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126753A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2010937407.2
申请日:2020-09-0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板带材热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辊式淬火机的金属板带材测温装置和控温方法;该金属板带材测温装置包括:防护机构、防水箱、吹扫机构和测温机构;该金属板带材测温装置安装于辊式淬火机的辊压淬火段(7)后与常压淬火段(8)前的过渡辊道(9)之间,无需接触金属板带材即可完成测温;该金属板带材测温装置的控温方法包括:速度控温法和水量控温法;分别通过改变金属板带材运行速度和辊压淬火段水冷喷嘴(37)的喷水量来控制金属板带材的温度;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属板带材淬火热处理过程直接测温难的问题,并实现了金属板带材淬火热处理过程更精确的冷却路径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0551878A
公开(公告)日:2019-12-10
申请号:CN201910971057.9
申请日:2019-10-12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高强度超高韧性低密度双相层状钢板,按照质量百分计,所述钢板中包含合金成分:C:0.200-0.320%,Mn:0.600-2.000%,Si:0.200-0.600%,Al:2.000-4.000%,Ni:0.300-1.200%,B:0.001-0.005%,控制P、S含量为:P≤0.012%,S≤0.005%,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不可避免的杂质包括H、N等,且H≤2.0ppm,N≤45ppm;所述钢板由铁素体和马氏体双相组成,铁素体为高温δ铁素体,马氏体为板条马氏体,δ铁素体在板条马氏体中呈层状分布;铁素体的体积分数≤30%。本发明还包括制备方法,采用高温两相区(铁素体+奥氏体两相区)轧制工艺,在轧制后在线淬火将钢板淬火至室温,以将轧制获得的层状组织保留至室温,获得室温下铁素体+马氏体两相层状组织,使钢板具有优良力学性能,如沿轧制方向的屈服强度≥1000MPa,抗拉强度≥1600MPa,延伸率≥8.0%,-40℃钢板表面V型缺口夏比冲击功平均值≥350J等。
-
公开(公告)号:CN110129543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910448207.8
申请日:2019-05-2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处理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极薄板带钢基于辊压式淬火机的淬火工艺方法。本淬火工艺方法包括液压压下控制工艺、辊缝控制工艺、辊速控制工艺和水比控制工艺,液压压下控制工艺,通过液压伺服系统控制辊缝和液压压下力,约束板带钢淬火变形;辊缝控制工艺通过调整机架中上下辊间距离,控制板带钢淬火变形的约束力及板带钢上表面水流状态;水比控制工艺通过调节板带钢上、下表面辊压式淬火机各喷嘴水量比,控制板带钢淬火后变形。本发明提高极薄高强板带钢淬火后平直度,提高板带钢淬火均匀性和平直度,有效消除板带钢淬火变形,消除边浪、中浪等板带钢淬火板形问题,改善板带钢淬火后纵向头尾上翘、下扣等板形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913872B
公开(公告)日:2019-07-16
申请号:CN201810775470.3
申请日:2018-07-1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板带材热处理装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金属板带材辊式淬火速度控制系统及方法,控制系统由高压区和低压区辊道传动系统组成,针对板带材不同淬火冷却阶段分别实施高压区、低压区、高‑低压区速度控制方法。该系统及方法可实现辊式淬火机辊道复杂速度、加速度、正反转、启停组合控制策略,控制精度高、同步性好、故障率低,可满足不同规格、不同品种金属板带材复杂热处理工艺需求,显著提升板带材淬火冷却板形、均匀性和表面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9033505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603507.4
申请日:2018-06-0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09 , G06N3/045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轧钢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超快冷温度控制方法,可提高温度控制精度与系统稳定性。本方法综合收集众多实际冷却信息,经过主成分分析法选出最主要的9个影响因素,以这9个参数为输入层单元,冷却时间为主要输出层单元,构建深度神经网络框架。深度学习通过深层次挖掘其间联系特征,准确预报待冷却钢板的冷却时间,最终实现温度模型的精确控制。本发明对现场冷却工艺数据充分挖掘,保证首块冷却命中率。模型充分考虑各冷却影响因素,使得轧后控冷模型的准确性和鲁棒性更强,能够有效的减少系统上线调试时间,降低学习成本,缩短产品研发周期。上线实测后,在控冷指标为±20℃条件下命中率可达96.3%,比传统模型命中率提高约4%。
-
公开(公告)号:CN108627534A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810439970.X
申请日:2018-05-04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1N25/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5/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热处理工艺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钢板辊式淬火冷速测试方法及装置。该装置测温点覆盖钢板差异温降区域,钢板温度记录仪内嵌入特厚钢板;钢板辊式淬火冷速测试方法包括钢板加减速淬火、钢板摆动淬火、钢板表面射流参数动态调整三个过程。该方法具有测温点覆盖范围全面、测试用板少、操作方便、测试过程故障率低、测试数据准确性高等优点,适用于厚度大于100mm钢板辊式淬火过程冷速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08326051A
公开(公告)日:2018-07-27
申请号:CN201810084659.8
申请日:2018-01-29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铝板生产的控制冷却及控制轧制领域,涉及一种铝合金板材耦合制备工艺方法。厚板轧制最大的问题就是压缩比小,轧制时变形难以渗透到心部,导致心部和表面晶粒度差别较大,本发明通过对铝板利用道次间冷却的方式,将轧制与冷却耦合控制,实现良好的差温轧制效果,促进了表面晶粒的细化,增强了变形渗透性,提高心部质量,改善了轧件侧向双鼓形等板型缺陷,提高了成材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048637A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810128793.3
申请日:2018-02-0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1D1/667 , C21D9/46 , C21D11/005
Abstract: 一种200‑300mm超厚钢板基于辊式淬火机的淬火热处理工艺,包括喷水参数控制工艺、辊速控制工艺、淬火时间控制工艺、板形控制工艺,该工艺:1、喷水参数控制工艺设定钢板辊式淬火过程水量、水压参数,并实施动态调整,实现钢板高强度、高效率淬火;2、辊速控制工艺控制钢板辊式淬火过程加速度和摆动参数,实现钢板高均匀性淬火;3、淬火时间控制工艺设定钢板淬火时间和冷速,实现钢板淬火过程温度精确控制;4、板形控制工艺通过控制钢板淬火过程水量比和辊缝,实现钢板高平直度淬火。该方法具有钢板淬火冷速及终冷温度控制精确、淬火后板形好、淬火均匀性好、淬火过程节水节能效果明显、淬火生产效率高的优点,适用于200mm~300mm厚的特厚钢板连续辊式淬火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7760830A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申请号:CN201711282218.0
申请日:2017-12-0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1D1/18 , C21D1/60 , C21D9/0081 , C21D11/00
Abstract: 一种大单重、大断面特厚钢板辊式淬火过程的控制方法,包括比热模型、热传导系数模型,温度场模型以及修正模型。其实现过程为,首先输入钢板参数,包括厚度、长度、含碳量;工艺规程,包括辊道速度,加速度等;实测参数,包括出炉温度、空冷后温度、返红后温度等。利用温度场模型并调用比热模型、热传导系数模型依次对冷却空冷段、水冷段、返红段进行计算,并分别通过修正模型对温度场进行修正。模拟结果为得到一组不同厚度处冷却曲线及冷速曲线。该控制方法的优点在于结合生产实际情况,得到符合实际的温降、冷速曲线,通过模型计算替代部分实际调试过程,可用于指导工艺规程的调整,节约生产成本,并能获得板形良好的产品。
-
公开(公告)号:CN106834634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088808.3
申请日:2017-02-1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1D1/667 , C21D1/40 , C21D9/0062 , C21D11/0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淬火实验装置及淬火实验方法,涉及铝合金热处理装备及工艺模拟机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的淬火实验装置容易导致铝合金板带材的板形质量和综合力学性能降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所述的淬火实验装置,包括:冷却机构;冷却机构包括:水箱,水箱的上部区域设置有冷却喷嘴组件,冷却喷嘴组件设置有至少两排喷嘴,喷嘴包括有用于实现喷水的喷水嘴和用于实现喷气的喷气嘴,且喷嘴采用高压倾斜射流的冷却方式;水箱的下部区域设置有用于对水箱中的冷却水进行加热的加热器;喷气嘴的进风口通过送风管道连通有变频风机,且送风管道的接口处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一流量计和第一阀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