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控温系统
    5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409239U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822132452.1

    申请日:2018-12-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具控温系统,用于对多个模具进行加热和冷却,模具控温系统包括:第一管路,用于通入蒸汽,以加热模具;第二管路,用于通入冷却水,以对模具进行降温;第一管路与第二管路并联设置,第一管路的出口端和第二管路的出口端均与第三管路的入口端连通,第三管路的出口端用于与多个模具连通;其中,当第二管路为断路时,位于第一管路内的蒸汽经第三管路流入多个模具内,以对多个模具进行升温;当第一管路为断路时,位于第二管路内的冷却水经第三管路流入多个模具内,以对多个模具进行降温,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模具控温系统具有安全隐患的问题。

    一种水箱内胆除水装置
    5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240596U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420711899.3

    申请日:2014-11-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箱内胆除水装置,包括:用于对水箱内胆表面进行加热以烘干水箱内胆表面的加热装置;与水箱内胆的表面相对,以将水箱内胆表面的水珠推送到水箱内胆下表面的气体分流推送装置;与水箱内胆表面相对的风扇,风扇用于搅拌加热装置产生的热气,并形成对流。将水箱内胆置于该装置处,保证气体分流推送装置与水箱内胆表面相对,使水箱内胆表面的水分逐渐汇集到水箱内胆的下表面;启动加热装置,由于加热装置产生的热气会向上浮,为了提高热气流动的速度,启动风扇,以搅拌热气,使热气形成对流,加速温度的传递达到烘干的作用。实现了对水箱内胆表面除水的机械化,避免了操作者人工擦拭水箱内胆的过程,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

    夹具
    53.
    实用新型
    夹具 有权

    公开(公告)号:CN210128196U

    公开(公告)日:2020-03-06

    申请号:CN201921014495.8

    申请日:2019-06-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夹具,包括:夹具主体;支撑架,夹具主体与支撑架连接,夹具主体相对支撑架可转动地设置,支撑架具有容纳孔;旋转驱动装置,设置在支撑架上;连接法兰,设置在容纳孔内,连接法兰的一端用于与夹具主体连接,连接法兰的另一端用于与旋转驱动装置的旋转部连接,以使旋转驱动装置通过连接法兰与夹具主体连接,以带动夹具主体转动;其中,连接法兰和容纳孔的孔壁之间设置有轴承。本实用新型的夹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夹具中的旋转驱动装置容易损坏的问题。

    排屑机构及具有其的机加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9408046U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822134244.5

    申请日:2018-12-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排屑机构及具有其的机加工装置。排屑机构包括第一排屑部、第二排屑部、第三排屑部、复合式排屑器。通过设置第一排屑部和第二排屑部,即将传统的一段螺旋排屑和一段链板排屑改成了只有一段链板式排屑,有效地减小了排屑行程,取消了螺旋排屑部分,链板式排屑相对于螺旋排屑效率更高。设置第三排屑部增加了排屑的范围,使整套排屑装置不但可以排团屑、细屑、长条型铁屑也可以将颗粒屑都排出。采用该排屑装置能够有效地避免了排屑装置发生卡死的情况,有效地提高了该排屑装置的可靠性和适用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机床底座及具有其的加工中心

    公开(公告)号:CN209407922U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822062281.X

    申请日:2018-12-07

    Inventor: 刘星 杨建新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床底座及具有其的加工中心。其中,机床底座包括导轨组件,导轨组件包括:多个第一导轨,多个第一导轨平行设置并沿第一预设方向延伸,多个第一导轨沿第二预设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第一预设方向和第二预设方向垂直设置;其中,各个第一导轨均包括用于支撑待导向部件的支撑端面,各支撑端面均朝向第三预设方向设置,多个第一导轨的支撑端面所在的平面沿第三预设方向依次间隔设置;其中,第三预设方向相对于第一预设方向和第二预设方向均垂直设置。本实用新型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机床底座的稳定性较差,导致加工精度较低的问题。

    下料机构和打磨机
    5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1136747U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1921999379.6

    申请日:2019-11-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下料机构和打磨机。其中,下料机构包括支撑结构、下料件、拨动件和驱动结构,下料件可枢转地设置在支撑结构上,下料件具有位于其枢转点两侧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下料件的第一端具有放置面,当下料件位于加工位置时,放置面平行于水平面,当下料件位于下料位置时,放置面与水平面呈夹角设置,拨动件可枢转地设置在支撑结构上,拨动件具有位于其枢转点两侧的推动端和驱动端,推动端与第二端抵接,以通过按压驱动端使下料件在推动端的推动作用下由加工位置转动至下料位置,驱动结构的输出端可伸缩地设置,以在驱动结构的输出端伸出时按压驱动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打磨机无法自动下料的问题。

    立卧复合加工中心
    5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877739U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1921303206.6

    申请日:2019-08-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立卧复合加工中心,包括:床身;工作台,设置在床身上,工作台用于夹持工件;立式加工装置,可移动地设置在床身上,以加工工作台上的工件;卧式加工装置,可移动地设置在床身上,以加工工作台上的工件,卧式加工装置和立式加工装置分别位于工作台的两侧。由于立式加工装置和卧式加工装置均可在床身上移动,因此立式加工装置和卧式加工装置均能够移动到与工作台上的工件匹配的位置,这样立式加工装置和卧式加工装置可同时加工同一个工件的不同位置,或者同时加工工作台上的不同工件,实现了立式加工装置和卧式加工装置同时工作,提高加工效率。并且,该方案可减少工件的装夹次数,从而可减少装夹误差,提高工件加工精度。

    翻转结构
    6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334591U

    公开(公告)日:2019-09-03

    申请号:CN201821872244.9

    申请日:2018-11-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翻转结构,包括:安装架;移载平台,移载平台设置在安装架上,移载平台用于承载待翻转部件;夹持机构,夹持机构设置在安装架上,夹持机构用于获取移载平台上的待翻转部件并驱动待翻转部件绕预设轴线转动预设角度,以在待翻转部件转动预设角度后,夹持机构用于将待翻转部件放置到移载平台上。本实用新型的翻转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工件翻转效率较低的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