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6074155U
公开(公告)日:2017-04-05
申请号:CN201621039854.1
申请日:2016-09-06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准分布式工作面底板多场测试装置,包括若干个相互连接的测试单元,每个测试单元包括应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应力传感器与温度传感器之间通信光缆并联,应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两端设有转接头,应力传感器与温度传感器相对端转接头安装有不锈钢管连接成一体,应力传感器与温度传感器和非相对端的转接头上也安装有不锈钢管;根据需要选用合适数量的测试单元连接成测试装置,所有测试单元之间相并联。本实用新型能够进行多场多点位的数据采集,一方面可以增加采集数据量,另一方面还可以进行探测区域多参数的对比,加大了数据可信度,提高了测试精度;根据实际钻孔深度,合理增加或减少传感器的数量,便于施工现场的灵活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205982660U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20876669.1
申请日:2016-08-12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IPC: G01V1/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硬介质表面地震检波器的固定装置,涉及检波器固定装置技术领域,包括配重块、圆柱卡体装置,所述圆柱卡体装置包括移动把手、配重块立柱、配重块放置软垫、配重块卡位槽、强力荷载弹簧、缓冲垫片、检波器固定垫、旋转螺杆、旋转螺母、可折叠螺环、可调节把手、可调节立脚、卡尺活动脚、卡尺旋转脚、穿线孔和圆柱卡体;本实用新型能够极大提高施工效率,减小施工和粘接式布设方式信号影响因素,可以实现检波器布置标准化、科学化,测试中可以获得高保真信号,提高检波器不布置的可控性,环境适应性强,不破坏混凝土等建筑表面,并且有效降低施工困难性,装置质量轻便,携带便捷,能够满足多个检波器同时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205861426U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20859623.9
申请日:2016-08-09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IPC: G01N1/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土壤样品研磨装置,涉及土壤样品处理技术领域,包括收集装置、控制装置和研磨装置,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单元、变速电机、控制按键组、电源接头和手提,研磨装置包括主动钻、螺旋切割刀和电阻丝元件,收集装置包括原料仓、可拆筛子和收集仓;本实用新型集土壤加热烘干、打磨、筛选为一体,省时省力,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变速电机根据所需土壤粒径的不同,研磨刀速,可方便安装不同孔径的可拆筛子以满足实验粒径大小的筛分要求,适用范围广,封闭式安装可以避免产生漂浮细颗粒灰层造成实验室环境的污染,保证实验人员身体健康,同时也避免了实验样品的浪费。
-
公开(公告)号:CN204796969U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520523462.1
申请日:2015-07-16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地形学用多功能工具包,涉及地形学野外作业器材领域。包括包体和包面,包体外侧设有对称的背带,包体内设有若干与工具形状、尺寸相配的容槽,根据工具实际大小合理分布存储空间,工具整齐有序地摆放,不易错拿工具,提高工作效率;包体四侧内壁设有活动支架,活动支架上放置有图板,实现图板和工具包一体化,取代了现有的木质图板,携带操作方便;包体内还安装有太阳能蓄电装置和照明装置,包体一侧设有若干充电接口,增加了工具包的功能性;包面与包体一侧通过转轴连接,另三侧通过拉链啮合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204511483U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520202624.1
申请日:2015-04-03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锚固锚杆测力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测力玻璃钢锚杆的远程监测系统。包括测力玻璃钢锚杆、井下数据处理分站、本安稳压电源、工业电脑。所述测力玻璃钢锚杆,置于井下巷道围岩中;所述井下数据处理分站,置于井下,包括有线数据采集器、数据采集处理中心和信号放大器;所述本安稳压电源,分别给所述有线数据采集器、数据采集处理中心与所述信号放大器供电;所述工业电脑,置于地面,是地面实时监测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通过矿用轻型移动电缆与所述信号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电阻应变片对玻璃钢锚杆进行应力检测,并通过数据传输,实现对测力玻璃钢锚杆受力的远程实时监测,在煤矿安全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204287508U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420617507.7
申请日:2014-10-22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IPC: G01V3/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双巷间一发多收无线电波坑透场强测量系统,包括发射系统以及多通道接收系统,发射系统位于一巷道内发射电磁波,多通道发射系统位于另一巷道内接受电磁波,多通道接收系统在巷道内依次移动,实现整个巷道的观测;多通道接收系统每移动一次,确定一接收观测段,对应发射系统所在巷道内有一发射段,发射段内设有一定间距的发射点,发射系统依次处于发射点上发射电磁波,待整个巷道观测完毕,相互更换发射系统和多通道接收系统所处于的巷道,重复以上过程。本系统利用电磁波透射成像获得双巷间煤岩层的场强和吸收系数分布图,结合揭露地质条件对面内构造及其异常进行精细解释,为工作面安全回采提供技术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222850420U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421199813.3
申请日:2024-05-29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分布式光纤岩土耦合性能模拟测试装置,应用于岩土工程技术领域,包括:框架、围压油缸、传动装置、前夹座和后夹座;框架一端的横梁嵌设在围压油缸内;前夹座与框架另一端的横梁内侧壁滑动连接,且与传动装置固定连接;传动装置与框架另一端的竖梁固定连接;框架的横梁顶面设置有导轨,后夹座通过导轮与导轨滑动连接;围压油缸、前夹座和后夹座中心同轴对齐;所述后夹座上固定有位移传感器和拉力传感器;所述围压油缸内布置有分布式光纤传感器。本实用新型能够适应于分布式光纤测试的拉拔线程,模拟真实的岩土体围压情况,有助于实现分布式光纤与岩土耦合的真实情况模拟,从而获得可靠的性能测试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219802453U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21244314.7
申请日:2023-05-22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岩芯图像智能采集装置,涉及图像采集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智能工业相机、支撑腿组件和周向均布在智能工业相机外周侧的多个微调组件,底座顶部开设有放置槽,放置槽的底部中心开设有通孔,智能工业相机嵌入安装在放置槽内且其采集端对应通孔处,智能工业相机的上端面固定有多个水准气泡,支撑腿组件上端多角度可调转动安装连接底座侧壁;每个微调组件均贯穿智能工业相机的机壳与放置槽内底壁可拆卸连接,且微调组件可驱动智能工业相机沿所述放置槽高度方向移动以调节其上下高度。本设备可折叠收纳便于携带,而且能够采集精准的高质量岩芯图像。
-
公开(公告)号:CN216899987U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122064894.9
申请日:2021-08-30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考虑承压水作用的智能加载式平面模型架测试装置,立式模型架包括长条形底座,以及竖直固定在长条形底座两端的立柱;两根立柱的同侧边沿之间可拆卸连接有多块挡板;多块挡板、两根立柱和长条形底座合围形成加载模拟区;加载机构位于加载模拟区的顶部开口处,且安装在两根立柱的顶端之间,并能够向加载模拟区内部竖向施加压力;承压水模拟机构包括置于加载模拟区底部的水袋,以及位于加载模拟区外部,且与水袋连接的控压组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使用操作简便,能有效解决现有平面相似模型架中存在的顶部荷载施加困难、应力场模拟不均、渗流场缺失、测试手段单一等缺陷,能够满足不同埋深模拟的试验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206258084U
公开(公告)日:2017-06-16
申请号:CN201621323121.0
申请日:2016-12-05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损伤检测分布式测试系统,包括数据采集系统、数据处理与分析系统、监测预警系统,数据采集系统由埋设在混凝土内部的内部监测用应变传感光缆和设置在混凝土表面的表面监测用应变传感光缆构成,内部监测用应变传感光缆、表面监测用应变传感光缆分别通过光纤解调器与数据处理与分析系统连接,数据处理与分析系统与监测预警系统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分布式、精度高、安装简单、成本较低及抗电磁干扰等优点,可实现健康监测的有效监测,大大降低了高空人员作业的危险系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