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685865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811579504.8
申请日:2018-12-24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6T11/00 , G01N23/04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T11/003 , G01N23/04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合直线扫描轨迹的锥束断层重建方法,其特点是X射线源和检测器间无相对运动,与待检测物体间存在均匀的直线运动,系统运动过程中,等时间间隔获得沿直线扫描轨迹的投影数据;对待检测物体进行切片式网格划分,计算切片式网格的全变差系数矩阵和投影权重贡献系数矩阵;对切片网格全变差的梯度进行开方运算,以开方后的全变差为目标函数,X射线投影方程为约束,将断层重建问题转化为凸二次规划;进一步将凸二次规划求解问题转化为增广拉格朗日函数的优化求解问题,利用神经网络进行迭代求解。该发明的方法具有扫描机械结构简单、可获得较清晰物体的三维影像,一定程度上解决物体互相遮挡的问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374658A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811579574.3
申请日:2018-12-24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1N23/04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视角X射线安检系统的神经网络重建断层成像方法,其特点是安检系统中采用了互相垂直安放的X射线装置用以发射和检测X射线信号,采集后的信号传到计算机系统中;在计算机内部,对重建图像进行网格划分,改写重建网格的全变差开方运算为矩阵运算,使得重建网格的系数具有严格正定的矩阵表达形式。通过计算每个重建网格对每条X射线传播路径上的投影权重值,建立了从射源到检测器间的投影线性方程组,从而将重建问题转化为满足凸二次规划的优化,最终利用神经网络算法进行优化求解。该发明的方法避免了透视影响互相重叠的问题,较清晰地重建物体三维影像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759533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531994.8
申请日:2018-05-29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IPC: F28D1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3D批量打印的微通道冷板、散热器及装置,属于散热器技术领域,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适用于热源范围较大、热源分布不均的基于3D批量打印的微通道冷板、散热器及装置。该微通道冷板包括板体,板体的工作面上分布有多个通道结构相同或不同的多组微通道组件,板体的工作面上开设有包围单个和/或多个微通道组件并用于容纳密封圈的容纳槽。该散热器采用了上述的冷板,该散热装置采用了上述的散热器。本发明在冷板的工作面上分布有多个通道结构相同或不同的多组微通道组件,使微通道组件的散热效果与热源的分布情况更加适配,该冷板可适用于热源范围较大、热源分布不均等情况下的散热,冷板的适用范围更大、散热效果更好。
-
公开(公告)号:CN108469322A
公开(公告)日:2018-08-31
申请号:CN201810260451.7
申请日:2018-03-27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咀嚼力综合测试机器人,用于解决现有技术由于无法横向咀嚼运动导致功能单一的问题。本发明包括静平台,所述静平台上上下对应设置有上颌运动平台和下颌运动平台,上颌运动平台包括用于安装上颌牙齿模型的上颌安装平台,上颌安装平台的上端球铰接有球副连接推力杆,球副连接推力杆的一端与上颌安装平台铰接,球副连接推力杆的另一端与静平台上端的万向节连接,上颌安装平台还配设有两个轴连接推力杆,轴连接推力杆的一端与上颌安装平台轴连接,轴连接推力杆的另一端与安装在静平台上的推杆安装套筒铰接,推杆安装套筒套设在安装在静平台下端的转动轴上。
-
公开(公告)号:CN106124512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439842.6
申请日:2016-06-17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电子科技大学
Inventor: 刘孜学 , 王孔明 , 张茂帆 , 徐银光 , 康波 , 陈亮 , 杨国静 , 汪峥 , 孙成慧 , 余浩伟 , 王坚强 , 吴晓 , 曾永平 , 周帅 , 李艳 , 赵辉 , 汤桂桃 , 盛爱梅 , 杨文锐 , 杨捷 , 颜华 , 余颜丽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88 , G01N2201/06113 , G06K17/0022
Abstract: 悬挂式单轨箱型梁巡检装置,涉及交通工程技术。本发明包括移动平台和安装在移动平台上的下述功能单元:5个光学检测单元,分别对应下述5个位置:左轨道、右轨道、箱型轨道梁内壁的顶面和左右两侧面;系统控制单元,系统存储单元,数据处理单元,通信单元,射频识别单元;射频识别单元、光学检测单元、系统存储单元、数据处理单元和通信单元分别与系统控制单元连接,系统存储单元还与数据处理单元连接。本发明能够辅助甚至替代人工巡检完成对悬挂式单轨交通系统箱型轨道梁内壁裂纹检测、锈蚀检测、限界检查以及走行面平整度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3698401B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申请号:CN201310717748.9
申请日:2013-12-23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任意凸区域的兰姆波层析成像方法,其特点是采用等转角距沿凸区域边界布置换能器,对薄板缺陷区域进行投影扫描,整个系统包括:待检测模块,在待检测工件边界安置若个换能器。数据采集模块,在控制系统控制下,每个换能器轮流发出兰姆波,其余换能器接收兰姆波走时信息,并将走时信息转换为相应转角的投影数据。计算机处理模块,包括偏导模块,对投影数据分别进行关于转角和扇角的偏导计算;滤波模块,对偏导数据进行关于扇角的希尔伯特运算;反投影模块,对滤波数据进行加权的反投影计算;显示模块,对重建的薄板结构图像进行显示。本发明的方法具有重建精度高、无因距离因子存在而产生的伪像等优点。
-
-
公开(公告)号:CN102728330A
公开(公告)日:2012-10-17
申请号:CN201210226109.8
申请日:2012-06-29
Applicant: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吸附性能的碳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无机吸附材料制备工艺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以一种电化学阳极氧化方法,在一定的电压和电解质条件下,使石墨材料在电解质和电流的作用下逐渐剥离为小的碳纳米颗粒,通过过滤以及真空干燥等方法将其分离干燥,从而制备出具有吸附的纳米碳材料。本发明所制备的纳米碳材料其吸附性能有显著提高,而且本发明使用的原料成本低廉,设备简单,易于操作,所使用的原料在自然界丰富,同时具有环境友好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779105B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110921144.0
申请日:2021-08-11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6F16/2458 , G06F16/26 , G06K9/6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轨迹数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分布式轨迹流伴随模式挖掘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数据预处理:根据地理区域的划分将数据划分为多个区域,得到分区边界,输出分区编号;二、监测不断到达的数据流;三、当前快照创建时间窗口,窗口大小为当前快照时间;四、根据分区编号执行Keyby算子,利用哈希函数分发到不同的节点;五、每个节点对接收到的当前分区的数据执行基于方向的密度聚类,并得到当前分区的密度聚类簇集合;六、进行聚类合并,输出合并后簇的集合;七、执行模式挖掘,与候选伴随集合取交集,生成新的候选伴随,并输出当前快照的伴随模式结果。本算法具有更快的处理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865754B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1910523338.8
申请日:2019-06-17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4L51/046 , H04L67/54 , H04L67/0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MQTT的远程监控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至少一个设备终端通过MQTT与MQTT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并发送检测信号至MQTT服务器,检测信号包括设备终端的标识;MQTT客户端通过MQTT服务器第n次获取至少一个设备终端的标识并生成第一标识列表;MQTT客户端第n+1次获取至少一个设备终端的标识并生成第二标识列表;MQTT客户端对第一标识列表和第二标识列表进行比对,并在第二标识列表与第一标识列表存在差异时,发送提醒信息至预先设置的用户端。本发明通过MQTT协议实现了对设备终端的远程监控,而且本发明通过MQTT框架,能有效地减少系统架构的复杂度,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