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720190A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11044685.6
申请日:2021-09-07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通道扁管、微通道换热器和空调器,微通道扁管包括蜂巢状的微孔通道,微孔通道包括:第一微孔单元,第一微孔单元包括多个第一微孔,第一微孔均沿着第一方向延伸,第一微孔的横截面呈正六边形;第二微孔单元,第二微孔单元包括多个沿着第二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二微孔;第三微孔单元,第三微孔单元包括多个沿着第二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三微孔;第二微孔和第三微孔的横截面均呈等腰梯形,第二微孔和第三微孔均沿着第一方向延伸,第二微孔单元和第三微孔单元分别设置在第一微孔单元在微通道扁管的厚度方向上相对的两侧。该微通道扁管能够保证强度的同时显著提高换热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944960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256880.9
申请日:2021-03-09
Applicant: 格力电器(武汉)有限公司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旋流扰动装置及换热管结构,旋流扰动装置用于安装在换热管结构内,换热管结构包括第一管和穿设在第一管内的第二管;第一管与第二管之间形成供第一流体流动的环形流路;第二管供第二流体流动;第一流体与第二流体温度不同;旋流扰动装置包括沿第一管的延伸方向依次布置且可拆卸地连接的具有第一外螺纹的第一旋流组件和具有第二外螺纹的第二旋流组件;第一旋流组件和第二旋流组件均穿设在第一管内且套接在第二管上;第一旋流组件的外径沿自身延伸方向不变,第二旋流组件的外径沿远离第一旋流组件的方向逐渐减小,第一旋流组件的最大外径等于第二旋流组件的最大外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具有旋流器的换热管的流体流动压降过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9592042U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21133230.6
申请日:2023-05-10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器设备之间的过线装置及新风空调,电器设备的壳体形成有安装孔;过线装置设置在安装孔处且包括过线盒和固线件,过线盒形成有过线孔;壳体外部的电源线可经过线孔进入壳体内部;固线件设置在过线孔的孔壁上且形成有与电源线的结构相适配的夹持结构,且夹持结构用于固定电源线,电源线固定牢固和可靠;固线件可滑动地设置在过线孔的孔壁上;根据电源线的位置,可调节固线件的位置,进而固线件可将电源线固定在过线孔的不同位置处,保证过线顺利和规律;固线件可隐藏于储存腔和储存槽内,提高了过线盒外观的美观度;过线装置应用于新风空调时,电源线可固定在夹持结构中,使新风模块与室内机主体可实现联动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219589060U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21123463.8
申请日:2023-05-10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风装置及具有其的新风空调,新风装置包括基座和增香组件,基座形成有新风风道;增香组件包括增香盒,增香盒设置在新风风道内且形成有储液腔和扩散腔,储液腔存储有增香液,增香液经雾化作用可成为增香气并进入扩散腔;扩散腔的侧壁形成有第一增香孔,第一增香孔连通扩散腔和新风风道;扩散腔内的增香气经第一增香孔进入新风风道,并与流经新风风道的新风混合;对进入新风风道内的新风进行增香处理,提高了进入室内的新风质量,扩大了新风装置的功能,解决现有技术中新风装置功能单一和无法对引入室内的新风进行增香处理,解决现有的增香组件的结构复杂和可适用范围窄导致无法适用于新风装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9589057U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21126134.9
申请日:2023-05-10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0063 , F24F1/0038 , F24F12/00 , F24F13/30 , F24F13/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风装置及具有其的新风空调,新风装置包括基座和换热模块,基座包括基座主体,基座主体的内部形成有新风风道,换热模块设置在新风风道内且包括换热件,换热件包括多个,多个换热件沿新风风道的宽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相邻的两个换热件之间形成有第一换热道,第一换热道与新风风道连通;每个换热件形成有第二换热道,第二换热道与室内连通;新风风道内新风可流经第一换热道,并与流经第二换热道的另一流体可完成热交换;室外新风与该流体的热交换面积大和热交换时间长,使热交换后新风的温度分布均匀,热交换效果明显,提高了该流体的能源利用率,解决热交换后新风的温度分布不均匀、热交换效果不明显及能源浪费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9739872U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21131038.3
申请日:2023-05-10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过线装置及具有其的新风空调,过线装置包括过线盒,过线盒包括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第一盒体包括第一过线板,第一过线板安装在第一侧壁上且形成有第一过线孔;第二盒体包括第二过线板,第二过线板安装在第二侧壁上且形成有第二过线孔;第一过线孔和第二过线孔可穿设电源线;第一过线板与第二过线板可活动连接,可根据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的相对位置,使第一过线板与第二过线板绕预设轴线相对转动,使第一过线板可安装在第一侧壁上,第二过线板可安装在第二侧壁上;扩大了过线盒的使用范围,使过线盒可满足不同的安装需求;解决现有技术中过线盒的结构设计不合理和安装方式单一导致过线盒无法满足不同的安装需求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9610793U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21133339.X
申请日:2023-05-10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R13/02 , H01R13/40 , H01R13/639 , F24F1/0035 , F24F11/8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器设备组件及新风空调,电器设备组件包括第一电器设备、第二电器设备和接线装置;第一电器设备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一电源线,第一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控制板;第二电器设备包括第二壳体和第二电源线,第二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控制板;接线装置包括接线盒、端子座和连接端子;接线盒包括板体,板体形成有板体孔;端子座包括第一座体和第二座体,第一座体和第二座体分别形成有第一端子腔和第二端子腔;连接端子包括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分别设置在第一端子腔和第二端子腔内;第一控制板、第一电源线、第一端子、第二端子、第二电源线和第二控制板依次电连接;布线过程简单和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219592075U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21131012.9
申请日:2023-05-10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过线装置及具有其的新风空调,过线装置包括过线盒和滑动组件,过线盒包括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分别形成有第一过线孔和第二过线孔;滑动组件包括第一滑动件和第二滑动件;第一滑动件和第二滑动件分别设置在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上;第一滑动件和第二滑动件沿第一滑动方向相对滑动时,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可相互远离或靠近,可调节第一过线孔与第二过线孔之间的过线距离;结构简单,可根据两个电器设备的安装距离的不同调节过线距离,使过线盒可满足不同的过线需求,扩大了过线盒的使用范围;电源线的两端分别电连接主控制板和子控制板,使新风模块与室内机主体可实现联动控制,简化了新风空调的控制方式。
-
公开(公告)号:CN219592040U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21130998.8
申请日:2023-05-10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器设备组件及新风空调,电器设备组件包括第一电器设备、第二电器设备、过线盒和电源线,第一电器设备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壳体形成有第一壳体限位结构和第一壳体过线孔;第二电器设备包括第二壳体,第二壳体形成有第二壳体限位结构和第二壳体过线孔;过线盒包括座体和板体,座体形成有第一座体限位结构和第二座体限位结构;第一座体限位结构与第一壳体限位结构配合,第二座体限位结构与第二壳体限位结构配合;板体可拆卸地设置在座体上且形成有板体过线孔;电源线的一端位于第二壳体的内部,电源线的另一端经第二壳体过线孔、板体过线孔和第一壳体过线孔,进入第一壳体的内部;板体与座体可拆卸设置,布线规律,过线路径短。
-
公开(公告)号:CN220524292U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21618447.6
申请日:2023-06-21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7/08 , F24F12/00 , F24F13/30 , F24F1/0038 , F24F11/6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风模块、室内机及新风空调,新风模块形成有新风流路和回风流路,且新风模块包括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第一换热器热耦合在新风流路与回风流路之间,第一换热器为全热交换件;第二换热器设置在新风流路中,第二换热器为以制冷剂为换热介质的蒸发器或冷凝器;当室内空气与室外空气之间的温度差较小时,使流经新风流路的新风与流经回风流路的回风经第一换热器热交换;当室内空气与室外空气之间的温度差较大时,使流经新风流路的新风先与流经回风流路的回风通过第一换热器热交换,后与第二换热器热交换;使热交换后新风的温度分布均匀,提高回风的能量利用率,保证热交换后新风的温度与室内空气的温度相接近。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