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阴极多自由度运动微电铸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290437A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310239145.2

    申请日:2013-06-1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阴极多自由度运动微电铸装置,在装置底座(1)上设有安装平台(11),电铸槽(3)设在装置底座(1)上,安装平台(11)上设有阴极水平往复平移机构,阴极水平往复平移机构上设有阴极垂直升降机构,阴极垂直升降机构上设有阴极定轴旋转机构,阴极装夹单元(13)安装在阴极定轴旋转机构上,阳极装夹单元(21)和阴极装夹单元(13)竖直置于电铸槽(3)内呈彼此面对。本发明的阴极运动系统可实现电铸过程中阴极在电铸液中水平往复移动、定轴转动及两种运动的耦合,并引入了随动式屏蔽挡板,能有效改善铸层厚度均匀性、消除电铸过程中析出气体对铸件质量的影响。同时运动控制系统可控制运动参数,最大限度提高电铸的效率,获得致密、均匀铸层。

    一种利用超声频振动实现聚合物熔融塑化的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261266B

    公开(公告)日:2011-05-11

    申请号:CN200810031054.9

    申请日:2008-04-1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超声频振动实现聚合物熔融塑化的测试装置,在机座(9)上设有料筒(4),料筒(4)内设有毛细管口模(18)、工具头(5)、热电偶(2)、加热圈(3)和高温熔体温度压力传感器(19),导柱(8)下端设在机座(9)上,导柱(8)上端设有机架(11),机架(11)上设有液压传动与控制系统,在导柱(8)上滑动设有导向支座(16),导向支座(16)上设有超声波振动系统,工具头(5)与超声波振动系统传动连接,超声波振动系统与液压传动与控制系统传动连接,在超声波振动系统上设有位移传感器(12),高温熔体温度压力传感器(19)和位移传感器(12)与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电连接。本发明功能上既可同时实现聚合物材料的超声振动熔融塑化和超声塑化成型性能检测,又可满足聚合物常规加工性能测试的需要。

    一种螺旋流体流动性测试模具

    公开(公告)号:CN1837776A

    公开(公告)日:2006-09-27

    申请号:CN200510031353.9

    申请日:2005-03-2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螺旋流体流动性测试模具,主要包括模具座板,在模具座板上依次有支撑垫块,加热板,动模板,动模镶板,定模板,动模镶板通过镶嵌轨道安装在动模板上,拆卸方便,在动模镶板中心处镶嵌有浇口镶块,动模镶板的型腔为螺旋线形式,其末端设计镶嵌堵块,使螺旋线型腔既可用于“封闭式”研究也可用于“开放式”研究。采用本发明可测试不同注射成型工艺条件下流体的流动型;测试不同浇口形状和尺寸条件下流体的流动型;本发明可实施的测试对象包括:聚合物熔体的流动性,粉末喂料熔体的流动性;本发明测试流体流动性的功能齐全,通用性强,模具结构紧凑。

    一种适宜于等径角挤压方法制备块体纳米晶材料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704485A

    公开(公告)日:2005-12-07

    申请号:CN200410023275.3

    申请日:2004-06-0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加热装置的生产超细晶材料的模具,尤其是一种适宜于等径角挤压方法制备块体纳米晶材料的装置。它由外模5,内模8,顶杆1,脱模杆(孔)7和加热装置组成,其特征在于:内模8和外模5之间的配合锥度为2~6°;内模8由平模3与凹模2构成一倒锥台;两者之间采用销钉插入销孔4定位;内模8的凹模2上开有挤压通道6,所有的剪切变形力均由凹模2承受。在实际应用中,本发明操作方便,安全可靠,加热温度可控,能够实现多晶材料的晶粒细化,获得超细晶结构或纳米晶结构材料。

    金属微结构模芯的分段式电铸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21046B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761174.X

    申请日:2024-12-0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微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属微结构模芯的分段式电铸方法,针对金属微结构电铸模芯过程中易产生的微结构复制质量差、翘曲变形严重和厚度分布不均以及电铸效率低的问题,分别建立电源参数与微结构成型,内应力以及电场屏蔽与厚度分布均匀性的关系,系统性地将电铸过程分为三段,对应于模芯的微结构层、过渡层和基底层,每段使用合适的电铸工艺参数,确定各层厚度和分段处电流切换方式,实现金属微结构电铸模芯的高效高质量成型。

    钢丝圈定位工装及钢丝圈缠绕机
    6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329103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660712.6

    申请日:2024-11-2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钢丝圈缠绕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钢丝圈定位工装及钢丝圈缠绕机,钢丝圈定位工装包括基座、导轨、内圈定位机构以及外圈夹持机构。多个导轨沿圆周方向依次间隔地布置在基座上,导轨沿圆周的径向方向延伸。内圈定位机构连接于基座上,其包括多个内圈定位轮,各内圈定位轮可滑移地连接于对应的导轨上,内圈定位轮支抵在钢丝圈的内圈表面。通过调整各内圈定位轮的位置,使其能够适应不同直径钢丝圈的装夹。外圈夹持机构也连接于基座上,其包括多个外圈定位轮,各外圈定位轮可滑移地连接于对应的导轨上,其支抵在钢丝圈的外圈表面上。外圈定位轮可相对于内圈定位轮靠近或背离,通过调整两者的位置,能够实现对钢丝圈的夹持或释放操作。

    金属微结构模芯的分段式电铸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21046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761174.X

    申请日:2024-12-0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微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属微结构模芯的分段式电铸方法,针对金属微结构电铸模芯过程中易产生的微结构复制质量差、翘曲变形严重和厚度分布不均以及电铸效率低的问题,分别建立电源参数与微结构成型,内应力以及电场屏蔽与厚度分布均匀性的关系,系统性地将电铸过程分为三段,对应于模芯的微结构层、过渡层和基底层,每段使用合适的电铸工艺参数,确定各层厚度和分段处电流切换方式,实现金属微结构电铸模芯的高效高质量成型。

    一种低应力盘式多层膜双槽刷镀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064952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206256.1

    申请日:2024-02-2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nventor: 张露 杨迪 蒋炳炎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低应力盘式多层膜双槽刷镀装置,包括电镀槽模块、阴极模块;其中,电镀槽模块包括电镀槽、密封圈、阳极夹具、阳极;阴极模块包括阴极转台、阴极;阴极转台内固定有阴极,通过阴极转台控制其旋转,电镀槽的周向设有限位块,保证电镀槽不随阴极旋转,电镀槽内设有交替的两个电镀液槽以及两个水槽,分别用于不同镀层的成型以及镀层表面电镀液的清洗,电镀槽内装有阳极夹具以及可更换阳极,所述低应力盘式多层膜双槽刷镀装置能够通过控制其旋转进而调控镀层成分、镀层厚度,以及电镀位置实现多层膜的成型,可根据生产需求选择对应的电镀液以及阴、阳两极,并可通过优化电镀工艺参数、改变电镀液成分等实现低应力多层膜成型。

    基于空心微针阵列的血液离子浓度传感芯片及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473551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725452.5

    申请日:2023-06-1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适用于血液离子浓度即时检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空心微针阵列的血液离子浓度传感芯片及检测装置,血液离子浓度传感芯片包括芯片基片,芯片基片的底面设置有空心微针阵列,芯片基片的顶面设置有多组储血分析腔和触手参比电极、环形辅助电极与多个神经元工作电极的三电极体系,储血分析腔内设置有吸纸;该三电极结构能在多组储血分析腔内同时进行多离子多通道同时检测,提高血液离子浓度分析速度和准确度,简化芯片的整体结构,能适应批量化生产;将血液离子浓度传感芯片接入到该检测装置上就能检测得到离子浓度样本,通过该检测装置无需医护人员操作就能实现便捷式血液离子浓度即时检测,扩大了产品的使用范围,适应性广。

    一种可视化的飞机起落架缓冲器试验件

    公开(公告)号:CN116202732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310287819.X

    申请日:2023-03-2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视化的飞机起落架缓冲器试验件,用于研究起落架缓冲器内部阻尼孔处的气液两相流,同时揭示不充分流动对缓冲器性能的影响;所述试验件包含透明窗口、外筒、连通管、液位变送器、传感器、阻尼孔、活塞杆以及柱塞杆,透明窗口使用航空级有机玻璃,用于观测内部介质的流动状况;连通管连接上下腔,可通过开闭来改变缓冲器试验件内部液体介质的流动模式;液位变送器安装于试验件顶端,用于实时监测内部液面高度。该缓冲器试验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搭配试验台架能够模拟真实工况下内部介质的充填流动,监测各项指标,指导起落架缓冲器的设计。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