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021596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367818.0
申请日:2024-03-28
Applicant: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IPC: A61H23/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排痰仪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电动按摩排痰仪,包括背带服和振动器,所述背带服包括背板、两袖管和腰带,两所述袖管分别连接于所述背板的左右两侧,所述振动器设置于背板上,两所述袖管上均设置有束缚带,所述腰带连接于背板上,所述袖管和腰带配合拉伸用于振动器对背部施压振动,所述弧形振动组件包括壳体、弧形滑块、第一电机和底板,所述底板连接于壳体底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滑槽,所述弧形滑块设置于所述滑槽内,所述弧形滑块内侧面设置有齿牙,所述第一电机设置于壳体内侧壁上,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上设置有与所述齿牙啮合的齿轮,所述弧形滑块与底板碰撞形成振动;其在便携的同时使用者还能独立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752770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785794.2
申请日:2023-12-22
Applicant: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针贴片,通过简单的包封,用聚四氟乙烯膜将微藻同bFGF和COF凝胶隔开,微藻所释放的溶解氧能够透过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同bFGF和COF凝胶一同通过微针进入创面组织。同时,在贴片上层用透光膜包封,使得微藻能够通过外界的光照进行光合作用。本发明能够提高针对糖尿病复杂的免疫微环境的治疗效果。采用微针给药的方式进行治疗,不仅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和副作用,而且能够促进活性药物有效进入伤口组织。同时本发明还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动物实验表明其具有适用于糖尿病复杂的免疫微环境的创面治疗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017737B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010978411.3
申请日:2020-09-17
Applicant: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脾功能亢进诊断的数据处理装置、系统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脾功能亢进诊断的数据处理装置,包括:数据接收模块,接收待测者的腹部的放射性计数的动态采集数据;图像生成及处理模块,生成腹部各时相的放射性显影图像,绘制脾脏时间‑放射性曲线;数据存储模块,存储判断阈值;数据分析模块,将脾脏时间‑放射性曲线中10分钟后的部分拟合为直线,得到直线与x轴正半轴的夹角度数值;将所得夹角度数值与判断阈值进行比较;判断模块,判定符合预定判定条件的待测者为或候选为脾亢患者,反之不为或候选不为脾亢患者。本发明诊断脾亢为国内及国外首创的方法,是非常值得推广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7457201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403818.3
申请日:2023-10-27
Applicant: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合肥中聚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接触式的肺结节患者的焦虑抑郁筛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数据采集;(2)数据预处理;(3)模型设计与训练;(4)多模态融合;(5)回归及分类。将医学病理特征作为模态之一,可以使得患者的肺结节病理特征与焦虑、抑郁程度联系在一起,多模态特征对齐之后在通道维度进行融合,可以充分利用不同模态的信息,提高了模型的表现能力、泛化能力和可解释性,提出的基于回归与分类的损失函数,可以更好的利用焦虑抑郁得分与程度的规则约束,为多模态模型提供更全面、更丰富的数据输入,从而增强模型的表达能力、解释性和预测性能,并为相关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帮助。
-
公开(公告)号:CN117159543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211571137.3
申请日:2022-12-08
Applicant: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山莨菪碱在减重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中的应用,具体为:一种治疗减重术患者在术后恶心呕吐中的足三里穴位注射剂、一种减重术患者术前注射以预防术后恶心呕吐的预防药物、山莨菪碱作为足三里穴位注射剂在减重术患者术前注射以预防术后恶心呕吐的预防药物中的应用、山莨菪碱作为足三里穴位注射剂在减重术患者术前注射以预防术后恶心呕吐中的应用。本发明改变山莨菪碱的给药方式为穴位注射,从而能够拓展适应症至PONV,既加强药物效果,延长药物作用时间,也减少联合用药的剂量,从而使山莨菪碱作为减重术患者术前注射以预防术后恶心呕吐的应用以及相应预防药物的应用成为了可能,成功探索了山莨菪碱对减重手术后PONV的预防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065092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211556484.9
申请日:2022-12-06
Applicant: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钛植入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涉及医用钛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钛植入物包括钛基体、分级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层和压电纤维层。本发明提供的钛植入物通过分级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层上形成的正电荷陷阱破坏细菌细胞膜,实现抗菌功能;巨噬细胞可粘附在压电纤维层上,通过产生的压电自刺激电场从促炎M1型巨噬细胞到抗炎M2型巨噬细胞重新极化,实现抗炎功能;且在炎症环境中具有减少成骨损伤的保护作用,创造了良好的骨免疫微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6672523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714977.9
申请日:2023-06-16
Applicant: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留置式吸痰管,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主管道,主管道与现有技术中的气管插管采用同样的材质制成,其通气内径与现有技术中的气管插管一致,同时主管道的管壁处沿其长度向开设有多组等距排布的吸痰孔。本发明通过在主管道的管壁内开设有吸痰腔,并且在主管道的外壁处开设有与吸痰腔连通的吸痰孔,因吸痰孔为等距排布且环形设置的,那么在转接头连接外接负压吸引管时,直接抽取无需旋转,同时设计的气囊袋在充气膨胀后可以卡在气管处,实现留置的功能,该设计深切考虑到了实际情况中的病患反复插管造成不适的因素,并且采用了吸痰腔以及吸痰孔等简单设计来解决此问题,具有创造性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6656802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225225.6
申请日:2023-03-06
Applicant: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IPC: C12Q1/6883 , C12Q1/686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预测早期慢阻肺的生物标志物及其应用和筛选方法,所述生物标志物为环状RNA:circFCHO2。本发明通过RNA‑seq技术筛查慢阻肺患者外周血样本中全血RNA的环状RNA差异表达,并选择部分circRNA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通过上述方式寻找慢阻肺发生发展的circRNA:circFCHO2作为COPD早期诊断的生物标志物。本发明中生物标志物circFCHO2在慢阻肺诊断中的应用,具有较高临床使用和推广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6509901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692335.3
申请日:2023-06-09
Applicant: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IPC: A61K35/744 , A61K8/99 , A61P29/00 , A61P39/06 , A61Q19/08 , A61Q1/00 , A23L33/13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铅黄肠球菌SHAMU‑QH‑02在制备抗炎抗氧化产品中的应用,属于微生物应用技术领域。该铅黄肠球菌SHAMU‑QH‑02的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23277。本发明提供的铅黄肠球菌SHAMU‑QH‑02及其发酵上清液、溶胞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效果,无细胞毒性。有益效果:本发明菌株在抗氧化、抗衰老、缓解炎症制剂和微生态调控品开发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填补了铅黄肠球菌在抗氧化、抗炎功效筛选中的空白。
-
公开(公告)号:CN116478419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470505.3
申请日:2023-04-27
Applicant: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纳米级配位聚合物Fe‑DMY、合成方法及应用。所述纳米级配位聚合物Fe‑AMY由天然小分子抗氧化剂DMY与低毒性铁离子偶联形成,能够抑制Poldip2‑Nox4‑H2O2信号通路的激活,下调VCAM‑1、HIF‑1α和VEGF等重要血管功能指标,减轻高葡萄糖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清除过度产生的ROS,改善DR的病理特征,同时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