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796769A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2011556267.0
申请日:2020-12-24
Applicant: 中铁十八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小丰 , 李文广 , 樊秋林 , 王朝辉 , 王守立 , 李汉愿 , 陈昌杰 , 闫煜东 , 贺祚 , 何光 , 杨栋 , 陈顿 , 刘志强 , 张晋龙 , 王凯 , 刘立 , 王春楠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富水软弱围岩地层隧道的施工方法,包括步骤:步骤一、初挖;步骤二、开挖上台阶;步骤三、设置上台阶小导管;步骤四、完成上部支护;步骤五、开挖下台阶;步骤六、设置下台阶小导管;步骤七、完成下部支护;步骤八、开挖仰拱部分。本发明结合排水和加强隧道支护于一体,排水作业简单,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进度。
-
公开(公告)号:CN105970916B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610506783.X
申请日:2016-06-30
Applicant: 中铁十八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2D5/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基坑素混凝土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方法,包括(1)将原素混凝土地下连续墙的设计分幅调整为间隔布置的首开槽段与闭合槽段,首开槽段的宽度与成槽机械的工作部位的最大宽度相等;(2)完成首开槽段的施工后下放钢筋笼,浇筑混凝土至地下室底板底面以上2m处,再浇筑标号为M10的砂浆至地面;(3)完成闭合槽段的施工,浇筑混凝土至地下室底板底面以上2m处,回填素土至地面,从而形成一条地下连续墙壁。本发明施工方法通过改进钢筋笼,将原有地下连续墙顺开槽法改成跳槽法施工,减少了钢筋笼对接次数,减少了混凝土的用量及后续工程的凿除量;本发明施工方法操作简单,有利于降低安全风险、施工成本,减少施工工期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464001A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510753602.9
申请日:2015-11-05
Applicant: 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十八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程志强 , 李文广 , 罗金山 , 王守立 , 宋佳杰 , 刘建华 , 武宏斌 , 李建中 , 马应琦 , 杨松立 , 高正伟 , 李眉俊 , 桑松龄 , 朱俊 , 仲崇彬 , 郭金龙 , 杨艳辉 , 韦伟 , 赵小玲 , 何芳
IPC: E01D21/08 , E01D101/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D21/08 , E01D2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塔反向竖转的施工方法,利用钢塔是超长细比高耸结构的特点,当钢塔在钢塔拼装支架上拼装焊接完成后,将钢塔铰接在主墩上,此时,钢塔的竖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10度;根据主梁的结构通过锚固力计算在主梁的长度方向上确定用于提升和下放钢塔的锚固点位置;在提升和下放锚固点位置分别布置同步提升和下放系统;先利用同步提升系统使钢塔绕着钢塔与主墩的铰点旋转至与水平方向垂直的位置,再利用同步下放系统使钢塔继续旋转至钢塔的设计位置,从而完成钢塔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大于90度的竖向转体。本发明施工方法减少大量的高空作业,增加施工的安全性,便于机械化施工,保证了施工质量,提高了施工效率,加快了施工进度。
-
公开(公告)号:CN105332710A
公开(公告)日:2016-02-17
申请号:CN201510906785.3
申请日:2015-12-09
Applicant: 中铁十八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D9/06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软弱地质下小净距长距离的上下重叠隧道施工方法,所述的上下重叠隧道包括隧道直径相同、隧道长度大致相等的上洞隧道和下洞隧道,上洞隧道和下洞隧道均分别均是以管片形成隧道结构,上洞隧道和下洞隧道之间的垂直净距小于0.7D(盾构直径),隧道长度大于1000m,其盾构施工方法是按常规盾构施工方法完成下洞隧道后,通过盾构高空始发平台、上下隧道夹层土体深孔注浆加固、下洞隧道支撑钢环加固、盾构高空接收平台等措施,来减少上洞隧道的盾构施工对成型下洞隧道的影响和重叠隧道沉降二次叠加效应,确保下洞隧道变形和地面沉降可控。重叠隧道盾构施工方法,对同类盾构隧道工程及深层密集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具有十分重要参考价值及实际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3061329A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210311054.0
申请日:2012-08-28
Applicant: 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十八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天津海河下游开发有限公司 , 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 上海交大海科(集团)有限公司 , 中外建天利(北京)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IPC: E02D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软基下大型沉管隧道基础水下注浆浆液配方及其注浆工艺。基础采用60cm厚碎石基础加40cm厚钠基膨润土砂浆基础,即达到隧道基础刚性要求,又能满足基础抗震、抗水流冲刷要求;浆液由水泥、细砂、粉煤灰、钠基膨润土组成;注浆工艺上进行改进,采用预埋注浆孔管内注浆,这样不需要大型船只在河面上作业,减少了潜水员下水作业与通航风险,大大提高了施工安全,降低了施工成本;为减少工程运日后营阶段不均匀沉降,在沉管隧道领域上,首次采用了二次注浆技术。本发明基于软基下大型沉管隧道基础水下注浆工艺可为大型码头工程、沉管隧道工程、市政软土基础加固工程、高震区基础工程设计等类似工程提高了可参考依据与经验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02535444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110403221.X
申请日:2011-12-06
Applicant: 中铁十八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富水砂层浅埋暗挖地铁车站洞桩机械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桩位线两侧铺设便于钻机在洞内移动施工的轨道钢轨,钻机底座上安装有轨轮;(2)用汽车吊或龙门吊将安装轨轮的钻机通过明挖井口吊下,沿轨道钢轨移进导洞内;(3)将钻机定位,连接泥浆分离系统,施钻;(4)钻孔清孔完毕,分节下放钢筋笼,它们通过直螺纹套筒正反丝连接,并在钢筋笼顶设米字型钢架固定;(5)采用商品混凝土,自接地泵,泵送至桩位,导管法灌注,即可。上述泥浆分离系统由泥浆池、泥浆泵、旋流除砂器、钻孔泥浆池、第一级振动筛和第二级振动筛组成。该方法施工速度快、施工安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泥浆少,并可增强导洞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468904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383137.X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十八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钢箱梁顶推施工横向纠偏预警装置及方法,包括:1)平面坐标系建立;2)计算比例因子;3)实时更新A、B点坐标;4)确定顶推主梁旋转角度;5)计算横向偏移量进行纠偏。本发明以工业相机替代了传统全站仪的监测方法,具有安装简便、智能实时的特点,可实时准确监测桥梁轴线上任意点的横向偏移量,一旦发现轴线某点的偏移,可立即智能控制顶推装置实现智能纠偏,同时,轴线出现较大的偏移量会自动预警,避免桥梁发生倾覆等严重事故,实现监测与纠偏的智能联控,监测与预警的一体化,保证顶推的施工速度,减少人工干预。
-
公开(公告)号:CN118910957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935736.1
申请日:2024-07-12
Applicant: 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十八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渝黔铁路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刘军 , 杨智勇 , 赵岩 , 张开清 , 李松 , 侯贺利 , 邱伟伟 , 杨连江 , 胡军 , 郑晓明 , 李勇 , 韩小徽 , 钟道超 , 王北伟 , 闫宁 , 张亚洲 , 李代富 , 李士强 , 高家伟 , 刘冬利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铁无砟轨道轨枕及扣件的定位检验方法及检测装置,装置包括四轮轨道车结构的控制框架,该控制框架内设有动力传动单元及电控检验单元。动力传动单元包括伺服电机、驱动轴及行走轮,其中伺服电机固设在控制框架内部并为驱动轴提供旋转动力;驱动轴旋转连接在控制框架底部,且驱动轴的两端同轴固设行走轮。电控检验单元包括:激光测距传感器、编码器、行程开关,以及带有显示屏且内部搭载有数据采集系统的控制器;本发明可代替人工逐根检查轨底扣件的工作,提高检查效率,降低漏检几率,避免后期因扣件安装不到位导致单根轨枕空吊、凸起等病害,提高了扣件检查的精度和时效,提高了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8814537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935735.7
申请日:2024-07-12
Applicant: 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十八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渝黔铁路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刘军 , 杨智勇 , 赵岩 , 张开清 , 李松 , 侯贺利 , 邱伟伟 , 杨连江 , 胡军 , 郑晓明 , 李勇 , 韩小徽 , 钟道超 , 王北伟 , 闫宁 , 张亚洲 , 李代富 , 李士强 , 高家伟 , 刘冬利
IPC: E01B2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铁无砟轨道道床板的平整装置,包括行走框架及升降框架,其中行走框架行走搭接在钢轨上,行走架上升降调节支撑升降框架;升降框架的两侧延伸出行走框架的正投影范围,且升降框架的两侧及中部均升降调节插接抹平单元。本发明的平整控制方法包括:S1:设定道床板混凝土面至轨顶的抹面距离,并定位出道床板面轨道两侧及中部的坡度角;S2:人工布料;S3:开启振动电机沿钢轨匀速推动升降框架;S4:遥控电动推杆提起升降框架,推动平整装置越过当前轨排横梁再重复S3操作以执行下一节段的道床板表面收面施工。本发明用于高铁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整平施工,以有效解决人员施工效率较低及质量不高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603053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627669.7
申请日:2024-05-21
Applicant: 中铁十八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船载激光探测与波束探测结合的水下测绘方法,该方法可实现水上水下测量同步进行,具有全覆盖、无遗漏的优势,在精度、分辨率与地形成象质量上有大幅度的提高,改变了传统的水下地形测量技术按比例尺作业的模式,该方法可以为江河、水库、湖泊、海洋水下地形测绘,堤防护岸,港口、大坝监测,海底电缆、管线、隧道以及沉船、水下物体打捞搜寻等方面提供技术指导,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