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供给超微米气泡水的循环井系统及修复地下水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05396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122280.9

    申请日:2023-09-01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连续供给超微米气泡水的循环井系统及修复地下水的方法,属于地下水污染场地控制与修复技术领域。在污染区域地下水设置与地表连通的循环井,循环井内从上往下依次设有上筛段、封隔器和下筛段,上筛段和下筛段通过封隔器阻隔两个区域,循环井上设有封盖,封盖上设有上筛管和下筛管;循环井的侧上方设有超微米气泡发生器,超微米气泡发生器均与上筛管和下筛管连通形成正反两种循环模式,将超微米气泡水注入到循环井内,增强超微米气泡向地下水层的传输范围。本发明通过循环井与超微米气泡的耦合,为循环井提供了持续的驱动力,增强超微米气泡在含水层中的传输,通过改变循环井的运行模式,可以同步一体化处理NAPL相污染物。

    磷酸二氢钾改性生物炭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13477218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888164.2

    申请日:2021-08-03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磷酸二氢钾改性生物炭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将原料进行预处理,再进行煅烧得到生物炭,然后制备得到磷酸二氢钾改性溶液,将生物炭加入到磷酸二氢钾改性溶液中,经过搅拌、过滤后得到产物,再将产物进行煅烧,得到磷酸二氢钾改性生物炭。本发明制备的磷酸二氢钾改性生物炭对铅有较强的吸附能力,为控制水体铅污染和农林废弃生物质综合利用提供了一种新材料和方法。

    加卸荷扰动下非饱和土水气二相流运移实验仪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79586A

    公开(公告)日:2019-12-17

    申请号:CN201910984716.2

    申请日:2019-10-16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卸荷扰动下非饱和土水气二相流运移实验仪及方法,该实验仪包括安装架、千斤顶、实验箱和马氏瓶;该方法包括步骤:一、制作非饱和土水气二相流运移实验土样;二、传感器编号;三、设定马氏瓶水位;四、非饱和土样的加荷扰动;五、调节千斤顶向非饱和土样加荷值,获取不同加荷扰动条件下,非饱和土样加荷扰动下的水气二相流运移数据;六、非饱和土样的卸荷扰动;七、调节千斤顶对非饱和土样卸荷值,获取不同卸荷扰动条件下,非饱和土样卸荷扰动下的水气二相流运移数据。本发明利用分层预压土样模拟非饱和土,利用千斤顶为非饱和土进行加卸荷扰动,利用马氏瓶模拟地下潜水位,以期深入理解加卸荷作用下非饱和土水气二相运移规律。

    一种苏云金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479942B

    公开(公告)日:2019-07-02

    申请号:CN201611243613.3

    申请日:2016-12-29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苏云金芽孢杆菌,于2016年09月12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 No.13005;命名为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3‑1。还公开了所述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3‑1在降解原油污染水体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的苏云金芽孢杆菌不但易于规模化生产,而且降解效率高,环境适应性强。该菌能在原油浓度达1mL/100mL的原油污染水体中体现出较优的降解效果,实现原油污染水体的修复处理,在原油污染废水的生物修复中展现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藤黄微球菌及其应用
    5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747023B

    公开(公告)日:2013-07-31

    申请号:CN201210264209.X

    申请日:2012-07-27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藤黄微球菌Micrococcus luteus4006,保藏编号CGMCC No.6072。另外,本发明还公开了该藤黄微球菌在降解石油污染物中的应用。本发明的藤黄微球菌源于土壤,因此该菌株进入土壤后很快成为优势菌群,占据一定生态位,有效促进石油烃类的降解,优化土壤微生物体系,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增强土壤的生物活性,修复板结退化的土壤。该藤黄微球菌是以原油为唯一碳源筛选出来的优势菌株,菌株在生长繁殖过程中可改变原油的性质,使原油的组分发生变化,起到乳化、润湿和分散原油的作用,可在短时间内降解土壤中的石油污染物。

    一种短小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2757920B

    公开(公告)日:2013-06-05

    申请号:CN201210264208.5

    申请日:2012-07-27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 4070,保藏编号CGMCC No.6073。另外,本发明还公开了该短小芽孢杆菌在降解石油污染物中的应用。本发明的短小芽孢杆菌源于土壤,因此该菌株进入土壤后很快成为优势菌群,占据一定生态位,有效促进石油烃类的降解,优化土壤微生物体系,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增强土壤的生物活性,修复板结退化的土壤。该短小芽孢杆菌是以原油为唯一碳源筛选出来的优势菌株,菌株在生长繁殖过程中可改变原油的性质,使原油的组分发生变化,起到乳化、润湿和分散原油的作用,可在短时间内降解土壤中的石油污染物。

    一种利用红三叶草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44247A

    公开(公告)日:2012-10-24

    申请号:CN201110350860.4

    申请日:2011-11-09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红三叶草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方法,该方法为:将红三叶草的种子用蒸馏水浸泡过夜,然后消毒,将消毒后的种子点播于石油污染土壤中,不定期浇水使土壤含水率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50%~60%,使红三叶草在自然状态下生长,当红三叶草冬季枯萎后将枯萎的干枝清除,继续不定期浇水,使红三叶草在自然状态下生长,直至土壤中的石油烃污染物含量达到环境安全标准后连根移除红三叶草。本发明的方法具有费用低廉、可操作性强、不破坏土壤物理化学性质等特点,该方法不会引起二次污染、且对防治污染土壤风蚀、水蚀均有良好效果。

    石墨烯修饰的二氧化锡电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05239B

    公开(公告)日:2012-10-10

    申请号:CN201110084032.0

    申请日:2011-04-03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修饰的二氧化锡电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催化剂由石墨烯和二氧化锡组成;所述石墨烯和二氧化锡的质量比为0.1~2.5∶1000。其制备方法为:制备石墨烯-四氯化锡溶胶,然后将石墨烯-四氯化锡溶胶静置陈化后烘干,焙烧,研磨,过筛,即得到石墨烯修饰的二氧化锡电催化剂。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制造成本低,易于推广应用,最大程度的保护了石墨烯的优良特性,使电催化剂的催化效率得到最大的提高,制备的电催化剂性质稳定,电催化效率高,可重复使用。

    水面蒸发试验系统
    5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608674A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210044436.1

    申请日:2012-02-26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面蒸发试验系统,包括通过隔栅相互隔开的蒸发池区、不同水深蒸发区、不同蒸发器对照区、蒸发量数据采集区和气象信息采集区,蒸发池区内设置有多个底面积不等、高度相等的方形蒸发池,不同水深蒸发区内设置有多个底面积相等、高度不等的圆柱形蒸发器,不同蒸发器对照区内设置有苏式蒸发器、美式蒸发器和中式蒸发器,各个方形蒸发池和蒸发器内均设置有漂浮式温度传感器;蒸发量数据采集区内设置有多个马里奥特瓶;气象信息采集区内设置有气象信息接收装置和温度采集存储装置。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使用操作便捷,试验效率高,测量精度高,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对水资源量计算乃至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意义重大。

    负载石墨烯修饰的二氧化锡的电解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98966B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110084116.4

    申请日:2011-04-03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载石墨烯修饰的二氧化锡的电解电极及其制备方法,该电解电极由钛基板和负载于钛基板上的石墨烯修饰的二氧化锡组成,每平方厘米钛基板负载0.1μg~4μg石墨烯修饰的二氧化锡,石墨烯和二氧化锡的质量比为0.1~2.5∶1000。其制备方法为:对钛基板进行预处理;制备石墨烯-四氯化锡溶胶;将经预处理的钛基板垂直浸入石墨烯-四氯化锡溶胶中浸渍后晾干,烘干,焙烧;重复浸渍焙烧三到五次后随炉冷却得到负载石墨烯修饰的二氧化锡的电解电极。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易于推广应用,最大程度的保护了石墨烯的优良特性,使电解电极的催化效率得到最大的提高,制备的电解电极电催化效率高,性质稳定,可重复使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