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165938A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申请号:CN201310064902.7
申请日:2013-02-2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H01M10/05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亲水性聚四氟乙烯微孔膜支撑的交联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制备时先合成带有双键的聚乙二醇单甲醚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嵌段共聚物,并在其中加入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热引发剂及含有锂盐的有机电解液,搅拌形成均匀的前驱体溶液;将亲水性聚四氟乙烯微孔膜浸入前驱体溶液中,充分吸收所述前驱体溶液后取出,交联凝胶化后即得所述交联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适合工业化生产,制得的交联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体系既有好的力学性能,又有好的电化学性能,其室温离子电导率高达1.30×10-3S·cm-1,电化学稳定窗口可达4.5V;用该交联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组装成的磷酸铁锂/金属锂的电池在25℃和70℃下都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1924200B
公开(公告)日:2013-05-22
申请号:CN201010270587.X
申请日:2010-09-0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粘合剂在锂硫二次电池正极中的应用。采用天然阿拉伯胶或改性阿拉伯胶作为粘合剂,与含硫材料、导电剂均匀混合并分散于水中,然后涂覆在集流体上,干燥后压片得到一种二次锂硫电池正极。用这种正极和金属锂负极组成二次锂硫电池,第一次放电比容量为694mAh/g,以1C充放电循环测试,比容量约为540mAh/g,循环十分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02931403A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1210445467.8
申请日:2012-11-0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磷酸钛镁在可充镁电池正极材料中的应用方法,包括将化学结构式为Mg3Ti4(PO4)6的磷酸钛镁作正极,金属镁为负极,Mg(AlCl2BuEt)2/四氢呋喃或(PhMgCl)2-AlCl3/四氢呋喃溶液为电解液,组成成可充镁电池。根据本发明应用方法制得的可充镁电池具有容量高、放电电压高、速率性能好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185128B
公开(公告)日:2012-11-28
申请号:CN201110083018.9
申请日:2011-04-0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H01M4/133 , H01M4/139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由多孔硅基体、一维碳纳米材料和无定形碳组成,其中一维碳纳米材料为碳纳米管或碳纳米纤维。其制备方法为制备多孔硅基体、负载催化剂前躯体和化学气相沉积。一维碳纳米材料直接生长在多孔硅基体上,并且在一维碳纳米材料和多孔硅基体上包覆有无定形碳。本发明适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不仅容量高,而且具有稳定的循环性能。在300mA/g的电流密度下进行恒流充放电测试,硅碳复合材料表现出1149mAh/g的首次可逆容量,100次循环后的可逆容量为1087mAh/g,容量保持率高达95%。
-
公开(公告)号:CN101924213B
公开(公告)日:2012-09-05
申请号:CN201010274778.3
申请日:2010-09-0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酸钴镁在可充镁电池正极材料中的应用,其化学式为MgxCoySiO4,式中0.5≤x≤1.1,0.5≤y≤1.05,x+y=2。将硅酸钴镁作正极,金属镁作为负极,组装成可充镁电池,放电电压平台可达到1.7V。
-
公开(公告)号:CN102522542A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1110418571.3
申请日:2011-12-1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H01M4/5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石墨烯的单质硫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种复合材料为二元材料AxBy,其中A为石墨烯,B为单质硫,1%≤x≤90%、10%≤y≤99%,且x+y=100%,B以纳米状态匀分散在A表面。制备方法在于用单质硫与氧化石墨烯在50到500度之间进行水热处理,单质硫将氧化石墨烯还原成石墨烯,同时得到纳米硫均匀分散在石墨烯表面的含石墨烯的单质硫复合材料。采用该种复合材料制备成正极和金属锂或金属钠负极组成锂硫电池或钠硫电池。室温下锂硫电池进行充放电,该种含石墨烯的硫基复合材料的可逆比容量达到1480mAh/g。
-
公开(公告)号:CN101439861B
公开(公告)日:2012-03-21
申请号:CN200810207799.6
申请日:2008-12-2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酸铁镁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可充镁电池正极材料中的应用,该硅酸铁镁以纳米二氧化硅作为硅源,采用熔盐法获得,作为可充镁电池正极材料,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充放电行为,在0.25mol·L-1Mg(AlCl2BuEt)2/THF电解液中,0.2C放电速率下,放电平台达1.5V(vs.Mg/Mg2+),放电容量可达151.7mAh/g。在0.4mol·L-1[Mg2Cl3]+[AlPh2Cl2]-/THF中,0.4C放电速率下,放电平台达1.2V(vs.Mg/Mg2+),放电容量可达148.5mAh/g。
-
公开(公告)号:CN101924200A
公开(公告)日:2010-12-22
申请号:CN201010270587.X
申请日:2010-09-0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粘合剂在锂硫二次电池正极中的应用。采用天然阿拉伯胶或改性阿拉伯胶作为粘合剂,与含硫材料、导电剂均匀混合并分散于水中,然后涂覆在集流体上,干燥后压片得到一种二次锂硫电池正极。用这种正极和金属锂负极组成二次锂硫电池,第一次放电比容量为694mAh/g,以1C充放电循环测试,比容量约为540mAh/g,循环十分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01510602B
公开(公告)日:2010-11-03
申请号:CN200910046355.3
申请日:2009-02-1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硅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这种硅复合负极材料是由纳米硅/填料碳/裂解碳组成。采用填料碳粉末为分散基体,锂硅合金粉末为还原剂,通过高能球磨法化学还原液态的卤化硅或卤硅烷,继之在保护气体下热处理和溶剂洗涤,得到纳米硅/填料碳复合体,其中纳米硅为纳米多孔硅和纳米硅纤维。将纳米硅/填料碳复合体经过包覆高分子碳源和保护气体条件下的热处理,制备得到纳米硅/填料碳/裂解碳复合负极材料。在0.1~0.3mA/mg电流密度下进行恒电流充放电测试,硅复合负极材料的首次循环库仑效率达到70~80%,30次循环后的可逆容量达680 mAh/g,容量保持率在95%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1774563A
公开(公告)日:2010-07-14
申请号:CN201010300146.X
申请日:2010-01-0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高电压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钒取代磷酸钴锂中的部分钴并进行碳包覆;其组成为Li1+0.5xCo1-xVx(PO4)1+0.5x/C,其中0.01≤x≤0.11,碳含量为1~8wt%。将锂源化合物、钴源化合物、钒源化合物、磷源化合物和碳源物质球磨充分混合,干燥后在300~350℃下预烧,然后在700~850℃下焙烧得到一种黑色粉末状Li1+0.5xCo1-xVx(PO4)1+0.5x/C高电压正极材料。将该高电压正极材料组装成扣式电池进行测试,在0.1C放电倍率条件下,稳定放电平台达4.8V(vs.Li/Li+),其中Li1.025Co0.95V0.05(PO4)1.025/C正极材料首次放电容量达134.8mAh.g-1,25次循环后的可逆容量为114.6 mAh.g-1,容量保持率为85%。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