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S部件监测装置
    5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917356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1075069.7

    申请日:2021-0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UPS部件监测装置,该UPS部件监测装置应用于UPS技术领域,包括:依次连接的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以及上位机;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实时采集目标UPS的参数数据,并将所述参数数据发送至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参数数据确定目标UPS各个部件的状态,并将目标UPS的参数数据以及各个部件的状态发送至所述上位机;所述上位机用于对所述参数数据以及各个部件的状态进行解析显示。本发明提供的UPS部件监测装置可有效降低UPS监测的人力成本,提高UPS监测效率。

    一种适应不同功率的交直流风扇故障智能检测电路

    公开(公告)号:CN203627284U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1420008651.0

    申请日:2014-01-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应不同功率的交直流风扇故障智能检测电路。包括接至风扇的采样电路、推挽电路、第一分压电路、第二分压电路和异或门,所述采样电路的输出端接至推挽电路,所述推挽电路的一输出端接至第一分压电路,推挽电路的另一输出端接至第二分压电路,所述的第一分压电路的输出端和第二分压电路的输出端分别接至异或门的输入端,所述的异或门的输出端接至后级电路。本实用新型的风扇故障检测电路在线检测无需对电流实际值进行精确采样,电路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通用性强,可应用于不同功率的交/直流风扇故障进行检测,也可以扩展用于多路风扇故障检测。

    一种门板铰接安装结构
    5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782436U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20499421.3

    申请日:2015-07-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板铰接安装结构,包括门框立柱和铰接安装在立柱上的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前侧位于立柱与门板之间的铰接处安装有连接板,所述门板与连接板之间通过铰链组件相铰接,所述立柱上位于连接板后侧设置有至少一组、每组至少两个沿竖向排列的安装孔,所述连接板上也设置有至少一组的沉孔A,沉孔A的组数及每组沉孔A个数与所述安装孔相对应,所述立柱上同组安装孔的孔间距小于连接板上同组沉孔A的孔间距。该门板铰接安装结构易于加工、装配简单,调节精度高,操作难度低,可靠性高,有效解决了门板高低落差或门板与框架高低落差的问题。

    功放模组及逆变器
    5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958175U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1922083687.0

    申请日:2019-11-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功放模组及逆变器,属于逆变器技术领域,功放模组包括安装支架、设置在安装支架上的第一电容组、设置在安装支架上且于第一电容组并排设置的第二电容组、设置在安装支架侧面且于第一电容组电性连接的第一功率模块,设置在安装支架另一侧面且于第二电容组电性连接的第二功率模块。逆变器包括任意一项上述的功放模组,还包括控制模块和电磁感应模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功放模组,将第一电容组与第二电容组均设置在第一功率模块与第二功率模块之间的间隙中,第一电容组与第二电容组并排设置,充分利用第一功率模块与第二功率模块之间的空间,使第一功率模块与第二功率模块的排列紧凑合理,使功放模组所占用的空间更小。

    一种电机/线切割机的能量反灌检测吸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2333794U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120466038.X

    申请日:2011-11-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机/线切割机的能量反灌检测吸收装置,包括电压采样单元、比较单元、基准电压产生电路、驱动电路和吸收电路;比较单元包括比较器,吸收电路包括可控型电子开关器件和卸荷电阻。本实用新型采用电压采样单元对电机/线切割机的逆变前级直流母线电压进行实时检测和采样,并通过比较单元的比较器进行电压值比较来控制驱动电路驱动可控型电子开关器件的导通或截止,进而控制卸荷电阻的卸荷与否。因而本实用新型能够准确控制卸荷量,有效防止电机/线切割机的逆变前级直流母线电压突高或前级电路的瞬时超载,并有利于延长电容的使用寿命,保证整个电网系统安全可靠。

    一种电梯再生能量有源负载并网回馈控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1946992U

    公开(公告)日:2011-08-24

    申请号:CN201020692246.7

    申请日:2010-12-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梯再生能量有源负载并网回馈控制装置,包括高频PWM驱动脉冲电路、电网/电梯系统输出电流整流采样电路、电网/电梯系统输出采样电路和功率开关管控制电路;高频PWM驱动脉冲电路的输入信号为电梯系统的变频器的直流母线电压采样,输出为驱动信号PWM,直流母线电压的变化会改变驱动信号占空比;功率开关管控制电路主要由比较器电路组成,输入信号有驱动信号PWM、输出电流整流采样及输出交流电压采样,输出为驱动开关管导通信号,当输出采样电流小于驱动信号PWM时,打开功率开关管,输出电流增大,当输出电流采样大于驱动信号PWM时,功率开关管关闭,输出电流减小,当减小到低于PWM时,功率开关管再次导通,使得电梯再生能量高效地反馈到电网,实现能量的回馈。

    一种变流器柜
    5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237293U

    公开(公告)日:2017-06-09

    申请号:CN201621386012.3

    申请日:2016-12-16

    Inventor: 杜伟 谢启源 黄山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变流器柜。所述变流器柜包括顶部设置有完整顶板的柜体、风机单元和负载单元,所述柜体内部设置有层状结构以承载所述的风机单元和负载单元,所述风机单元设置在所述柜体内部顶层;所述风机单元驱动空气从所述柜体底部进入并从柜体侧面或背面排出,以带走负载单元产生的热量。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变流器柜具有风冷散热功能,且所述变流器柜重心平稳,结构紧凑,维修方便。

    核电厂直流配电多模态运行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9915892U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20807057.7

    申请日:2023-04-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核电厂直流配电多模态运行试验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试验系统、第二试验系统、交流负载和直流负载;第一试验系统包括第一整流器、第一双向直流变流器、第一逆变器、第一直流母线、第一电池组、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和熔断器;第二试验系统包括第二整流器、第二双向直流变流器、第二逆变器、第二直流母线、第二电池组和第三开关。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核电厂直流配电多模态运行试验装置可以模拟核电厂直流用电系统的多种工况,解决核电厂的直流配电设备投入使用后,无法再进行试验的问题,能够实现核电厂直流配电设备的多模态运行试验,通过试验可对基于直流配电的应急厂用电系统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对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验证。

    交流稳压器及交流稳压设备

    公开(公告)号:CN222691597U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20642430.2

    申请日:2024-03-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交流稳压器及交流稳压设备,该交流稳压器包括单相稳压电路;单相稳压电路包括正常输出支路、第一补偿支路和第二补偿支路;第一补偿支路包括一一对应的第一补偿模块和第一开关;第一个第一补偿模块的第一端与输入火线连接,第N1个第一补偿模块的第二端与第N1+1个第一补偿模块的第一端连接,各个第一补偿模块的第二端均通过对应的第一开关与输出火线连接;第二补偿支路包括一一对应的第二补偿模块和第二开关;第一补偿模块和第二补偿模块的补偿电压反向;正常输出支路包括第三开关,第三开关连接在输入火线和输出火线之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交流稳压器绕线工艺简单,能适用于大功率稳压设备,且易改造。

    稳压器的保护电路及稳压器

    公开(公告)号:CN222691373U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21208887.9

    申请日:2024-05-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稳压器的保护电路及稳压器,该电路包括与非门模块、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开关管和第一开关;与非门模块的第一输入端用于输入稳压器失效信号,与非门模块的第二输入端用于输入稳压器过温告警信号,与非门模块的输出端与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二二极管的正极用于输入稳压器过载保护信号,第二二极管的负极分别与第一二极管的负极和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开关管的第一端与第一开关的控制端连接,开关管的第二端接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接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与输入开关的控制端和输出开关的控制端中的至少一个连接。本实用新型无需人工参与,且实时性较高,可以避免由于保护不及时造成的器件损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