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硅酸-壳聚糖复合絮凝剂及其酸式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970463A

    公开(公告)日:2007-05-30

    申请号:CN200510061689.X

    申请日:2005-1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硅酸-壳聚糖复合絮凝剂,其组成为:壳聚糖0.1~15g/l,聚硅酸以SiO2计为2~30g/l,壳聚糖/聚硅酸(以SiO2计)为0.01-2。本发明还公开了该复合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将水玻璃稀释后滴加到盐酸溶液中,酸性条件下20~80℃下恒pH反应2小时以上,用盐酸调节pH至0.5~2,充分搅拌,同时缓慢滴加壳聚糖-乙酸溶液,使得CTS/SiO2的质量比为0.01~2,在40~80℃下熟化制得复合絮凝剂。本发明絮凝剂兼具聚硅酸和壳聚糖两者特性,同时具备静电中和、吸附架桥及网捕功能,对水中悬浮物具有良好的絮凝效果,能处理水中铜、锌、镍、锰,并对Ca2+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能作为絮凝剂和重金属处理剂应用于水处理中。

    具分子印迹功能的纳米光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915487A

    公开(公告)日:2007-02-21

    申请号:CN200610053334.0

    申请日:2006-09-1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分子印迹功能的纳米光催化剂,具有与甲醛或苯系物在空间结构上完全匹配,并能与甲醛或苯系物专一结合的三维空穴。本发明还提供了该纳米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纳米光催化剂对甲醛或苯系物吸附性好、降解效率高,可显著降低室内气态污染物浓度,提高室内空气质量,为室内或车内等密闭空间空气质量的改善作贡献。

    锌、硅共掺杂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899687A

    公开(公告)日:2007-01-24

    申请号:CN200610052587.6

    申请日:2006-07-2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锌、硅共掺杂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催化剂主要应用于室内空气污染控制技术领域,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在制备过程中掺杂锌和硅,掺杂量以Si元素及Zn元素与Ti元素的摩尔比计,其值为Si∶Zn∶Ti=(0.01~1.0)∶(0.001~1.0)∶1。本发明的光催化剂操作简单、易行,在间歇式反应器中与进入其中的气态甲苯充分接触,发生光催化氧化反应,生成无害的二氧化碳、水等产物。以表观反应速率常数k作为催化剂催化效率的评价依据,对苯系物的催化效率明显高于国外一些厂家提供的产品。

    一种超声辅助强化金属还原有机氯化物脱氯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837106A

    公开(公告)日:2006-09-27

    申请号:CN200610050387.7

    申请日:2006-04-1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声辅助强化金属还原有机氯化物脱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零价金属或金属合金作为还原剂,制备成粉末、颗粒或屑状;(2)调节有机氯化物废水为酸性或中性;(3)将(1)中制备得到的还原剂充填或者投加到反应设备中,与(2)中的有机氯化物废水混合反应;(4)在反应设备内设超声波发生器,超声波发生器向水体发射超声波,强化还原剂对废水中的有机氯的还原脱氯过程;(5)经过超声波强化脱氯处理后的废水排放。本发明利用金属或金属合金的还原作用、超声波降解和二者的增效协同作用,在室温大气压下运行,无二次污染、装置较为简单、操作容易、运行稳定,适合含有机氯化物的废水处理。

    印染废水回用处理方法
    5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765779A

    公开(公告)日:2006-05-03

    申请号:CN200510060615.4

    申请日:2005-09-0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nventor: 赵伟荣 吴忠标

    Abstract: 印染废水回用处理方法,涉及印染工业排放污水的治理及污水的资源回收利用。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退浆废水、碱减量废水与染色废水进行回收处理的系统工艺,该系统工艺处理回收的废水可在印染工序中使用,不影响印染产品质量,回收率高于现有技术,且投资较少,工艺实用可行。基本方法为:对退浆废水、碱减量废水分别进行酸析预处理,回收析出的浆料,然后与染色废水一起进行A/O生化处理,再经臭氧催化深度处理后,将大部分水回用于染色工艺,实现印染污水的回用。本方法水回收率较高(>60%),可大大缓解印染企业对水资源的压力,降低企业的水消耗。回用水在印染工序中使用,对产品质量没有影响,设施投资回收期小于5年。

    从酯化废水中回收乙二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634821A

    公开(公告)日:2005-07-06

    申请号:CN200410067164.2

    申请日:2004-10-1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nventor: 赵伟荣 吴忠标

    Abstract: 从酯化废水中回收乙二醇的方法,其工艺包含以下步骤:将预处理后的原料酯化废水用GE公司Desal系列SG、SE或SC膜进行反渗透技术处理,操作压力为2.0~7.0Mpa,去除大量水份后,将浓缩的酯化水进一步蒸发浓缩、精馏提纯,截取气相温度在193~204℃之间的蒸气,冷凝后获得的乙二醇含量大于98%,产品质量达到《乙二醇质量指标》(GB4609-84)中的三级以上要求。本工艺采用的反渗透技术极大地浓缩了酯化废水量,减少了回收乙二醇的后续工艺规模,同时,为排出淡水的无害化处理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浓碱双碱法烟气脱硫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475298A

    公开(公告)日:2004-02-18

    申请号:CN03141594.6

    申请日:2003-0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浓碱双碱法烟气脱硫工艺,烟气送入吸收塔内的吸收器中通过吸收液吸收二氧化硫后排出,吸收液从塔底抽出,大部分进入吸收器内进行脱硫,吸收二氧化硫后的吸收液回到吸收塔的底部;另一小部分进入再生池,再生池中加入再生碱和补充水进行再生,再生后浆液经过澄清池澄清后,澄清液到泵前池并加入补充碱,再进入吸收塔,与吸收液一起循环进入吸收器;澄清池内的亚硫酸钙和硫酸钙沉淀物经过滤后,滤渣另行处理;滤液仍送回吸收液循环系统循环回用。该工艺通过提高钠离子浓度和改单循环为双循环系统,大大减小了占地面积、并提高了脱硫效率,占地面积比原来的稀碱法减少80-95%,脱硫效率可高达95%以上。

Patent Agency Ranking