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催化氧化去除新污染物的装置及成套装备

    公开(公告)号:CN117776330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410061085.8

    申请日:2024-0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催化氧化去除新污染物的装置及成套装备,用于水质净化,催化氧化去除新污染物的装置包括外管、药剂输送组件和紫外光源,外管的入口连通外部的水体,紫外光源设在外管内,外管的内侧壁和紫外光源之间形成环状间隙空腔,药剂输送组件用于向环状间隙空腔内输送外部的氧化剂;药剂输送组件包括药剂分配器,药剂分配器设置在环状间隙空腔内,药剂分配器在外管的轴向上设置有多个药剂出口。在不同位置处向水体中输入氧化剂,提高了氧化剂的输入量和分配的均匀性,在环状间隙空腔内的各个位置与紫外线反应产生较高浓度的活性自由基,从而提升对水体的净化效果与净化效率。

    河道排口用双模态水质净化和生态重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34223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684020.0

    申请日:2023-12-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河道排口用双模态水质净化和生态重建方法,该方法包括控制组件启动检测组件对生态净化装置内部的污水进行监测,生态净化装置被设置于入河排污口的地表水体中;控制组件根据检测组件的监测结果,判断生态净化装置内的水质情况;当水质处于第一标准范围时,控制组件启动净水组件,净水组件向生态净化装置内部输送净化药剂与污水混合作用;当水质处于第二标准范围时,控制组件启动修复组件,修复组件向生态净化装置内部输送益生菌液及有益藻液。这种方法通过实时监测水质,并根据监测结果启动不同的处理组件,实现了对污水的定向净化和生态修复。可以适应不同水质情况下的处理需求,有助于维护水体的健康和环境的良好状态。

    一种用于污水检查井消毒除臭的车载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606471B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010398451.0

    申请日:2020-05-12

    Abstract: 一种用于污水检查井消毒除臭的车载装置,装置内闭合态主反应器通过管缆收放装置从检查井上方插入,闭合态主反应器降至井底与管道内污水流动方向垂直,打开水质在线监测器;通过控制框架拉索缓慢展开反应器,打开超声波发生器;打开臭氧发生器和紫外光灯管,使臭氧通过空压机从纳米气泡曝气盘大量释放纳米气泡,对管道内的细菌和病毒进行高效灭活,并降解管道内臭气;消毒完成,框架拉索收放装置收合主反应器,缆管收放装置将反应器从污水检查井中拉出。可放置于车上,无需人工进行井下操作,可根据需求调整消毒除臭的检查井位置。超声、紫外光催化和臭氧纳米气泡复合型消毒技术处理效率高,减少污水和气溶胶中病毒和致病菌向环境扩散的可能性。

    一种用于压力管道透气井的消毒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547809B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2010399324.2

    申请日:2020-05-12

    Abstract: 一种用于压力管道透气井的消毒装置,包括主机,主机上连接有驱动模块、伸缩臂模块和检测模块,消毒装置后部连接有消毒模块,消毒模块、检测模块与信息收集控制服务器相连;消毒模块包括臭氧发生器和与臭氧发生器相连的曝气管,曝气管采用柔性波纹管结构,曝气管上设有纳米曝气盘;主机为耐腐蚀套管结构,外层套管为密封舱体,内层套管与曝气管相连;检测模块包括沉积物探测器、压力传感器、ORP探头和红外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实施中,利用臭氧紫外光组合技术实现长距离透气井内致病菌和病毒去除,减少它们进入排水设施和污水处理设施的可能性,提高污水管道内消毒效率,对管道中的气溶胶内的病毒、臭气和有机物也能进行部分去除,保护公共卫生安全。

    一种用于管网排口病毒防控及净水除臭的封闭式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33341B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0394198.1

    申请日:2020-05-11

    Abstract: 一种用于管网排口病毒防控及净水除臭的封闭式处理方法,排口对接单元与排水管网的排口相连,将排口出水导入壳体承载单元;所述壳体承载单元置于地表水体中,内设多级叶轮单元、旋转布水单元及紫外‑臭氧自调节单元;氧化剂供应单元可根据多级叶轮单元反馈的排口出水量调节双氧水和二氧化氯溶液的供应量;所述多级叶轮单元具有缓冲消能、搅拌混合、流量测定、水力发电等作用;所述旋转布水单元将排口出水均匀分配至紫外辐照单元;所述紫外‑臭氧自调节单元可实现排口出水的高效灭菌、水质净化及恶臭去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适用性强、易于实施、快捷高效、功能多样、操作灵活等突出特色。

    一种联合多元氧化剂和紫外的排放口灭毒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06469B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2010393323.7

    申请日:2020-05-11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联合多元氧化剂和紫外的排放口灭毒方法,将所述多功能轮轴固定于市政管网的排放口,所述多元氧化协同紫外灯安装于多功能轮轴,所述运行控制装置和动力传动装置安置于排放口外,利用所述多元氧化协同紫外灯通过多种氧化剂和紫外灯的联合物化作用对排放口管内水体进行灭毒、净水和除臭。本发明充分利用排放口的内部空间,通过多功能轮轴和动力传动装置的精巧设计实现多元氧化协同紫外灯在排放口内的安置与转动,并通过多元氧化剂与紫外灯的联合作用以及运行控制装置的多功能调控实现排放口出水的高效灭毒、水质净化及恶臭去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适用性强、易于实施、快捷高效、功能多样、操作灵活等突出特色。

    一种用于长距离管道消毒灭菌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33344B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2010398524.6

    申请日:2020-05-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长距离管道消毒灭菌系统,包括管道驱动装置、管道净化装置和控制终端,管道净化装置包括曝气管,曝气管上安装有若干个消毒组件,消毒组件包括臭氧氧化组件、紫外光照射组件、电离辐射净化组件和超声波发生组件,曝气管的开口端连接臭氧发生器,臭氧发生器又与变频空压机连接,曝气管的另一端连接管道驱动装置,管道驱动装置用于带动管道净化装置在污水管道中移动,控制终端用于远程控制管道驱动装置在污水管道内的移动以及控制管道净化装置的正常工作,本发明还相应公开一种消毒灭菌系统的使用方法,本发明融合多种消毒技术以增强对污水的消毒灭菌能力,弥补了单一消毒技术覆盖面小的问题,同时消毒副产物较少。

    排水管道源头控污多级生化处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790375B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1910989491.X

    申请日:2019-10-17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排水管道源头控污多级生化处理系统,包括:链条式导轨、悬挂式支架、生物膜填料及曝气组件。所述链条式导轨安装于检查井及排水管道内,所述悬挂式支架悬挂于链条式导轨,所述生物膜填料嵌套于悬挂式支架,所述曝气组件对排水管道中的污水进行曝气增氧。本发明充分利用检查井及排水管道的内部空间,通过链条式导轨和悬挂式支架的精巧设计实现生物膜填料及曝气组件在排水管道内的运送与安置,并通过曝气组件的多级鼓风强度调控与排水管道的管式反应器特性的耦合实现污水的多级AO生化处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适用性强、易于实施、功能多样、操作灵活、效果显著等突出特色。

    用于河道排口病毒防控的多级处理系统及运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06468A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2010393318.6

    申请日:2020-0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河道排口病毒防控的多级处理系统及运行方法,其特点是该多级处理系统由氧化剂供应模块、紫外氧化联用模块和生物生态处理模块组成,所述氧化剂供应模块置于河道排口附近,用于向紫外氧化联用模块供应双氧水、二氧化氯溶液及臭氧等绿色氧化剂;所述紫外氧化联用模块通过紫外和多种氧化剂的联合作用,对排口出水中的病毒进行高效灭活,并兼具水质净化和臭味去除功能;所述生物生态处理模块通过微生物的分解和同化作用、滤膜的截留和过滤作用以及植物根系的吸附和吸收作用实现排口出水的深度处理。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良好的环境、生态、社会及经济收益等优点,实现排口出水的病毒防控、水质净化及恶臭去除目标。

    一种用于压力管道的自发电消毒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11547833A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2010398453.X

    申请日:2020-05-12

    Abstract: 一种用于压力管道的自发电消毒机器人,电动机驱动机械爪装置使机器人在管道内自由移动,并通过远程操控机器人牵引曝气管、纳米曝气盘、紫外光灯环在管道内精准移动和锁定。本发明利用透气井的长距离压力管道作为处理反应池增加消毒接触时间,通过臭氧紫外光组合消毒技术对压力管道内污水和气溶胶内的细菌和病毒完成高效灭活。同时,通过螺旋桨发电装置将压力管道内水流的动能转化为电能,节省管道机器人能耗并生产清洁能源。本发明可通过机械爪的长度和支撑臂角度进入不同管径的管道,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同时,本发明操作灵活,通过远程控制完成污水消毒,从而避免人员在污水管道内消毒的风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