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目相机采集系统的视场重叠率调节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05269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2010170896.3

    申请日:2020-0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目相机采集系统的视场重叠率调节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在以目标物为圆心,工作距离D为半径的圆弧上等间隔布局S根支架,其中第一根支架与最后一根支架的圆弧夹角为α;在所述每一支架上竖向等间隔设置N个相机;调节工作距离D的数值及夹角α的数值,在每次调节后,分别计算同一支架上下两相邻相机的垂直视场重叠率,及两相邻支架上同一高度上两相邻相机的水平视场重叠率;所述垂直视场重叠率、水平视场重叠率均大于80%则该次的D数值和α数值调节合格。本发明保障了多目相机采集系统的图像重建质量。

    一种无人机回收系统、无人机、回收站及回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61755B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010386905.2

    申请日:2020-05-09

    Inventor: 黄辉 徐文宇 吴英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移动式回收的无人机回收系统、无人机、回收站及回收方法,所述系统包括无人机、回收站、及控制台,所述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本体及设置在无人机本体上下两端的抵接网板;所述回收站包括上箱体,容置所述上箱体的下箱体,及设置于下箱体底部使下箱体转动的转台;所述上箱体的前后两端开设有出入口,且设置有出入检测传感器检测无人机的出入;所述上箱体内的上下两端设置有可伸缩的卡条用于抵持夹紧或松开无人机本体上下两端的抵接网板;所述控制台与无人机及回收站通信连接以控制无人机出入回收站。本发明能在移动的母体上对无人机进行自动、安全地回收,无需人工拾取无人机,且回收后能快速再次起飞。

    利用光场显示进行高精度测量的光刻机对准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05095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1056619.4

    申请日:2024-08-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刻机光学设备技术领域,为了解决半导体制造成本高和难度大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利用光场显示进行高精度测量的光刻机对准系统及方法,包括掩模边框和工件台,工件台和掩模边框之间设置有投影物镜,还设置有同轴对准系统,包括分别设置于掩模边框和工件台的用于产生高精度对准图案的上对位显示器和下对位显示器,固定设置于投影物镜周侧的上控光组件和下控光组件,还设置有透过上控光组件采集上部光场信息变化的第一采集装置和透过下控光组件采集下部光场信息变化的第二采集装置。对位显示器显示高精度对准图案,控光组件和采集装置配合使用,可以获得纳米级的对准精度,并且结构复杂性较低,减少半导体制造成本和难度。

    一种空中成像显示系统
    6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330903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748646.1

    申请日:2024-06-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三维光场显示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空中成像显示系统中因杂散光的存在严重影响了空气成像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中成像显示系统,由两组对称设置的远心结构组成,每组远心结构均包括光阑层、厚度层和透镜阵列层,光阑层由透光阵列区域与遮光阵列区域组成;光阑层和透镜阵列层分别位于厚度层两侧,并与厚度层紧贴;光阑层位于透镜阵列层的焦面附近;厚度层位于光阑层与透镜阵列层之间,并与光阑层与透镜阵列层紧密贴合,其作用是保证光阑层与透镜阵列层之间有一定的距离,使光阑层位于透镜阵列层的焦平面附近。光阑层紧贴于厚度层,其作用是对经过透镜阵列层的部分光线进行遮挡,确保光线能够高效地通过并会聚。

    一种自适应多层控光结构的耦合对位系统与工艺流程

    公开(公告)号:CN117930528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323463.5

    申请日:2024-03-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静态光场显示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复合光栅生产过程中遇到的耦合对位精度不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适应多层控光结构的耦合对位系统与工艺流程,包括局部加热器阵列、设置在局部加热器阵列上方的下层金属吸附台、设置在下层金属吸附台上方的控光结构、设置在控光结构上方的透明吸附台、设置在透明吸附台上方的扫描显微镜阵列;局部加热器阵列包括局部加热器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每个局部加热器的加热温度,从而对周围介质加热。通过控制单层控光结构的膨胀程度实现双层控光结构的耦合对准,完成双层控光结构的贴合,进行重复双层控光结构的耦合对准过程,从而实现高精度的复合控光结构的制备。

    逆问题优化的静态光场色域重构算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492207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841780.8

    申请日:2023-12-29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裸眼三维静态光场重建领域,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静态光场颜色显示设备失真而影响色彩表现的技术问题,本申请公开了逆问题优化的静态光场色域重构算法及系统。所述静态光场系统包括色彩光源结构、三维光场显示结构及逆问题色彩校正模块,该逆问题优化方法包括:获取分析静态光场三维重建的颜色偏移数据;构建静态光场的颜色拟合模型;将色域重构问题建模为逆问题;根据所得的优化参数,对计算机输入合成图像进行颜色重构处理,重新映射颜色数值,实现静态光场不受滤光片工艺及光的衍射影响,提升图像的颜色准确度和静态光场三维显示质量。

    用于高速传输的三维显示图像压缩编码方法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4785997B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210396279.4

    申请日:2022-04-15

    Inventor: 黄辉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高速传输的三维显示图像压缩编码方法及设备,该方法通过视差矩阵构建算法,生成视差矩阵和对应的权重矩阵;利用视差矩阵和权重矩阵,对三维显示的采集视差图像进行处理,生成合成图像;利用压缩处理将合成图像中的高频信息转换为低频信息并输出,接收端通过压缩复原处理将接收到的压缩合成图像进行解压缩。通过本发明,能够在相对较小的图片质量损失下,将三维显示图像数据量压缩到之前的几十分之一,使得传输效率有几十倍的提升,为三维显示图像大规模应用提供了可能性。

    一种基于场景分层的光场渲染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03536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764527.0

    申请日:2023-06-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场景分层的光场渲染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3D场景大深度部分进行较高分辨率渲染导致的算力浪费的问题。本发明包括:使用模型渲染工具进行实验获得三维光场显示中感知分辨率随光场显示深度的变化曲线;根据感知分辨率随光场显示深度的变化曲线,选定深度阈值,将场景划分为不同层级;对不同层级的3D场景进行渲染;确定不同层级间的遮挡关系,得到低分辨率的视差图像;对视差图像进行超分辨率重建与像素编码,得到高分辨率的合成图像。通过仿真实验获得理想状态下光场显示深度与人眼感知到的显示分辨率的变化关系,结合深度学习超分辨率方法提高合成图像的显示分辨率,从而实现高质量且算力损耗小的显示效果。

    一种基于AR的三维全息实时互动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32963B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011509687.3

    申请日:2020-12-18

    Inventor: 黄辉 徐文宇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AR的三维全息实时互动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设置于A地的3D融合处理设备,第一音视频采集设备及音视频播放设备,第一音视频采集设备采集A地场景内的音频及视频,3D融合处理设备对A地采集的视频进行3D融合形成能立体显示的融合视频;设置于B地的音视频处理设备,第二音视频采集设备、音频播放设备及全息投影显示设备,第二音视频采集设备采集B地场景内的音频及视频,音视频处理设备将B地采集的音频及视频发送至A地,音频播放设备播放A地发送来的音频,全息投影显示设备用于以全息投影的效果立体显示A地发送来的融合视频。本发明使得A地主体能以全息投影的方式在B地立体再现,从而增加了交互沟通的体验。

    一种高清彩色静态三维显示系统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47787B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326124.8

    申请日:2023-03-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清彩色静态三维显示系统及制备方法,其包括有光源模块和多角度控光单元,光源模块与多角度控光单元之间设有滤光着色机构和透遮光机构,透遮光机构包括有多个呈阵列式分布的单位透遮光区域,每个单位透遮光区域的形状为线条型或矩形,通过控制遮光透光面积比而设定该单位透遮光区域,滤光着色机构内布设有RGB颜色频率选择透过区域,RGB颜色频率选择透过区域沿滤光着色机构的第一方向循环分布,RGB颜色频率选择透过区域沿滤光着色机构的第二方向以单一颜色横贯滤光着色机构,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互垂直。本发明通过光学结构的合理设置优化提升显示质量,进而实现高清晰度、平滑视差、高色阶的静态三维显示系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