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线/棒状形貌硅酸锰锂的水热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94173B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210113571.7

    申请日:2012-04-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电化学电源材料制备技术领域的一种有机物添加剂辅助水热合成一维纳米形貌硅酸锰锂正极材料的方法。本发明利用廉价的有机物添加剂聚乙烯醇(PVA)、抗坏血酸(VC)作形貌导向调控剂,采用简单易行的软模板法结合水热合成方法直接得到一维纳米形貌硅酸锰锂正极材料;同时原位引入碳源,通过进一步的煅烧工艺原位生成Li2MnSiO4/C复合正极材料,提高了电极电化学性能。相对于固相法、溶胶凝胶法,更易得到纯相,电极的电池充放电性能也得到较大提高。该合成方法提供了制备硅酸锰锂一维纳米正极材料的方法,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种钾掺杂铁锰基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560555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658686.3

    申请日:2024-1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钾掺杂铁锰基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电化学储能技术领域。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称量好的原料按金属元素摩尔比混合并球磨后压片,高温煅烧,然后通过调控冷却速度实现对锰空位精修调控;所述钾掺杂铁锰基正极材料的化学通式为:Na0.67KsMn0.5‑0.8Fe0.5‑0.2O2,所述的锰空位含量与冷却速度之间关系是:Y=0.15623+0.04976e‑x/19.18786,其中x表示冷却速度,Y表示锰空位含量。本发明通过调控冷却速度实现锰空位的精细调控,一方面可以提高正极材料的晶构稳定性,另一方面可以促进钠离子高效传输;本发明巧妙地将掺杂改性、缺陷工程与电化学性能结合在一起,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适合大规模商业化生产。

    一种双相层状钾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41925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570578.0

    申请日:2024-11-06

    Inventor: 罗绍华 丛君 王庆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相层状钾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钾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化学通式为Kx(Mn0.25Fe0.25)1‑yCryO2,其中,0.3≤x≤0.5,0.85≤y≤0.95;钾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具有P3/O3双相层状结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照摩尔比K:Mn:Fe:Cr=1.05x:0.25(1‑y):0.25(1‑y):y称取钾源、锰源、铁源、铬源并进行球磨,得到前驱体粉末;(2)将前驱体粉末进行压片处理,将压好的片放入瓷舟中;(3)将瓷舟放入马弗炉中煅烧;本发明通过对钾含量调节和过渡金属掺杂调控,制备得到的双相层状钾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具有高容量、高稳定性优势。

    酸洗铁红作为负极材料的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08695512B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1810613768.4

    申请日:2018-06-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能源储能材料领域,涉及一种酸洗铁红作为负极材料的用途。所述酸洗铁红用作负极材料,或者所述酸铁铁红经改性后用作负极材料。本发明的方法以酸洗铁红为原料制备Fe2O3负极材料,降低了锂离子电池的生产成本,同时延伸酸洗铁红的应用链,提高酸洗铁红的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尤其是通过本发明所述改性的方法合成的改性的酸洗铁红用作负极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能够缓解目前的能源危机,为规模化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环保社会效益。

    一种硫化钴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370707B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2010186238.3

    申请日:2020-03-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硫化钴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硫化钴基复合材料为CoS2@NC;所述硫化钴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使用沉淀法合成ZIF‑67前驱体;(2)将上述ZIF‑67前驱体转移至管式炉中,在惰性气体环境中进行煅烧,得到氮掺杂碳包覆的钴基纳米材料Co@NC;(3)将上述氮掺杂碳包覆的钴基纳米材料Co@NC作为Co源,取硫粉作为硫源,将二者充分混合后,在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二次煅烧,得到所述硫化钴基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得到的硫化钴基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良好、比表面积高、结晶性良好;应用于锂空气电池之中拥有较高的比容量以及循环性能,且制备方法简单,适合大规模生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