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841003A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11735062.8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17 , G06F30/27 , F01D21/00 , G06F119/04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应力监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根据历史运行数据构建应力预测模型,根据混沌映射规则对应力预测模型的至少两个超参数进行初始化处理以得到超参数组合;根据适应度函数和预设灰狼算法对超参数组合进行寻优,确定超参数组合中的最优超参数组合;将最优超参数组合作为应力预测模型的最优结果,以使应力预测模型的最优结果封装成数据包以对应力进行监测。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混沌映射规则对应力预测模型的超参数进行初始化处理,可提高超参数寻优的多样性;通过适应度函数和预设灰狼算法对超参数组合进行寻优以对应力进行监测,可提高应力监测的实时性和精度,保证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1520197B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010274314.6
申请日:2020-04-09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基于汽轮机零出力的热电联产机组深度调峰系统。本发明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基于汽轮机零出力的热电联产机组深度调峰方法。本发明的基本原理是大部分蒸汽走汽轮机旁路去供暖或供汽,仅保留少量蒸汽通入汽轮机对高中低压缸的叶片和转子进行冷却。此时汽轮机仅维持在3000rpm作为调相机运行,汽轮发电机组处于“电动机”工况,发电机从电网吸收少量功率作为电动机运行。汽轮机零出力运行工况下,机组的调峰能力和供热能力达到最大化。
-
公开(公告)号:CN112668111B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011504351.8
申请日:2020-12-18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11/10 , G06F119/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轮机转子在低周与高周疲劳作用下寿命设计与监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汽轮机的运行参数、汽轮机转子的性能参数、裂纹尺寸参数、总寿命判据值τ0、以及运行寿命τ;S2、在汽轮机的设计阶段,计算汽轮机转子在低周疲劳与高周疲劳作用下的理论总寿命τCLt;当τCLt<τ0时,优化汽轮机转子的性能参数,重新计算τCLt,直至τCLt≥τ0;S3、在汽轮机的使用阶段,计算汽轮机转子在低周疲劳与高周疲劳作用下的理论剩余寿命τRf;当τRf<(τ0‑τ)时,优化汽轮机的运行参数,重新计算τRf,直至τRf<(τ0‑τ)。本申请能在设计阶段和使用阶段用来监控汽轮机转子在低周疲劳与高周疲劳作用下裂纹萌生与裂纹扩展总寿命,保证汽轮机转子的安全服役。
-
公开(公告)号:CN110930077B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1911307618.1
申请日:2019-12-18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核电机组高可靠性设计监控系统和方法,包括核电机组可靠性计算服务器,所述计算服务器用于运行核电机组可靠性设计监控与改进提高的软件,计算服务器分别与用于储存核电机组运行可靠性基础数据的数据库服务器和网页服务器通信连接,网页服务器与用户端浏览器通信连接。本发明通过对核电机组主机及子系统非计划停运小时数比较长的前三个部件进行材料、结构和子系统的改进设计、采用成熟产品、优化核电机组的换料大修天数等方式实现了核电机组可靠性的改进提高,达到了通过可靠性设计监控提高核电机组可靠性的技术效果,实现了设计阶段核电机组可靠性的定量预测和设计监控。
-
公开(公告)号:CN111982525B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2010703419.9
申请日:2020-07-21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M15/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透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研究冷却空气对透平效率影响的实验装置,包括透平、与透平的主进气口相连接的主进气管道、与透平的冷却进气口相连接的冷却进气管道、与透平的排气口相连接的排气管道以及与透平的转子相连接的透平输出功率测量装置,主进气管道上沿气流方向依次设有主进气模拟装置和主进气参数测量装置,冷却进气管道上沿气流方向依次设有冷却进气模拟装置和冷却进气参数测量装置,排气管道上设有排气参数测量装置。还涉及一种采用该实验装置研究冷却空气对透平效率影响的实验方法,主要是分别模拟实验并计算无冷却空气和带冷却空气时的透平轮周效率,由两者差值分析获得冷却空气对透平效率的影响。可弥补理论分析的不足。
-
公开(公告)号:CN111365616A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2010178018.6
申请日:2020-03-13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型调压装置及使用方法,属于压力管线调压技术领域。包括永磁电动/发电机、单级透平、离心压缩机、控制阀门、行星齿轮箱和3s联轴器;本发明通过单级透平用来实现减压功能,并发出电力,通过调整透平叶片角度位置调节减压幅度;通过离心压缩机用来实现小幅增压功能,通过调节永磁电动机转速来调节增压幅度。3s联轴器用来实现装置减压与升压的快速切换,行星齿轮箱用来调节转速、调整扭矩,实现减压发电与升压的正常运行。相比目前阀门调压方法,本发明既可以实现减压,又能小幅度升压,且调压精度高,基本不受来流工质参数的影响;可以在减压幅度过大需求下,将压力势能转化为电能,并加以利用,避免了能源浪费。
-
公开(公告)号:CN109404625A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811503580.0
申请日:2018-12-10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夹层隔热与承压的660℃至760℃高温蒸汽管道,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管道内层壁、绝热层、管道中层壁、环形夹层、管道外层壁,所述管道内层壁、绝热层和管道中层壁组成管道复合壁;所述管道内层壁采用镍基合金制成,所述管道中层壁和管道外层壁采用P92钢或P91钢制成;所述绝热层采用耐高温绝热材料制成;蒸汽在管道内层壁构成的圆形管道中流动,冷却流体在环形夹层中流动,冷却流体的流动方向与蒸汽的流动方向相反。本发明采用镍基合金、耐高温绝热材料与P92或P91钢构成的多层壁以及环形夹层隔热与承压的管道结构替代全部镍基合金的单层壁管道,大幅度降低了660℃至760℃高温蒸汽管道的造价。
-
公开(公告)号:CN109356663A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811503598.0
申请日:2018-12-10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640℃~650℃汽轮机内部冷却的高温转子,采用焊接转子结构,母材为铁素体钢,焊材化学成分与母材化学成分相近;在转子工作温度处于620℃~650℃的高温段设置内部冷却结构,以降低转子高温段的工作温度使其不超过620℃;所述内部冷却结构包括设于所述高温段内的内部腔室、用于冷却介质进入所述内部腔室的均匀布置的轴向圆孔、用于冷却介质流出所述内部腔室的均匀布置的径向圆孔。本发明采用铁素体钢锻件与内部冷却结构替代奥氏体钢或镍基合金大型锻件,降低了640℃~650℃汽轮机高温转子锻造与焊接的技术难度与造价,保障了640℃~650℃汽轮机高温转子的服役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236378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1054760.5
申请日:2018-09-11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内部蒸汽冷却的高参数汽轮机的单流高温转子,所述高参数汽轮机是指主蒸汽温度为660℃~740℃、功率为600MW~1400MW的汽轮机,所述单流高温转子采用焊接转子结构,母材为奥氏体钢;转子焊缝位于第1级动叶片进汽侧与转子平衡活塞之间,且靠近第1级动叶片进汽侧的一侧;从锅炉中间过热器的集箱引取蒸汽作为单流高温转子的冷却蒸汽。本发明采用锻造与焊接性能良好的奥氏体钢焊接转子以及内部蒸汽冷却结构,实现了主蒸汽温度为660℃~740℃的高参数汽轮机单流高温转子的工程应用。采用奥氏体钢与蒸汽冷却结构替代镍基合金大型锻件,降低了高参数汽轮机单流高温转子锻造与焊接的技术难度以及造价。
-
公开(公告)号:CN210178427U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920848916.0
申请日:2019-06-05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国家电投集团河南电力有限公司开封发电分公司
IPC: F01D25/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针对汽轮机切缸运行下的长叶片冷却系统。本实用新型灵活利用汽轮机低压缸中空静叶结构和抽吸管道,将经过减温减压的蒸汽作为冷却蒸汽通入流道,对末几级通流部件进行特定的强制冷却。通过这种方式实现汽轮机切除低压缸运行,大幅减少冷却蒸汽的用量,只针对特定末几级因切缸所带来鼓风摩擦发热的通流部件进行相应的冷却。且该种冷却方式可以拓宽机组末几级抽吸除湿结构的应用,在非切缸工况下作为抽吸除湿通道,在切缸工况下作为末几级通流部件的冷却蒸汽通道。(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