗非鱼饲料的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罗非鱼饲料,其中,罗非鱼饲料的添加剂包括以下组分以及重量份含量:白藜芦醇0.01~0.03份、甲基正壬酮10份、β‑月桂烯10份、乙酸龙脑酯10份、槲皮苷10份、野黄芩素10份、马兜铃内酰胺B10份、马兜铃内酰胺A10份、豆甾‑4‑烯‑3,6‑二酮10份。本发明中的罗非鱼饲料的添加剂可以有效地提高罗非鱼肠道的免疫能力,进而可以提高罗非鱼的成活率和产量。
-
公开(公告)号:CN110161163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810314892.0
申请日:2018-04-10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IPC: G01N30/8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测定水中灭多威残留量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通过超高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进行检测,所述超高液相色谱的流动相为乙酸铵乙腈溶液和/或乙酸铵水溶液。所述方法中样品的前处理采用了固相萃取法,洗脱液为甲醇。本发明提供的检测方法灵敏度、稳定性高,灭多威检出限为0.063μg/L。此外,本发明提供的检测方法有效缩短了检测时间,便于实施,以至少解决了目前灭多威的检测方法实施便易度差、效率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828056A
公开(公告)日:2019-05-31
申请号:CN201910222202.3
申请日:2019-03-22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华绒鳌蟹饲喂方式的鉴别方法,属于水产养殖学技术领域。其通过中华绒鳌蟹养殖池塘,采集冰鲜鱼饲喂的中华绒鳌蟹成蟹和配合饲料饲喂的中华绒螯蟹,样品采集完成后,建立对照体系;从市场随机采集正在出售的中华绒鳌蟹,作为判定对象,获取数据,最后通过非度量多维尺度法绘图进行对比后判定其喂养源。本发明中华绒鳌蟹饲喂方式的鉴别方法,其鉴别结果准确、可靠,能够解决中华绒鳌蟹在饲喂方式上存在的鉴别难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165831A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810916266.9
申请日:2018-08-13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稻渔综合种养系统中农药影响水产品安全的风险评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建立因素群、建立风险等级评价群及将原始数据带入相应的数学模型,求出风险指数,利用风险等级评价表判定风险等级。本发明通过目标农药的理化性质、暴露水平,以及生物毒性数据等指标构建算法进行农药对水产品生长安全和生存安全(即农药对浮游动物和植物的生长影响)的风险等级表征,对指导稻渔综合种养的实际生产活动,以及为相关管理部门提供政策建议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8459108A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810407413.X
申请日:2018-05-02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鱼肉中氯虫苯甲酰胺含量的检测方法,属于水产品质量安全学科领域。其首先取氯虫苯甲酰胺标准溶液,通过稀释后对所得标准工作液检测,绘制氯虫苯甲酰胺含量与检测结果之间的标准曲线图;取空白水产品加入氯虫苯甲酰胺标准溶液,检测获得实测数据并绘制氯虫苯甲酰胺含量与检测结果之间的标准曲线图;对待测水产品进行处理,得到样品后采用设备进行检测,得到实测数据,将所得实测结果与绘制的标准曲线进行比对,即可得到样品中的氯虫苯甲酰胺的含量。本发明检测时间短,操作简单,灵敏度高,本发明目标药物氯虫苯甲酰胺的检测限低于0.4µg/kg鱼肉,能够满足水产品的常规例行监测需求,精确度高,回收率为105.85%±0.5%。
-
公开(公告)号:CN107410145A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710325534.5
申请日:2017-05-10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排放沉积污染物及可控水位的鱼类养殖装置,养殖罐上设置有排污管道和注水管道,排污管道分为吸水管、水位管、排水管,水位管贯穿养殖罐的边壁安装,吸水管的一端连接在水位管位于养殖罐内的一端上,吸水管的另一端靠近养殖罐底部,排水管的一端连接在排水管位于养殖罐外的一端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种自动排放沉积污染物及可控水位的鱼类养殖装置,可以在水位提高时,自动吸出养殖罐底部的污染物,也可以保持水位高度,配合注水管道可有效将养殖罐底部的污染物聚集在养殖罐底部中心位置,方便吸出,清理更加彻底。
-
公开(公告)号:CN107211786A
公开(公告)日:2017-09-29
申请号:CN201710570421.1
申请日:2017-07-13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24 , A01K61/5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稻和青虾共作的生态种养系统的构建方法,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其通过稻田改造、种植水草、水稻种植、青虾放养、日常养殖管理和捕捞与收割完成整个生态种养系统的构建。本发明提供的系统选择青虾作为稻渔综合种养的水产养殖对象,具有可行性,利用这种系统开展农业生产,不需要使用农兽药。青虾的产量和规格明显高于池塘精养,并且还可以收获一定数量的优质水稻。
-
公开(公告)号:CN216088386U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22089522.1
申请日:2021-08-31
Applicant: 兴化市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 泰州市水产技术指导站 , 睢宁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宝应县水产技术指导站
IPC: A01K69/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捕虾专用的地笼,其包括网袋、多个环形龙骨、光滑板以及伸缩杆;其中,网袋呈一端敞口的筒状设置,多个环形龙骨沿着网袋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网袋位于相邻两龙骨之间的位置设置有供龙虾进入的笼口;光滑板呈环形筒状设置,光滑环形板设于网袋的敞口端;伸缩杆与网袋的敞口端连接,以将网袋进行定位。如此一方面可以确保进入捕虾专用的地笼内的龙虾无法从网袋的敞口端爬出,另一方面可以确保进入捕虾专用的地笼内的龙虾可以爬至网袋高出水面的位置进行换气,进而确保了捕虾专用的地笼内的龙虾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214758432U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20494493.4
申请日:2021-03-08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 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水生物暴露实验装置,其包括底座;水缸组件,包括安装于底座上的第一水缸、第二水缸以及第三水缸,第一水缸用于盛放浮游植物,第二水缸用于盛放浮游动物,第三水缸用于盛放高营养层次水生物;吸管组件,包括第一虹吸管和第二虹吸管,第一虹吸管设有第一入水口以及低于第一入水口设置的第一出水口,第一入水口位于第一水缸内,第一出水口位于第二水缸内,第二虹吸管设有第二入水口以及低于第二入水口设置的第二出水口,第二入水口位于第二水缸内,第二出水口位于第三水缸内。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能够将多营养级的水生物一同进行暴露实验,方便快捷的实现有关食物链毒素积累的实验。
-
公开(公告)号:CN214218316U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022784939.5
申请日:2020-11-26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IPC: C02F3/32 , C02F101/16 , C02F101/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池塘水质净化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池塘水质净化的垂直集成结构,包括外侧设置有浮球和网片的生物浮床框架,所述生物浮床框架的内侧投放有河蚬,所述生物浮床框架的顶部种植有雍菜,且生物浮床框架的外侧悬挂有悬架。该池塘水质净化的垂直集成结构,通过雍菜、弹性填料和藻类的配合使用,使得集成模式对养殖池塘水质进行上、中、下层生态调控,将中草药水上种植与成熟的藻类定向调控、固定化微生物技术融合,协同强化氮、磷去除效果,进而提高对NO3‑‑N、NO2‑‑N、CODMn、NH4+‑N和PO43—P的处理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