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净化装置及交通工具
    5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682769A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910984606.6

    申请日:2019-10-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及交通工具,包括对空气进行过滤的过滤组件,还包括对空气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检测过滤过程中空气压力值的压力检测装置,根据压力值调节加热装置功率的控制器。本发明通过压力检测装置检测压力状况,判断过滤组件的滤材上出现了灰尘和空气中的水分结合形成泥浆和微冻的泥浆或者出现了低温结冰、结霜等情况,再通过控制器开启加热装置对空气进行加热,可达到融雪、化霜、烘干等效果,避免造成过滤组件堵塞而降低过滤效果等问题。

    换热器和空调
    5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676956A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710931612.6

    申请日:2017-10-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3/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换热器和空调,所述换热器包括:换热管、第一三通阀和支管,所述换热管的管路上设置有制冷剂入口、制冷剂出口和支管接口,所述支管接口设置在所述制冷剂入口与所述制冷剂出口之间;所述第一三通阀的入口与制冷剂管连通,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一出口与所述换热管的制冷剂入口连通,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二出口通过所述支管与所述支管接口连通,所述制冷剂出口与所述制冷剂管连通。本发明通过在现有换热器基础上增加一组分路控制,实现两套分路共用一套换热器,从而达到换热量范围可变的目的,同时结合档位风量控制一起即可实现温度的精确控制。

    一种固定框架以及过滤器
    5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056656B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510567363.8

    申请日:2015-09-07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固定框架和过滤器,该固定框架,一种固定框架,包括侧板、隔板、固定板和螺栓组成,其中,两个所述侧板相对设置,两个相对设置的所述隔板连接两个所述侧板,用于安装滤芯的所述固定板设置在所述侧板上,所述固定框架还包括连接两个所述隔板的加强板,当位于第一状态时,所述隔板与所述侧板形成所述滤芯通过的通道;当位于第二状态时,所述加强板能够阻止所述滤芯通过。由于加强板连接了两个隔板,因此,能够显著的提高隔板的强度,从而增加了整个固定框架的刚度。

    一种固定框架以及过滤器
    5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056656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567363.8

    申请日:2015-09-07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固定框架和过滤器,该固定框架,一种固定框架,包括侧板、隔板、固定板和螺栓组成,其中,两个所述侧板相对设置,两个相对设置的所述隔板连接两个所述侧板,用于安装滤芯的所述固定板设置在所述侧板上,所述固定框架还包括连接两个所述隔板的加强板,当位于第一状态时,所述隔板与所述侧板形成所述滤芯通过的通道;当位于第二状态时,所述加强板能够阻止所述滤芯通过。由于加强板连接了两个隔板,因此,能够显著的提高隔板的强度,从而增加了整个固定框架的刚度。

    过滤器安装固定结构及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104456906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676300.1

    申请日:2014-11-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3/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过滤器安装固定结构及空调器。本发明的过滤器安装固定结构,用于将过滤器固定在过滤器边框上;过滤器安装固定结构包括:铰接部,铰接部铰接在过滤器边框上,使过滤器安装固定结构可绕过滤器边框翻转;固定部,与铰接部连接,用于固定过滤器;自锁部,与铰接部固定连接,自锁部具有使固定部固定过滤器的第一位置和使固定部与过滤器分离的第二位置。根据本发明的过滤器安装固定结构及空调器,通过设置铰接在过滤器边框上的铰接部及与铰接部固定连接的自锁部,使得固定部能够实现与过滤器的自锁,从而使得在空调运输或运行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将过滤器固定在过滤器边框上。

    风机盘管、空调及其加湿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42698B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558820.2

    申请日:2024-11-0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机盘管、空调及其加湿控制方法,该风机盘管包括风机组件、表冷器组件以及配水组件,风机组件和表冷器组件之间形成送风空间,风机组件送出的气流经送风空间进入表冷器组件;配水组件具有储水槽及与储水槽连通的配水孔,储水槽连接制冷系统中的冷冻水源,进入储水槽内的水通过自身重力由配水孔进入送风空间;其中,风机组件送出的气流对送风空间的水进行撕裂以形成水雾,水雾随气流进入表冷器组件,该风机盘管可以实现送风的加湿,同时结构简单,方便后期的维护和检修。

    风机盘管、空调及其加湿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42698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558820.2

    申请日:2024-11-0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机盘管、空调及其加湿控制方法,该风机盘管包括风机组件、表冷器组件以及配水组件,风机组件和表冷器组件之间形成送风空间,风机组件送出的气流经送风空间进入表冷器组件;配水组件具有储水槽及与储水槽连通的配水孔,储水槽连接制冷系统中的冷冻水源,进入储水槽内的水通过自身重力由配水孔进入送风空间;其中,风机组件送出的气流对送风空间的水进行撕裂以形成水雾,水雾随气流进入表冷器组件,该风机盘管可以实现送风的加湿,同时结构简单,方便后期的维护和检修。

    换热末端及其控制方法、空调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989466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1012412.2

    申请日:2023-08-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换热末端及其控制方法、空调系统。换热末端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风口;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壳体内部分隔成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辐射结构,所述辐射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流道内,且所述辐射结构的换热面朝向所述壳体的外部;换热结构,所述换热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二流道内;切换结构。本发明提供的换热末端及其控制方法、空调系统,利用切换结构控制壳体内部的气体流向,克服了现有技术中辐射面板自身存在的热惰性,提高辐射结构的换热效率。换热末端能够根据负荷需求选择对应的工作模式,精准控制通过换热结构和辐射结构的风量,降低空调运行噪音,大幅提高机组的舒适性,满足节能环保要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