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846098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245373.9
申请日:2024-03-05
Applicant: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鹏峰 , 黄鹏 , 田腾飞 , 韩冠宇 , 孙永利 , 王金丽 , 李檬 , 王浩正 , 刘茜 , 李鹤男 , 葛铜岗 , 尚巍 , 张磊 , 冯宇 , 张岳 , 范波 , 尚军 , 韩雪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城市超量径流调度控制方法。本发明包括确定道路行泄路径;在所述道路行泄路径沿线规划或确定已有的蓄水和排水设施,实现各所述蓄水和排水设施与所述道路行泄路径的过流,进行过流通道打通;获取各所述蓄水和排水设施的分流径流量,确定所述道路行泄路径允许的最大流量;根据所述分流径流量和所述道路行泄路径允许的最大流量,在所述道路行泄路径中的实际流量超过所述道路行泄路径允许的最大流量时,分层次地利用所述蓄水和排水设施“点”的分流能力对道路“线”或“面”的径流量进行控制。本发明充分利用径流路线周围的各类蓄排设施对径流量调整,可以有效的降低超量径流带来的城市灾害危害,降低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
-
公开(公告)号:CN116282771B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545290.7
申请日:2023-05-16
Applicant: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悬浮填料为核心的村镇污水处理系统及处理工艺,处理系统包括预处理单元,预处理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除砂调节池、圆形格栅、碳磷分离池及碳源回收池,氮磷分离池依次与填料型好氧池、填料型缺氧池、承插式平板介质滤池及生态沟渠连接,碳磷分离池的出口还与碳源回收池的进口连接,碳源回收池的出口与填料型缺氧池的进口连接;承插式平板介质滤池的出口与填料型好氧池的进口连接形成回流系统;碳磷分离池的出水端与生态沟渠出水端之间设置超越管线;预处理单元臭气收集罩负压收集预处理单元产生的包含大量空气的臭气,臭气经除臭管道排入填料型好氧池。本发明可解决现有村镇污水处理系统工艺设备复杂、适应性差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409908A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310668857.X
申请日:2023-06-07
Applicant: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C02F9/00 , C02F1/00 , C02F1/52 , C02F1/72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降雨污染快速净化系统与工艺,降雨污染快速净化系统中依次设置有格栅池、快速沉淀池、化学混凝池、分离过滤池及曝气增氧池,格栅池中设置回转式格栅;快速沉淀池的池体中设置有电机,电机通过传动轴带动刮泥板转动;化学混凝池的池体中设置有加药装置和搅拌装置;分离过滤池的池体包括过滤区、导流沉淀区和沉淀集泥区,曝气增氧池的池体设置有曝气区和风机,曝气区设置在曝气增氧池的底部,利用风机向曝气区供氧。本发明降雨污染快速净化工艺可高效去除SS、有机物等悬浮态污染物,削减入河污染物总量,并提升入河雨水的DO,避免雨后水体黑臭问题,同时对磷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改善水质的同时降低水体富营养化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6282771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545290.7
申请日:2023-05-16
Applicant: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悬浮填料为核心的村镇污水处理系统及处理工艺,处理系统包括预处理单元,预处理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除砂调节池、圆形格栅、碳磷分离池及碳源回收池,氮磷分离池依次与填料型好氧池、填料型缺氧池、承插式平板介质滤池及生态沟渠连接,碳磷分离池的出口还与碳源回收池的进口连接,碳源回收池的出口与填料型缺氧池的进口连接;承插式平板介质滤池的出口与填料型好氧池的进口连接形成回流系统;碳磷分离池的出水端与生态沟渠出水端之间设置超越管线;预处理单元臭气收集罩负压收集预处理单元产生的包含大量空气的臭气,臭气经除臭管道排入填料型好氧池。本发明可解决现有村镇污水处理系统工艺设备复杂、适应性差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177746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10409228.5
申请日:2023-04-18
Applicant: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碳排化粪池及其污物处理工艺。本发明的低碳排化粪池包括化粪池,所述化粪池内设置有气提泵,所述化粪池的上部设置有MBBR池,所述MBBR池的上部设置有曝气风机,所述MBBR池的底部设置有穿孔曝气管,所述曝气风机的出气口一部分连接穿孔曝气管的进口,另一部分连接气提泵进气管,所述MBBR池的进水管与气提泵排水管连接,所述MBBR池的出水管与化粪池进水管连接。本发明在传统化粪池基础上引入生物硝化工艺,利用生物硝化产生的硝酸盐抑制产甲烷菌的生长,显著降低了化粪池的运行碳排,装置整体占地小,运行效果稳定,维护成本低,非常适用于替代传统化粪池。
-
公开(公告)号:CN114838784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377878.1
申请日:2022-04-12
Applicant: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降雨积水情态分析的下凹桥水位监测预警系统,包括启动单元、降雨积水情态感知单元、水位数据摄像校核单元、降雨积水情态分析控制中心、下凹桥桥下积水预警警示显示单元及下凹桥桥下道路交通拦截单元;启动单元检测下凹桥处的雨情;降雨积水情态感知单元向降雨积水情态分析控制中心发送积水警示信息;水位数据摄像校核单元校核降雨积水情态感知单元的工作状态及积水信息;降雨积水情态分析控制中心根据水位信息远程控制下凹桥桥下积水预警警示显示单元及下凹桥桥下道路交通拦截单元阻断交通。该系统可通过分析下凹桥降雨积水实时监测数据,从而实现监测下凹桥道路最低点积水水位并实现风险自动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111410304B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010234657.X
申请日:2020-03-30
Applicant: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C02F3/28
Abstract: 一种实现深床滤池低温期快速启动反硝化的方法,包括反硝化提前启动第一阶段、反硝化功能维持第二阶段和反硝化低温期恢复启动第三阶段,所述反硝化提前启动第一阶段是在设定的常温期投加一定浓度的碳源实现初始反硝化挂膜,所述反硝化功能维持第二阶段是在反硝化提前启动第一阶段结束日为起始,按照设定的间隔时间,周期性启动碳源投加系统,所述反硝化低温期恢复启动第三阶段是在冬季低温期需要发挥反硝化功能时继续启动碳源投加系统,直至反硝化达到稳定进入反硝化稳定阶段。该方法可显著缩短低温期反硝化的启动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4291963A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111468795.5
申请日:2021-12-03
Applicant: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C02F9/14 , C02F101/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针对污水处理厂新兴微量污染物去除并降低出水生态风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首先依次经过混凝单元和气浮单元,去除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中非溶解态物质含有的新兴微量污染物,气浮单元出水继续经过臭氧氧化单元,进一步去除溶解性的新兴微量污染物,臭氧氧化单元出水进入消毒单元,消毒单元出水进入生物缓冲单元,生物缓冲单元降解臭氧氧化形成的酚类、醛类中间产物和消毒副产物。本发明结合常规污染指标实现对新兴微量污染物的高效去除,并且降低污水厂出水补充水体的生态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2085317A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2010734959.3
申请日:2020-07-28
Applicant: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面向供水管理需求的缺水城市多水源精细匹配方法,包括城市分类用水需求量的精准测算及多水源精细匹配策略;所述城市分类用水需求量的精准测算是构建区分近期和中远期需水量、建成区和在建区用水指标、拟合值与保障值需水量的差异化测算;所述多水源精细匹配策略是将传统水源及包括达标尾水、高品质再生水、雨水和海淡水在内的非传统水源统筹使用,将传统水源优先用于居民生活用水,最大化利用达标尾水、雨水优先保障生态用水,高品质再生水优先用于绿化和道路等城市杂用水。该方法通过月度需水的精准测算,可实现城市用水精细化管理并为缺水城市多水源统筹调度,尤其是非传统水源开发利用项目的决策提供方法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6396118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1002605.X
申请日:2016-11-14
Applicant: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C02F3/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3/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污染封闭型景观水体循环净化系统,包括景观水体,景观水体的一端连接有引水管,引水管上设置有提升泵,引水管的另一端连接在高负荷潜流人工湿地系统前端上,高负荷潜流人工湿地系统的后端连接有补水管,补水管连接在景观水体的另一端上,景观水体中的水经提升泵和引水管进入高负荷潜流人工湿地系统净化,净化后的水经补水管流回至景观水体;景观水体中设置有若干个生态浮岛和光伏喷泉。本发明工艺流程简单,技术集成度高,运行成本较低,综合效能较优,以水动力循环技术为主体工艺,综合集成离线净化、原位修复技术措施,在促进水体流动的前提下,削减水体自身污染物,达到“水清水动”双重水质保持功能,工艺原理简单,效果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