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流空化器
    6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241668C

    公开(公告)日:2006-02-15

    申请号:CN200410066214.5

    申请日:2004-09-09

    Abstract: 一种用于化工分离技术领域涡流空化器,包括:进液管、三个同轴的内圆筒、中圆筒、外圆筒和出口段,其特征在于,外圆筒和中圆筒有它们各自的顶部和共同的底部,而内圆筒为空心圆柱体,在中圆筒和外圆筒的顶部中心位置各有独自的入口,中圆筒和外圆筒的底部与喷嘴的进口端相连接,内圆筒以四根径向均匀分布的横梁与中圆筒相连,在中圆筒上半部的壁上有多个切向狭缝。采用本发明对上述各类含水乳化油或者乳化含油废水进行脱水或者除油处理,不仅具有破乳效果好的优点,同时,本发明设备结构简单、对油水乳状液的处理量大、设备的制造成本低廉,整套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可以不加或者少加化学破乳剂,因而具有设备投资小和运行成本低的优点。

    用于固相微萃取的活性炭纤维的酸性活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32345C

    公开(公告)日:2005-12-21

    申请号:CN200410017542.6

    申请日:2004-04-08

    Abstract: 一种用于固相微萃取的活性炭纤维的酸性活化方法,采用磷酸、甲酸等中等极性的酸溶液对炭纤维进行浸泡,在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活化,再通过洗涤、烘干等后处理工艺,得到可用于固相微萃取的活性炭纤维。本发明制成的活性炭纤维对酸性及中性气体具有强的吸附选择性,而对碱性气体几乎不吸附,具有强的选择性分析效果,实现了通过改变活化剂极性达到对环境污染物的选择性吸附及分析,在使用寿命及耐非极性有机溶剂等性能上优于商业化的涂层型固相微萃取纤维。

    涡流空化器
    6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605376A

    公开(公告)日:2005-04-13

    申请号:CN200410066214.5

    申请日:2004-09-09

    Abstract: 一种用于化工分离技术领域涡流空化器,包括:进液管、三个同轴的内圆筒、中圆筒、外圆筒和出口段,外圆筒和中圆筒有各自顶部和共同底部,底部与喷嘴进口端相连,内圆筒为空心圆柱体,在中圆筒和外圆筒顶部中心位置有独自的入口,内圆筒以四根径向均匀分布的横梁与中圆筒相连;或包括:进液管、抛物面形锥体、狭缝圆盘、导流板和喷嘴,进液管和喷嘴分别固定在抛物面形锥体的顶部和底部,狭缝圆盘固定在抛物面形锥体上,导流板于狭缝处固定在狭缝圆盘上;或包括:进液管、抛物面形外锥体、漏斗形内锥体和喷嘴,进液管和喷嘴分别固定在抛物面形外锥体的顶部和底部,漏斗形内锥体的圆锥形入口端、管状出口端固定在抛物面形外锥体上。

    涡流空化破乳的设备
    6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605375A

    公开(公告)日:2005-04-13

    申请号:CN200410066213.0

    申请日:2004-09-09

    Abstract: 一种涡流空化器及涡流空化破乳的设备,用于化工分离技术领域。设备包括储槽、泵、压力计、涡流空化器、缓冲槽以及油水分离装置,储槽的出液端通过管线经过阀门与泵的进液端相连接,泵的出液端通过管线经过压力计与涡流空化器的进液端相连接,涡流空化器的喷嘴位于缓冲槽进液端的上方,缓冲槽的出液端通过管线经过阀门与油水分离装置的进液端相连接。涡流空化器有三种结构形式。利用本发明涡流空化器及其配套装置对含水乳化油或者乳化含油废水进行破乳处理后,其脱水率或者除油率均可达到92%以上,可在不加或者少加化学破乳剂的条件下对油水乳状液进行脱水或者除油处理,不仅设备结构简单,且对油水乳状液的处理量大,设备投资小、成本低。

    用于气相色谱的活性炭纤维型固相微吸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630C

    公开(公告)日:2005-01-26

    申请号:CN02137752.9

    申请日:2002-10-31

    Abstract: 一种用于气相色谱的活性炭纤维型固相微吸附方法,用吸附性能优良的活性炭纤维ACF代替有机涂层型固相萃取纤维,用沥青或酚醛树脂等天然或合成高聚物材料,辅以无机填充剂,制成原纤维,再在惰性或还原性气体的保护下,经高温炭化及活化后,得到吸附能力很强又具有足够强度的多孔活性炭纤维,作为气相色谱GC进样器的内芯,对待分析物直接进行吸附采集与GC进样,在GC气体室内解吸后完成进样与分析。本发明做到了GC进样的无溶剂化,而且较固体微萃取技术中的有机固相萃取纤维有更大的采集量和更高的耐热性,故灵敏度更高,使用寿命更长,而且制造方便,成本更低。

    辛醇合成系统排放废碱液的自萃取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472144A

    公开(公告)日:2004-02-04

    申请号:CN03116979.1

    申请日:2003-05-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辛醇合成系统排放废碱液的自萃取处理方法,采用无机酸将废碱液的pH值调到1~5的范围内,在废水温度为10~60℃的范围内,以2-乙基己醇为萃取剂,在萃取塔或装有多级萃取单元的萃取器中对废水进行萃取,当萃取剂的用量为废碱液体积的1/1~1/8时,废碱液的CODCr去除率达到80%以上。经萃取处理后的水相用碱中和并用少量水稀释后进入生化处理系统进行处理使其最终出水达到排放标准,萃取相返回辛醇合成系统的加氢工序或者精馏工序进行处理,使其中的萃取剂和有机组分最终转化成为该系统的系列合格产品。

    高压功率模块的局部电场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04852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399240.3

    申请日:2024-10-09

    Abstract: 一种高压功率模块的局部电场测试方法,通过采集功率模块封装绝缘的表面电位分布后,经中心差分处理得到表面电场强度,再结合二阶全变差正则化算法反演出界面电场的分布。本发明通过非介入式静电探头测量功率模块封装绝缘表面电位分布,结合二阶全变差正则化反演算法,测量陶瓷板与灌封胶构成界面电场分布,实现在复杂结构下的局部电场分布的有效检测。

    海缆金属护套电化学腐蚀服役性能评估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11896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084929.0

    申请日:2024-01-19

    Abstract: 一种海缆金属护套电化学腐蚀服役性能评估装置及方法,包括:盐雾发生箱体以及绝缘水平设置于其内的参考海缆段和带有腐蚀裸露缺陷的被测海缆段,其中:参考海缆段和被测海缆段的外部一端分别与微电阻测试电路相连,外部另一端均接地,参考海缆段和被测海缆段的接地一端的金属线芯与温度控制仪相连,温度控制仪通过内置电压源向海缆段金属线芯中传输电流,以电流加热方式实现对海缆段的温度控制。本发明通过电化学腐蚀加速模拟试验得到海缆金属护套电阻率增长因子与电化学腐蚀服役性能评估参数间的关系,通过电桥电路消除接地环流对测量过程中弱测试信号的影响,从而实现无损在线监测海缆金属护套的腐蚀情况的同时更准确评估护套电化学腐蚀服役性能。

    联合回收烟气中二氧化硫并脱除氮氧化物的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15755B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0186881.0

    申请日:2021-02-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联合回收烟气中二氧化硫并脱除氮氧化物的系统及方法。通过臭氧氧化烟气中的氮氧化物为二氧化氮;烟气经亚硫酸钠和亚硫酸铵吸收,二氧化硫转化为亚硫酸氢盐,氮氧化物转化为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经蒸发和再生过程将二氧化硫富集回收;利用电化学还原过程将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还原为氨氮,氨氮返回吸收塔作为吸收液循环使用。与传统的钠碱湿式吸收方法相比,本发明利用湿式吸收与电化学还原联合技术,在回收二氧化硫的同时,去除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并将二氧化硫作为吸收剂循环利用;同时,利用铵盐湿法吸收,有效解决氧化副产物硫酸钠低温易结晶导致的堵塞管道问题。

    电工材料耐闪络性能的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67603B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1911313284.9

    申请日:2019-12-19

    Inventor: 尹毅 范路 王亚林

    Abstract: 一种电工材料耐闪络性能的评估方法,通过持续性闪络期间电极三结合点处的表面电位测量结果,经基于阈值的三点寻峰算法提取得到用于表征电工材料耐闪络性能的特征信息,特征信息为最佳阈值和闪络间期,进而绘制闪络间期直方图,实现电工材料耐闪络性能评估。评估方法为:最佳阈值越高,电荷消散引起的表面电位变化越大,单次闪络积累的电荷量越大,耐闪络性能越差。闪络间期越短,说明闪络越频繁,耐闪络性能越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