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3514B
公开(公告)日:1991-08-14
申请号:CN87101185
申请日:1987-11-26
Applicant: L及C斯泰因米勒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3C1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8/0065 , F22B31/0084 , F23C10/08 , F23C10/12 , F23C2206/101 , F23J15/022 , F23J2217/20
Abstract: 在流化床反应器内燃烧含碳物料的方法和装置。该反应器装有物料的底部区和顶部区,燃烧产生的热量至少可通过器壁冷却面散失,还包括一个迷宫式分离器在内的再循环系统,被分离出的固体再循环到反应器的底部区,被一个直接设置在反应器顶部区的迷宫式分离器从上升烟道气直中分离出来,在反应器内沿着暴露的器壁冷却面或密闭的、部分地敞开的或完全敞开的再循环通道回流到反应器的底部区。该装置主要用于产生蒸气的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47560A
公开(公告)日:1990-12-05
申请号:CN90103804.0
申请日:1990-05-25
Applicant: 福斯特·惠勒能源公司
Inventor: 沃尔特·皮·戈泽格诺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8/388 , F22B31/0084 , F23C10/08 , F23C2206/101 , F23C2206/103
Abstract: 包括炉体和热回收部分的反应器。炉体的上部在一壳体内共轴向上延伸。炉体中有一流化床,空气以足够的速度进入流化床使颗粒物流化从而也支持燃烧,混合物通过一组夹缝和曲臂排放到同轴壳体的内腔壁,夹缝和曲臂位于炉体上部,内腔壁的作用是使颗粒物从混合物中分离。剩下的由空气和燃烧生成物组成的混合物上升并流到热回收部分。分离的颗粒物从同轴壳体到一组再循环管道。这组再循环管道与炉体的下部相连用来使所分离的颗粒物质再回到流化床。
-
公开(公告)号:CN88101269A
公开(公告)日:1988-09-21
申请号:CN88101269
申请日:1988-03-09
Applicant: 阿尔斯特罗姆公司
Inventor: 福尔克·恩斯特龙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4C3/02 , F22B31/0084 , F23C10/08 , F23C2206/101 , F23J15/027 , F23J2900/15026
Abstract: 用于从热气流中分离出固体颗粒的分离器,该分离器包括一个具有轴向气体出口管道的旋风室。该出口管道由多个冷却管构成,该多个管间限定多个气体通道,出口管道被连到所述旋风室的一端或两端中的开口。借助气体沿旋风室内曲线路流动时的离心力和在气体变换方向流入出口管道时惯性力的作用而将微粒固体分离出来。
-
公开(公告)号:CN86104626A
公开(公告)日:1987-05-27
申请号:CN86104626
申请日:1986-06-13
Applicant: 阿尔堡·维尔夫特公司
Inventor: 伊杰勒·L·霍尔姆 , 詹斯·克里斯琴·克劳森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3C10/005 , B01J8/28 , B01J8/32 , B01J8/388 , F23C10/08 , F23C2206/101
Abstract: 一种循环流化床反应器的操作方法。包含固体反应物料、尤其是含碳燃料的固体颗粒物料,被引入反应器下部,借助于引入到反应器底部的、含气体反应物料尤其是氧气的流化气体,形成一快速床,而未反应颗粒从反应器顶部移出,再循环至床中。一种流化床反应器,包括一垂直反应器室(1),在反应器室下部(2)的第一进口(9)和反应器底部的第二进口(22),分别用来引入固体颗粒物料和流化气体,在反应器室上部(4)有一出口管(28),移出反应器物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