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步装置
    5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169611B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380014391.6

    申请日:2013-03-27

    Abstract: 作为起步装置的液力传动装置(1)包括减震机构(10),减震机构(10)具有多个转动结构要素,上述液力传动装置(1)包括:连接部件(20),其与减震机构(10)的第2中间部件(14)连接;第1动态减震器(21),其具有内周侧弹簧(SPi)与第1配重体(23),内周侧弹簧(SPi)的一端与连接部件(20)的内周部卡合,第1配重体(23)与内周侧弹簧(SPi)的另一端卡合;第2动态减震器(22),其具有外周侧弹簧(SPo)以及作为第2配重体的涡轮连接部件(24)和涡轮(5),外周侧弹簧(SPo)的一端与连接部件(20)的外周部卡合,第2配重体与外周侧弹簧(SPo)的另一端卡合。

    螺旋弹簧
    5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461007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580032727.0

    申请日:2015-07-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螺旋弹簧,该螺旋弹簧是线材(51)被卷绕成螺旋形而形成的。被形成为螺旋形的线材(51)的截面形状为,其在被卷绕成螺旋形时的内径侧部分包括长径为(a)、短径为(b)的半椭圆形状(51a),其在被卷绕成螺旋形时的外径侧部分包括以具有比短径(b)还长的半径(c)的圆为外接圆(51out)并与之外接的曲线形状(51c)、曲率比外接圆(51out)的曲率还大的圆弧形状(51d)、和分别连接圆弧形状(51d)的两端和半椭圆形状(51a)的两端的直线形状。由此,能增大线材(51)的截面形状、降低剪切应力而提高螺旋弹簧的耐久性。

    离心振子式吸振装置及其阶次设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99842A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580003854.8

    申请日:2015-01-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15/145 F16F2228/001 F16F2232/02

    Abstract: 离心振子式吸振装置(10)包括:支承部件(11),其与借助来自发动机的动力而旋转的作为旋转构件的从动部件连结;以及质量体(12),其与支承部件(11)连结并围绕振子支点(PF)摆动,该离心振子式吸振装置(10)以具有比由发动机产生的应衰减的振动的阶次(qtag)大修正量(Δq)的有效阶次(qeff)的方式设计,其中,该修正量(Δq)至少与离心振子式吸振装置(10)的依存于质量体(12)的摆动角的振动阶次(q)的非线性相关。

    减振装置
    5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261732A

    公开(公告)日:2013-08-21

    申请号:CN201280004144.3

    申请日:2012-02-07

    Abstract: 一种减振装置10,包括:驱动构件11,来自用作电机的引擎的动力传输至该驱动构件11;第一中间构件12,来自驱动构件11的动力经由第一弹簧SP1传输至第一中间构件12;第二中间构件14,来自第一中间构件12的动力经由第二弹簧SP2传输至第二中间构件14;以及驱动构件15,来自第二中间构件14的动力经由第三弹簧SP3传输至该驱动构件15,使用螺旋弹簧作为第一和第二弹簧SP1和SP2,并且使用布置在第一和第二弹簧SP1和SP2的径向向内位置的弧形弹簧作为第三弹簧SP3。

    减振装置
    5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662231B

    公开(公告)日:2019-10-15

    申请号:CN201580038879.1

    申请日:2015-08-05

    Abstract: 减振装置(10)具有:第一扭矩传递路径(P1),其包含在被传递来自发动机的动力的驱动部件(11)与从动部件(15)之间传递扭矩的第一弹簧(SP1);进而第二扭矩传递路径(P2),其与第一扭矩传递路径(P1)并列设置,包含中间部件(12)、在驱动部件(11)与中间部件(12)之间传递扭矩的第二弹簧(SP2)以及在中间部件(12)与从动部件(15)之间传递扭矩的第三弹簧(SP3),第二弹簧(SP2)和第三弹簧(SP3)配置得比第一弹簧(SP1)靠减振装置(10)的径向的外侧,并沿着减振装置(10)的周向排列。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