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碘化氢催化分解的负载金属沸石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04359A

    公开(公告)日:2010-08-18

    申请号:CN201010153624.9

    申请日:2010-04-2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3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催化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用于碘化氢催化分解制取氢气反应中的负载金属沸石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1)采用过量溶液浸渍法进行负载金属:将金属的可溶性盐或可溶性酸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加入沸石分子筛载体,在60~90℃下加热搅拌至蒸干;(2)将混合物在110℃下烘干12小时后,将混合物研磨成细粉,加热到250~350℃,预烧1~2h;然后升到450~550℃,焙烧2~5h,炉冷,制备得到负载金属沸石催化剂。本发明所提供的负载金属沸石催化剂,与氧化物催化剂或其他稀土类氧化物载体催化剂相比,具备沸石载体来源丰富、价格低廉、催化活性较高、批量制备工艺简单、重复性好、成本花费低,以及金属负载均匀稳定性好等优点。

    生物质及固体有机废弃物发酵法联产氢气和甲烷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532565C

    公开(公告)日:2009-08-26

    申请号:CN200610049908.7

    申请日:2006-03-2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氢气和甲烷生产方法,旨在提供一种利用生物质及固体有机废弃物发酵法联产氢气和甲烷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包括将生物质及固体有机废弃物水解、酸化,生成丙酮酸、短链脂肪酸和少量H2、CO2;丙酮酸和短链脂肪酸混合物在发酵产氢菌作用下生成大量氢气,并得到小分子有机酸副产物乙醇、乙酸、丙酸和丁酸;小分子有机酸副产物在产甲烷菌作用下继续发酵生成甲烷。本方法既可以控制环境污染,又产生了新型洁净能源,实现氢气和甲烷的联产,使整个系统的能源转化率和基质利用率都获得突破性提高,理论上能源转换率可由单纯发酵产氢的33.5%大幅度提高到89.0%。

    生物质及固体有机废弃物发酵和光合耦合产氢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858214A

    公开(公告)日:2006-11-08

    申请号:CN200610049910.4

    申请日:2006-03-2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氢气生产方法,旨在提供一种利用生物质及固体有机废弃物发酵和光合耦合产氢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的方法,包括将生物质及固体有机废弃物水解、酸化,生成丙酮酸、短链脂肪酸和少量H2、CO2;丙酮酸和短链脂肪酸混合物在发酵产氢细菌作用下生成大量氢气,并得到小分子有机酸副产物乙醇、乙酸、丙酸和丁酸;将小分子有机酸乙醇、乙酸、丙酸和丁酸接种光合产氢细菌后在光合作用下继续生成氢气。本方法既可有效处理废弃物,减少其对环境的严重污染,又产生了新型洁净能源,变废为宝。通过优化控制发酵和光合耦合反应器的代谢反应条件,使整个系统的氢气产量、能源转化率和基质利用率都获得突破性提高,从而大大降低了产氢成本。

    水煤浆再燃脱硝方法及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804459A

    公开(公告)日:2006-07-19

    申请号:CN200510062039.7

    申请日:2005-12-1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烧方法及其装置,旨在提供一种一种水煤浆再燃脱硝方法及其装置。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包括将占总发热量75%~85%的一次燃料送入锅炉的一次燃烧区燃烧;将再燃用水煤浆,以水蒸气或高压空气为雾化介质,通过再燃水煤浆燃烧器送入锅炉再燃区还原来自一次燃烧区的氮氧化物;将空气从二次风中引出,通过燃尽风喷口送入炉膛燃尽区,以满足锅炉的燃烧完全。本发明的优点为:脱硝效率可达50%以上,高于常规的低NOx技术;由于水煤浆燃烧的温度较低,抵消了利用煤粉再燃时带来的再燃区热负荷增加,保证了锅炉运行的安全,系统运行方式灵活。

    燃煤锅炉再燃氮氧化物方法及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773168A

    公开(公告)日:2006-05-17

    申请号:CN200510061122.2

    申请日:2005-10-1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锅炉的改进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能够降低燃煤锅炉燃烧过程中所产生的氮氧化物含量的方法,及其实现该方法的装置。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包括将主燃料煤送入锅炉主燃烧区,在主燃烧区的空气过量系数α为1.0~1.1的条件下燃烧生成氮氧化物,再将其余的再燃燃料煤通过再燃喷口喷入再燃燃烧区,在空气过量系数α小于1的条件下形成还原性气氛,使氮氧化物还原。本发明还提供了实现该方法的锅炉装置。本发明直接利用锅炉燃煤,在基本不影响锅炉原来燃烧状况的条件下,有效的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且易于对现有锅炉进行改造。

    水煤浆气化喷嘴
    5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752521A

    公开(公告)日:2006-03-29

    申请号:CN200510061444.7

    申请日:2005-11-0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烧装置,旨在提供一种水煤浆气化喷嘴。组成截面为同圆心的环管状结构的中心管氧化剂通道、中环水煤浆通道和外环氧化剂通道;中心管氧化剂通道末端为渐缩形成中心管喷嘴;中环水煤浆通道和外环氧化剂通道为渐缩形成中环管喷嘴和外环管喷头;外环管喷头连接雾化头,两者内部空间形成混合室,在雾化头内部正对中心管喷嘴的位置设置圆台型撞击件,雾化头上均匀布置喷孔。本发明的喷嘴负荷调节范围大、雾化效果好、雾化角稳定并可根据设计调节、安装拆卸方便、调节灵活便利、不堵塞。

    混合嗜碱菌增强甲烷菌在波动电压下还原CO2产甲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40998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452185.3

    申请日:2024-04-1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电化学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混合嗜碱菌增强甲烷菌在波动电压下还原CO2产甲烷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将富集甲烷菌和嗜碱菌的培养混合物进行厌氧培养;搭建H型双室三电极反应器作为微生物电化学反应系统,阴极液为含有电活性混合菌的群液体混合物,阳极液为磷酸氢二钠和磷酸二氢钠的混合水溶液,对反应器施加波动电压;在阴极室内发生析氢反应生成氢气,嗜碱菌生产乙酸和丙酸中和碱性增强的阴极液,甲烷菌电还原CO2反应生成甲烷;在阳极室内发生析氧反应生成氧气。本发明采用波动电压使嗜碱菌在碱性厌氧环境中生产乙酸和丙酸维持阴极液酸碱度,使甲烷菌保持高活性;混合培养菌群能够增强对波动电压的抗性,增加甲烷的产量。

    锆基金属有机骨架包裹酸性离子液体催化转化藻油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86196B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310043366.6

    申请日:2023-01-29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质能利用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锆基金属有机骨架包裹酸性离子液体的催化剂制备方法。包括:(1)取八水合氧氯化锆、偏苯三酸和N‑磺酸丁基吡啶硫酸氢盐,溶于乙酸与去离子水的混合溶液中,在室温下搅拌均匀;(2)将混合物在80℃加热24h后,离心处理获得固体产物;依次用去离子水和乙醇清洗、干燥后,得到锆基金属有机骨架包裹酸性离子液体的催化剂。与现有固体酸催化剂相比,本发明制备的催化剂具有双酸性位点,制备工艺简单并且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回收性。本发明的催化剂用于转化微藻油脂制产品油的效率高达96.0~98.2%,催化剂再生后的催化藻油转化效率仍能达到91~92%,催

    调控关键酶和生长剂Na2S促进微藻固碳产油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396989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043353.9

    申请日:2023-01-29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CO2减排转化利用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调控关键酶和生长剂Na2S促进微藻固碳产油的方法。包括:通过调控特定核糖体基因定向增强微藻固碳产油能力;利用Na2S对经过基因改良的微藻细胞进行培养和驯化,选择性地调节蛋白含量,并通过敲除特定氧化酶阻止细胞内已经合成的脂肪酸进一步分解;对驯化后的藻株进行扩大培养生长,培养结束后收获微藻生物质,并测定单位体积藻液的CO2固定量及油脂产量。本发明利用基因工程手段与添加微量生长促进剂Na2S耦合,促进了微藻细胞固碳产油的代谢反应通路,有效提高了关键酶表达量,抑制了竞争反应过程。既避免了添加外源基因可能带来的生物污染,也避免了仅仅改变单一酶或促进单一过程而造成的可能副作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