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频空调机组的冷量组合控制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566800B

    公开(公告)日:2018-04-17

    申请号:CN201410811971.4

    申请日:2014-12-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定频空调机组的冷量组合控制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确定定频空调机组的冷量组合值集合;检测定频空调机组的当前冷量组合值;检测定频空调机组的回风温度;判断回风温度是否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如果回风温度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则将定频空调机组的冷量组合值由当前冷量组合值调节至多个冷量组合值中与当前冷量组合值最接近的冷量组合值。通过本发明,解决了对定频空调机组进行冷量组合控制时,压缩机频繁开停影响压缩机寿命的问题,进而通过在回风温度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将定频空调机组的冷量组合值由当前冷量组合值调节至多个冷量组合值中与当前冷量组合值最接近的冷量组合值,达到了提升机组使用寿命的效果。

    一种冷风机组的控制系统、冷风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62462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001593.7

    申请日:2017-01-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风机组的控制系统、冷风机组及其控制方法,该系统包括:蓄冷器、蓄冷水泵(9)、蓄冷池(10)和控制装置;其中,所述蓄冷器,适配设置在所述冷风机组的蒸发器(3)、以及所述冷风机组的节流器之间的管路上,还通过管路与所述蓄冷池(10)和所述蓄冷水泵(9)形成第一循环回路;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第一循环回路适配设置,用于当所述冷风机组的压缩机提供的额定负荷超过设定的第一需求时,控制所述第一循环回路,将所述额定负荷超过所述第一需求的部分进行蓄冷,并对所述蓄冷的流量进行控制,以得到储存负荷。本发明的方案,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控制不方便、能耗高和用户体验差等缺陷,实现控制方便、能耗低和用户体验好的有益效果。

    冷凝器管箱、冷凝器、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机组

    公开(公告)号:CN104359258B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410674859.0

    申请日:2014-11-21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冷凝器管箱、冷凝器、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机组,基于包括箱体和设置在箱体上的第一通水管和第二通水管;其中,第一通水管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接口,第二通水管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的冷凝器管箱获取进水温度和进水温度变化速率,确定进水温度与制热进水设置温度的关系,依据进水温度与预设的制热进水设置温度的关系,以及进水温度变化速率与预设的进水温度变化速率的关系,对至少两个压缩机系统进行调节。从而保证所测得的进出水温度及流量为冷凝器真实的进出水温度及流量情况,提高壳管式空调机组进行制热负荷控制时的控制精度。

    翅片式蒸发器及其分液控制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674650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610031828.2

    申请日:2016-01-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49/02 F25B4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翅片式蒸发器及其分液控制方法和装置,其中,该翅片式蒸发器包括:多个分液支路,在所述每个分液支路上设置有制冷剂流量调节阀和温度传感器;在所述翅片式蒸发器与压缩机的连接管路上设置一温度传感器。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翅片式蒸发换热器分液不均的技术问题,避免了因为分液不均带来的换热器换热性能的损失,且在额定负荷或者低负荷时也可以避免压缩机吸气带液。

    水冷冷风型空调设备及基于该设备的操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387658A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510670116.0

    申请日:2015-10-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4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冷冷风型空调设备及基于该设备的操作方法,其中水冷冷风型空调设备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再热单元,再热单元位于蒸发器和压缩机之间,流经冷凝器的工作介质与冷却塔提供的冷却水进行换热,经换热后的冷却水供入再热单元,以对来自蒸发器的工作介质,在进入压缩机之前进行加热。从蒸发器出来的工作介质在进入压缩机之前,先进入再热单元与引入的冷却水进行热交换,工作介质通过吸收冷却水的热量而在进入压缩机之前被加热,进而提高了工作介质的温度,有效地促使液态工作介质转变为气态工作介质,进而防止液态工作介质对叶轮的冲击,避免压缩机的损坏;同时,再热单元的加热过程还可提高润滑油的温度,进一步提高润滑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