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13888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964769.9
申请日:2024-07-18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冰/岩界面脱黏微型离心试验装置和方法。本发明涉及力学性能测试技术领域。装置包括温控箱、转盘、驱动件、高速摄像头、和多个角度调节器,转盘水平设置在温控箱内,多个角度调节器以同一圆心相同半径等距离周向设置在转盘上,驱动件与转盘传动连接,以驱动转盘绕该圆心自转;高速摄像头设置在转盘的上方,用于记录位于角度调节器上的试样状态。本发明的试验方法采用上述的冰/岩界面脱黏微型离心试验装置。本发明通过单次试验可实现同时对多个试样进行加载,同时对多个试样、不同工况试样进行试验的界面强度测试试验,从而缩短试验耗时,并降低操作引起的离散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14910492B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210608151.X
申请日:2022-05-31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G01N2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CT扫描的滑带土干湿过程模拟装置与方法,所述模拟装置包括控制系统、压力室、试样桶和供液系统,所述试样桶内放置有滑带土试样;所述压力室内放置试样桶,所述压力室用于为试样桶内的滑带土试样提供轴向压力,以模拟滑带土的上覆荷载;所述供液系统用于向压力室内输送不同离子浓度液体,以调节试样桶内滑带土试样的含水量;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控制供液系统的启停,使得滑带土试样内的含水量发生变化,以模拟滑带土的干湿过程。本发明通过渗析原理来改变滑带土内的含水量,来模拟滑带土在库水周期波动条件下的干湿过程,可以在不扰动滑带土试样的情况下通过CT扫描设备观察滑带土内部的结构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6612606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470351.8
申请日:2023-04-27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综合标准变形指数的滑坡预警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如下步骤:S1,数据采集:选择坡表具有代表性的变形关键位置布设变形监测装置,持续收集该点位置的累积位移时间序列和坡变形速度时间数据;S2,最值归一化或均值归一化将位移速度归一化;S3,速度位移概率密度分布正态性检验:计算归一化后的速度位移概率密度分布,检查其是否满足正态性分布,满足,则认为其处于稳定状态,不满足,则进入下一步;S4,累计概率拟合:获得滑坡位移速度的总的累积概率分布函数;S5,标准正态化转换及综合标准变形指数输出;S6,预警等级划分及输出。本发明分析过程不考虑滑坡的体积、材料属性等,有较强的泛化性,可适用于各类滑坡变形预警中。
-
公开(公告)号:CN114440820B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2210032026.9
申请日:2022-01-12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滑坡水下变形特征转移监测设备与方法,浮标安装于漂浮物上,定位单元安装于浮标,用于获取浮标的坐标数据;锚锭用于固定于水下滑体内;壳体呈中空设置,安装于浮标,绕线轮毂通过绕线轮轴可轴向旋转安装于壳体内,拉线一端缠绕至绕线轮毂上,另一端穿过壳体与锚锭连接,驱动机构驱动绕线轮毂轴向旋转;拉线长度测量单元测量拉线的收放长度,拉线姿态测量单元测量拉线姿态,拉线松紧状态获取单元获取拉线松紧状态。通过监测获取水下滑体变化数据,结合对水面浮标的定位,反演计算水下变形点的空间状态变化,减小了误差;避免了长江水流动态流速以及船舶等交通因素造成的涌浪干扰,提高了水下滑体监测点位移监测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716226B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0397665.5
申请日:2022-04-15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固废冷拌再生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沥青混合料包括以下组分:粗废弃沥青混合料1500‑3000份;细废弃沥青混合料1000‑2000份;粉煤灰20‑200份;矿渣10‑100份;矿粉20‑100份;分散剂10‑50份;沥青乳液60‑200份;碱液20‑200份;水10‑200份。先将粗细废弃沥青混合料、粉煤灰、矿渣、矿粉、分散剂充分混合,再加入碱液和水,最后加入沥青乳液混合均匀即可。该沥青混合料改善了冷再生混合料早期强度不足的问题,突破了传统冷再生技术的性能极限,力学性能显著提升;同时原料易得,实现了固废利用和节能减排,制备简单,成本低,易于工业化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327075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0932587.4
申请日:2022-08-04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土体浸泡室内模拟装置及方法,所述模拟装置包括加压气泵,用于提供一定压力气体;水流驱动发生器,其一侧底部设有进水口,另一侧设有出水口,所述水流驱动发生器的顶部还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远离水流驱动发生器的一端与加压气泵连接;浸泡池,包括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一端与浸泡池连接,另一端与水流驱动发生器的出水口连接;抽气泵,所述抽气泵与浸泡池的出水管连接;伺服控制系统,其包括连接在进气管上的第一电磁控制阀、连接在进水管上的第二电磁控制阀和连接在出水管上的第三电磁控制阀。本发明通过模拟库水涨落的建压到稳压再到浸泡的整体过程,实现了从土样浸泡到排水的全自动化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2818597B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110130434.3
申请日:2021-01-29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G06F30/27 , G06N3/00 , G06Q10/04 , G06F11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滑坡点位移预测方法、预测设备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重构形成重构项,采用结合t检验的CEEMD分解方法,分解出高频项、低频项和趋势项;将原始项、重构项、高频项和低频项作为周期项输入参数待选项,将趋势项作为趋势项输入参数待选项;使用CEEMD将滑坡累计位移时间序列数据得到滑坡位移周期项和滑坡位移趋势项;将滑坡位移周期项与周期项输入参数待选项对比进行优选;将滑坡位移趋势项与趋势项输入参数待选项对比进行优选;对群智能优化算法进行优选,与SVR模型结合,得到滑坡累计位移预测结果。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对滑坡位移影响较大的诱发因素进行优选,基于多群智能优化算法建立SVR预测模型,可提高预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636614A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210293643.4
申请日:2022-03-24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控的岩体干湿循环可视化试验系统,包括:渗流系统、应力加载系统、温湿度控制系统、数据采集系统;所述渗流系统包括内筒、恒压泵、渗流管路,所述内筒设置在岩样室内部,所述恒压泵设置在所述岩样室外部;所述应力加载系统包括围压室、下压力垫块、压力供给装置,所述下压力垫块铺于岩样与底座之间,所述压力供给装置用于给岩样提供轴向的压力和围压;所述温湿度控制系统包括温度调控模块和湿度调控模块;所述数据采集系统包括数据收集系统和CT扫描系统;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可调控的岩体干湿循环可视化试验系统的试验方法。本发明可实现不同渗透压力梯度下和不同温湿度下应力加载的干湿循环渗流试验。
-
公开(公告)号:CN114440820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210032026.9
申请日:2022-01-12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滑坡水下变形特征转移监测设备与方法,浮标安装于漂浮物上,定位单元安装于浮标,用于获取浮标的坐标数据;锚锭用于固定于水下滑体内;壳体呈中空设置,安装于浮标,绕线轮毂通过绕线轮轴可轴向旋转安装于壳体内,拉线一端缠绕至绕线轮毂上,另一端穿过壳体与锚锭连接,驱动机构驱动绕线轮毂轴向旋转;拉线长度测量单元测量拉线的收放长度,拉线姿态测量单元测量拉线姿态,拉线松紧状态获取单元获取拉线松紧状态。通过监测获取水下滑体变化数据,结合对水面浮标的定位,反演计算水下变形点的空间状态变化,减小了误差;避免了长江水流动态流速以及船舶等交通因素造成的涌浪干扰,提高了水下滑体监测点位移监测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137985B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0527817.4
申请日:2021-05-14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滑坡深部多集成传感器布设设备及布设方法,贯入式监测体包括套管和传感器贯入剪,传感器贯入剪呈剪刀状设置,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在上下向相向转动或背向转动,以使传感器贯入剪具有初始位置和监测位置;传感器贯入剪位于初始位置时,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的受压部端部在上下向间隔设置,传感器贯入剪位于监测位置时,受压部相向移动,剪切部从安装孔穿出以剪切滑体;监测体布设系统驱动传感器贯入剪由初始位置移动至监测位置。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套管上安装剪刀状的传感器贯入剪,剪切部剪入土体,受力平衡,对套管要求小;布设装置为局部静力施加设计,静力平衡,不易翻折,对拉绳的要求低,也不会产生缠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