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400962C
公开(公告)日:2008-07-09
申请号:CN200510061122.2
申请日:2005-10-1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锅炉的改进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能够降低燃煤锅炉燃烧过程中所产生的氮氧化物含量的方法,及其实现该方法的装置。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包括将主燃料煤送入锅炉主燃烧区,在主燃烧区的空气过量系数α为1.0~1.1的条件下燃烧生成氮氧化物,再将其余的再燃燃料煤通过再燃喷口喷入再燃燃烧区,在空气过量系数α小于1的条件下形成还原性气氛,使氮氧化物还原。本发明还提供了实现该方法的锅炉装置。本发明直接利用锅炉燃煤,在基本不影响锅炉原来燃烧状况的条件下,有效的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且易于对现有锅炉进行改造。
-
公开(公告)号:CN1785796A
公开(公告)日:2006-06-14
申请号:CN200510061121.8
申请日:2005-10-1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3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氢气制备工艺,旨在提供一种结合硫碘开路循环与硫酸工业联产氢气、硫酸及电力的工艺方法及设备。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包括含硫矿物焙烧、Bunsen反应、分离HIx相和H2SO4相溶液、电渗析法浓缩提纯HIx相、HI膜催化分解反应器分解得到I2和最终产品H2。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无CO2放出的零排放系统,大大简化了系统,可外供饱和蒸汽和电能,在制氢的同时得到了我国紧缺的化工基本原料硫酸。
-
公开(公告)号:CN1768902A
公开(公告)日:2006-05-10
申请号:CN200510061120.3
申请日:2005-10-1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B01D53/5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境保护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锅炉烟气脱硝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包括在在温度范围为110~150℃的锅炉烟道低温段喷入臭氧O3,将锅炉烟气中一氧化氮NO氧化成为易溶于水的高价态氮氧化物NO2、NO3或N2O5,然后使用碱液水洗锅炉烟气,脱除烟气中的氮氧化物。与其它脱硝方法相比,该方法脱硝效率高,成本低,无二次污染,同时结合碱液吸收可以达到80%以上的脱硝效果。同时与锅炉燃烧情况无关,炉型、煤种适应性广,可适用于煤粉锅炉、垃圾焚烧炉等各种锅炉燃烧设备。
-
公开(公告)号:CN1752518A
公开(公告)日:2006-03-29
申请号:CN200510061443.2
申请日:2005-11-0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20/34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烧装置,旨在提供一种在燃烧器内部混合燃料气和氧化剂的微型内混式催化燃烧器。包括单晶硅材料的燃烧室、上预热室和下预热室,其上下表面键合形成三层结构;上、下预热室内部各有一条蚀刻的预热通道,燃烧室内部有依次相互连通的蚀刻的预混通道、燃烧区空腔和排气通道。本发明采用在燃烧室内混合氧化剂和燃料气可以减小燃烧器的外部结构,使燃烧器体积缩小,结构紧凑。燃料气和氧化剂的混合充分有利于燃烧的着火和稳定。燃料有较为充分的燃烧空间,同时降低流体的流动速度提高燃烧的效率,有利于预热和设备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8267860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174310.9
申请日:2024-02-0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气体分离膜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有序分层多级孔的核壳状Cu‑BTC@TpPa‑1聚乙二醇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将Tp、Pa、均三甲苯、二恶烷和醋酸混合,经离心法得到共价有机骨架TpPa‑1;再将其与PVP混合搅拌、干燥处理,得到负载了PVP的TpPa‑1;然后与Cu(NO3)2·3H2O、均三甲苯反应,在TpPa‑1的表面原位生长形成铜基金属有机骨架Cu‑BTC,得到呈核壳结构的Cu‑BTC@TpPa‑1;最后与PEGDA和AIBN混合、压膜,经热交联塑化成型,得到Cu‑BTC@TpPa‑1聚乙二醇膜。本发明能够提升多孔材料在膜中的气体分离效果,有助于实现气体快速通过;能够有有效提升CO2在膜中的溶解性和扩散性,降低传质阻力;提升CO2渗透系数和CO2/N2选择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942990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410125129.9
申请日:2024-01-30
Applicant: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 , 重庆大学 , 浙江大学
IPC: B01J23/60 , B01J23/80 , B01J23/06 , B01J37/06 , B01J35/70 , B01J37/08 , B01J37/18 , B01J37/02 , C07C29/154 , C07C29/156 , C07C29/157 , C07C3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还原CO2制甲醇的锌锆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共沉淀法制备ZnZrOx催化剂;步骤(2)干法刻蚀ZnZrOx催化剂;高温下煅烧刻蚀步骤(1)中制备得到的ZnZrOx催化剂;随后使用氧空位保护剂保护刻蚀得到的氧空位;步骤(3)浸渍法负载氢溢流金属单原子:取步骤(2)中的刻蚀氧空位的ZnZrOx催化剂与M金属前体的摩尔占比y%的水溶液混合并搅拌,随后干燥并煅烧,获得负载氢溢流金属单原子的锌锆催化剂。采用该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锌锆催化剂上以单原子的形式负载有氢溢流金属,锌锆催化剂的晶体结构未改变,金属单原子的负载稳定性好,催化热还原CO2制甲醇时甲醇的转化率高,甲醇选择性大于60%。
-
公开(公告)号:CN114480367B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210107541.9
申请日:2022-01-2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质能利用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电化学促进微拟球藻固定烟气中高浓度CO2的方法。包括:将导电碳纤维毡在高温下蚀刻去除杂质,浸泡在2‑甲基咪唑和硝酸钴混合水溶液中,生长Co‑MOF;然后在电化学体系中循环、老化,制得NiCoS‑LDH涂层;将微拟球藻的原始藻液接种至培养基中,浸入碳毡作为微藻电化学系统的阴阳两极;持续通入含有CO2的烟气进行藻液培养,利用培养前后的OD750差值得到积累的生物质干重从而计算出微拟球藻固定CO2速率。本发明通过电化学处理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微拟球藻在电厂烟气高浓度CO2下的生长固碳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667520B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110790207.3
申请日:2021-07-1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旨在提供一种亲水类固体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方法。该方法是先对亲水类固体废弃物进行预处理,以提高亲水类固废水煤浆的成浆浓度和亲水类固体废弃物掺混量,降低亲水类固废水煤浆的粘度;然后将改性后的浆体用于气化炉中气化反应或送入锅炉中进行燃烧利用,实现对亲水类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本发明将亲水类固体废弃物进行预处理,可大幅度提高固废水煤浆的浓度和固废掺混量,降低固废水煤浆的粘度。制备的亲水类固废水煤浆可作为气化原料或动力燃料,进一步实现应用价值。简单可行,变废为宝,具有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是一种有效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利用方式。
-
公开(公告)号:CN114480367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107541.9
申请日:2022-01-2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质能利用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电化学促进微拟球藻固定烟气中高浓度CO2的方法。包括:将导电碳纤维毡在高温下蚀刻去除杂质,浸泡在2‑甲基咪唑和硝酸钴混合水溶液中,生长Co‑MOF;然后在电化学体系中循环、老化,制得NiCoS‑LDH涂层;将微拟球藻的原始藻液接种至培养基中,浸入碳毡作为微藻电化学系统的阴阳两极;持续通入含有CO2的烟气进行藻液培养,利用培养前后的OD750差值得到积累的生物质干重从而计算出微拟球藻固定CO2速率。本发明通过电化学处理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微拟球藻在电厂烟气高浓度CO2下的生长固碳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856407B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110057730.5
申请日:2021-01-1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催化燃烧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贫燃富燃交替式催化燃烧器及运行方法。该燃烧器包括相互连通的催化燃烧区和气相燃烧区,前者设有燃气进口和废气出口;在催化燃烧区内填充催化剂,在气相燃烧区设点火器;催化燃烧区分为两部分,具有相同的通流面积和通流体积,且呈平行间隔、平行嵌套或对称设置的布局方式;两个催化燃烧区的燃气进口分别通过燃气管路连接至四通阀,四通阀的剩余接口分别连接至用于输送贫燃预混气和富燃预混气的燃气通道。本发明能缓解催化剂积碳,提高催化剂的使用寿命。降低了催化剂的使用量,提高了气相段的来流燃气温度,降低了下游点火难度,增强了燃烧稳定性。适用于供热、发电和尾气处理等和领域,适应面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